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泉山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国神游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6期  作者:廖從雲 出版时间:1991-05-01
    关键字: 玉泉山 西山 卢沟桥 涌泉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望云涯引玉泉山烟霞近,九重外,垂虹侧。裂帛湖光,汇太液嘉名锡。芙蓉夕照,对玉清冽,数第一。苑囿澄心,胜景叹非昔。明园静,尽虚受,闲云碧。远峡琴音,听几许风篁隔。涵虚镜影,荫郁松林晚,忆绣壁。绮态如诗,往事都成陈迹。玉垂虹为燕京八景之一,距西直门约十六里强,距万寿仅数里之遥,大道宽敞,一路阡陌,巨树荫郁,左右水,西郊风景佳处,皆萃于此。明淸二代,迭加经营,先后有澄心园与静明园之胜,亦为淸室之小型猎场,故松林

  • 文章多水话榕城

    来源期刊:《闽聲》 第48期  出版时间:1971-11-30
    关键字: 榕城 北平故都 玉泉山 九仙山

    福州民谚有:「三藏、三现、三看不见。」均形容之多也。隐藏的三,是玉泉山、罗和玉尺。玉泉山有「泉山古蹟」,为市内胜景之一。罗有法海寺名刹,暮鼓晨钟,香火极盛。玉尺在光禄坊,是一座小。看不见的三则是玉、芒。九仙是城中的名,风景甚美,有九仙观、大士殿、定远台、白云寺、丹井、戚公祠、吕祖宫、天君殿等胜景。在麓建有白塔一座,与乌石麓的石塔遥相辉映,是市内有名的两座塔。乌石亦为三之一,下房屋鳞次栉比,上靑葱一片,景色极美

  • 文章我的出生地——福州

    来源期刊:《連聲》 第12期  作者:吳美榕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端午节 福州 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后又成了全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福州并不是侨乡,但是却是侨汇收入最多之地赴海外或往台湾大都由福州乘船前往,为台湾人祖先根源之地。福州又称「三」。其名出于「三藏、三现、三看不见」。与两塔「白塔、乌塔」相对峙。「三藏」所指的是泉山、玉尺及罗。「三现」所指的是屏,于、乌石,这三座是榕城风景区,且是名胜古蹟之区。「三看不见」所指的是钟、芝及嵩、这三座如非仔细寻找,近在眼前也不易看见而得名。其中芝的开元寺,报载有一老和尚怀有专治

  • 文章福州名勝

    来源期刊:《闽聲》 第33期  作者:阿勳 出版时间:1969-06-15
    关键字: 鼓山 涌泉禅寺 名画 泉石

    榕城地处闽江下游北岸,背面水,景色天然,贸易中心则在江心南台岛上,扩至北岸市场,亘延城内。于中洲小岛间,南建江南桥,通仓前地区,北节万寿桥,接南台而至城西湖边,相连则蔚为大福州市。若临空摄影,其鸟瞰图即为一幅绝佳的名画。城东有鼓,须乘小轮前往,矗立江侧,上多寺院,涌禅寺为其中巨擘,鼎盛时僧侣恒数千,登临四顾,江无限公园,花卉茂盛,,俗虑顿消。 楼阁亭榭,点缀其城内西侧之西湖间,俨然一湖中公园也。以一长木桥通之,颇饶石雅致,春夏游人如织,许

  • 文章闽侯三温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35期  作者:張孟滿 柳振土 出版时间:2002-02-28
    关键字: 闽侯温泉 地热资源 龙湖温泉 中平温泉 汤院温泉

    闽侯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温。由于闽侯县的地质属断层结构,故各地多有温出露,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个,分别为龙湖、中平温、汤院温。龙湖俗名汤湖,号龙泉山,传说因龙居之故名。其在该县南屿镇龙村(昔为双龙村),面积达七十亩,露头水温达六十九摄氏度,水量充足,可供沐浴、热带鱼过冬和其他地热利用。过去游客与当地民众常在溪边洗澡,现已建了露天澡堂,终日开放。澡堂之侧畔有『汤仔亭』,以石为柱,上镌『沂水春风』四字,四周还有『祭岭樵歌』、『芝岩瀑布

  • 文章七溜八溜·莫如福州

    来源期刊:《闽聲》 第38期  出版时间:1970-03-15
    关键字: 乌石山 庙宇 亭台 温泉

    细丝,人若置身树下,眞有飘飘若仙之感。小西湖一番情调温区环境幽美盛夏,泛舟湖上,当黄昏时,凭眺斜阳,彩霞瑰丽,湖水涟涟,乐在其中令人忘返。金风送爽时,湖边开化寺前,邀请二三好友,漫剥湖蟹,斟酌老酒,静赏湖光色,那又是一番情调。城东是福州的温区,温浴室多分布在汤门、东门、井关门、永节门等老城门边,少说有四五十家吧!这儿跟四川的茶舘差不多,富人、白领阶级、引车卖浆者差不多得了空都要上这儿泡一泡,环境幽美,所费不多,确是人人乐于去享受的地方。乌石岩壁驰名

  • 文章全城分七門 馳名有三坊 七條巷官宦人家

    来源期刊:《闽聲》 第47期  出版时间:1971-09-30
    关键字: 九仙山 庙宇 戚继光 温泉

    洗温澡,既舒服,又高雅。九仙观、吕祖宫、观音亭、天君殿、玉皇阁、戚公祠都建在九仙路平坦,前往烧香膜拜的善男信女,连续不绝。天君殿的玉皇阁,建筑宏伟为其他庙宇之冠,终日香火缭绕。戚公祠是为纪念平倭有功的民族英雄戚继光而建的,塑像庄严威武。乌石是一座名,南门西边小路可通西门,那里有结构精致的道观,往西势雄伟,建有九月九重阳登高的「凌霄台」。壁上刻着「忘归台铭」、「城隍记」及「新驿记」「般若台记」等称为四绝。

  • 文章記小盈嶺躲過匪徒搶劫

    来源期刊:《同安》 第68期  作者:陳仲修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小盈岭 抗战期间 山泉 匪徒

    稍为延误,天黑时只能抵达州城外的「青阳市」,就在该市过夜,越日再行入城。那时候政府为了长期抗战,全国军队均集中统一指挥,以致沿海各地的治安非常恶劣,到处匪徒横行,抢劫商旅,时有所闻。我马巷至州这条路上,必须经过南安与同安的分界处「小盈岭」,该处方圆数里,并无村落,两边高峻岭,只此一条通路,别无捷径,岭上有一破庙,不知拱奉何方神圣,香火早已湮没,庙旁有一条山泉,出自庙后岩石夹缝,虽是狭窄小沟,但水四时不涸,水质冰凉甘甜,行人至此,无不停留喝上几口,顺便

  • 文章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6期  作者:林頎  出版时间:1979-03-01
    关键字: 泉州 中山公园 黄昏

    蕉风丹荔古州 骤雨江帆遂此游炎日弄潮西郭外 黄昏待月北城头榕阴把卷消闲甚 凤管笙歌乐未休小少徜徉双塔下 新桥沙鸟立艇坵昔日登临紫帽顶 碧流花艶几峯靑老来兴未随年减 怎奈身如雨打萍掉首沧波惊刼外 即今忧喜说曾经鲤城犹记滩声远 猿鹤哀音不可听儿时负笈州,适逢夏月骤雨,嬴得满身淋漓。偶尔游泳五宝,登上北郭。或一卷在手,消闲于中公园,或少憩耸塔,目浮云沙鸟于新桥艇坵,往事依稀,胜景难再,因成此律句以志麟爪也。

  • 文章国父题赠 州培元中学 共进大同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7期  作者:林遠峰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泉州 培元中学 孙中山

    国父孙中先生为人题词向系亲笔,未尝假手他人。故其墨蹟,颇多流传。但在吾闽则颇罕见,据余所知,民国元年 国父光临福州,以福建初期革命团体多设在「桥南公益社」,可称为福建革命发源地,特书「独立厅」三大字为纪念。在厦门则江声报三周年纪念刊, 国父以该报宏扬党义,特题「声应气求」四字以嘉之。州培元中学乃基督敎英国长老敎会所办,主理英人安礼逊请 国父题字, 国父则题「共进大同」四字,该校高悬礼堂,以昭光宠,近于 国父墨蹟内见有该校上 国父原函,国父即于信封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