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市舶司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九日山祈風碑石刻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6期  作者:文華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西郊九日山 秋日市舶司盛典 祈风碑刻

    泉州西郊的九日山,是一处记载着中国和西洋交通贸易的胜地。每年秋高气爽的时节,「市舶司」便在九日山举行盛大典礼,欢送亚非朋友,祈祝他们一路顺风,嗣后,还刻石纪念。九日山,岩石峥嵘,气势不凡;满山遍岭的相思树,郁郁葱葱;泉水淸冽,汨汨滔滔。古人形容它「幽美如西湖,雄峻如庐山」。山上有一石佛,建于五代,祈在石亭之中。九日山的东西两峯,便是当年举行典礼的所在,现在那摩崖岩壁间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祈风碑刻,依然历历在目。「市舶司」的祈风碑刻,从宋绍兴十二年(公元

  • 文章泉州鱗爪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6期  作者:淳于旭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港口出洋 铜钱买卖 海关检查 市舶司设立 藩民常驻 澎湖旧载

    泉州,三佛齐请铸铜瓦三万,诏泉、广二州守臣督造付之。大猷奏:『法、铜不下海,中国方禁销铜,奈何为其所役?』卒不与。」汪大猷是在宋史上是一个贤臣,守泉州多年,对地方文敎很有贡献,执法鲠直,所以,皇帝本来批准铸造三万片铜瓦给三佛齐,以示恩宠。但汪大猷认为铜是禁止输出的物资之一,反对朝廷破例,结果,没有照办。市舶司市舶司」是专门处理海外船舶及蕃商事务的衙门,首创于唐朝开元年间,由岭南节度使兼任「市舶司使」,掌管蕃货、海舶、征税、贸易及外国移民。当时主要的海港

  • 文章泉州與中亞交往的文物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7期  作者:杏子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泉州 文物 阿拉伯 市舶司 《马可·波罗游记》

    在泉州发现有唐永徽年刻的阿拉伯文的墓碑石,刻文为「这是侯赛因。本·穆罕默德·色拉退的坟墓。眞主赐福地,亡于囘历二十九年三月。」死者生前是一位侨居于泉州的阿拉伯人,死后葬于泉州。宋代泉州港的地位日益重要,到中国通商的阿拉伯人等,大都集中在广州和泉州。北宋元祐二年(公元一〇八七年)在泉州设立提擧市舶司官方机构,「以来远人,通远物」(「宋史。职官志」),并尊重外侨、外商的风俗习惯,给予他们经商传敎的自由。到泉州通商的阿拉伯等国人,宋朝政府为他们专设居住的「番坊」(即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