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花灯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供岁迎春接福赏元宵观看花灯

    来源期刊:《闽聲》 第19期  出版时间:1968-03-15
    关键字: 迎春 接神 元宵 花灯

    香案始行拆除。「灯市」,元宵只看初八灯的流言,因为天气放晴无雨,大家都空此时买灯,出嫁的儿女,娘家要买「观音送子」花灯,赶在士上彩日前送往。因此初八日灯市畅旺,家鄕南后街,中亭街一带,为城台集中的灯市地区,拥满人潮,花灯的式样,纸扎的、草花的、藕丝的、纱布的、薄绸的、争奇鬪艳、精致玲珑,燃起红烛,五光十色,琳瑯满目,红女绿男,欣赏不已。「元宵」正月十五俗称元宵,又曰上元,相沿自唐宋时代,天下升平,官民同乐,所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金吾不禁夜迄今蔚成

  • 文章泉州民間風俗談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21期  作者:王大維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岁首日 上元花灯 清明粿 祭江 七夕乞巧

    在红纸上写些富贵吉祥的诗词或短文,称之为「新春试笔」。世俗人在这一天,不得说出不吉利的话,如有「肝火」,也得容忍下来。至于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贴满了春联和「门钱」。儿童们则三五成羣的,燃放鞭炮,打锣敲鼓,游行市上娱乐,俗称「车鼓游行」。二、元宵灯火农历元月十五夜,称为「元宵」,民间儿童,都燃点各式各样的「上元花灯」。有些是悬挂在墙壁上的,灯面画些山水人物或古代的故事掌故,这种灯叫「壁朶灯」;有些是持撑在手上的,根据花灯的各种形象,如「鸡灯」、「白兎灯

  • 文章我鄉隔川特產及特殊習俗

    来源期刊:《連聲》 第2期  作者:陳道貞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连邑隔川 欢唱挖煤 鞭炮外销 花灯吃席 吟诗填词 斯文席

    且有唱和山歌习俗,应属客家人为无疑。)另一种特产为鞭炮,西区有百余户专营此业,连串的爆竹、高升炮、子母炮……应有尽有。这项特产,外销各地,遍及数十县市。吾鄕妇女多在家事之余为商家加工「卷筒」,加工户自备木制之卷筒机,所需纸张原料,商家有专人分送,成品亦由专人收回,是为早期之「厂外代工」。当时,产业落后,工资低廉,妇女半夜辛劳仅获铜子数枚,一月获数个银角,一年也只数元而已,能赚十余元者,可谓少之又少。鄕产鞭炮,品质特佳,因绝无偸工减料情事,所以远近驰名。游花灯

  • 文章懷鄕曲

    来源期刊:《連聲》 第4期  作者:陳稼興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家乡小曲 叔伯聊话 大井头 花灯 游子乡愁

    台北去买、或者写信请南部、马公的同鄕邮寄。因此,我们每年年夜饭都可吃到蔬卵、珍珠丸……平常加菜时也总少不了一道苦瓜炒牛肉。二林郞叔在荣民总医院技工队服务,五十九年结婚,他有三个儿子:长名福建、次称连城、三唤隔川,为了使第二代不忘自己的家鄕,毅然取了这三个以地代人的名字,手法简单明了,意义既深且远。另一位叔叔说:「如果他有第四个儿子,一定取名“井头”。」——因为他的老家座落在隔川鄕的「大井头」。三幼时,父亲领着我到龙山寺看灯展,寺内琳瑯满目的各式花灯,让父亲

  • 文章鄕俗瑣談

    来源期刊:《連聲》 第5期  作者:羅慶和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连城乡俗 庙祠祭贤 祠堂五十 大祥公祠 拜带头 祠内练武 龙队花灯 神统八音 故事五方

    韶光易逝,「连声」诞生转瞬已五周年。笔者出身戎行,不善写作,本不敢搦管涂鸦,糟塌篇幅,无奈滥竽编辑之列,职责难逃,而能熟悉故鄕情形之同辈鄕亲又逐年减少,新生一代精英,多不了解鄕情,未敢率尔投稿,尤其「连声」是以报导连城鄕土人情,表达连城人心声为主之刋物,与此无关文稿,例不刋登,故敢不揣冒昧,提笔琐谈家鄕祠宇、义仓、春节游花灯、摆五方等概况,借此,㈠以纾解鄕愁,㈡以鄕土情况灌输晚辈,免其身为连城人不知连城事,㈢为本抛砖引玉之意,激起同鄕长辈,能将我邑风物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