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理学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歷届諾貝爾獎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3期  作者:阮少華評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1997-07-31
    关键字: 诺贝尔奖 神经病理学 得主名言

    蓋塞爾Herbert Spencer Gasser美國人一九四四年醫藥獎得主他説:『人間為什麽會發生争執,而且多半是無謂而不值得争執的争執,這完全由於神經調節失常。』他是研究神經病理,别人都以為他是神經病,而在他眼裡,這世上的人,鮮少没有神經病的。其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點神經質,尤其是所謂的偉人們,更是個個神經病。他父母是在礦場打雜的,根本無法讓他上學。就因為在小學時,替師範學院送牛奶,而得以半工半讀。以後獲得康乃爾大學醫學院獎學金,但差點數度輟學,所以他一分一秒,都不敢浪...

  • 文章歷届諾貝爾獎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6期  作者:阮少華評 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1997-10-31
    关键字: 诺贝尔奖 物理学研究 雷礼 名人名言

    雷禮John William Strutt Raylegh英國人一九〇四年物理獎得主他説:『有一個學生問我世界上有沒有一種東西,能克服艱鉅困難,步向成功?我説有呀!那就是堅强的信念,和卓越的意志。』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要克服困難邁向成功,除了堅强的信念,和卓越的意志外,恐怕還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他幼時貪玩,經遷往倫敦後由文學轉攻物理。果然在聲學、波的理論、光學、色覺、電力學、電磁學、光的分散、水力學、液體流動理論、毛細管作用、黏力、氣體密度、攝影學、彈性及電的量度法和制定科學上...

  • 文章朱熹(朱文公)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9期  作者:九九老人 陳仲修 出版时间:2010-03-01
    关键字: 朱熹 格物致知 鹅湖之会 理学 白鹿洞书院

    的救荒粮发出六百石白米,才使建宁府度过危机。朱熹四十五岁时,和闻名的「心理学家」陆九渊在江西鹤湖讨论学问,(即著名的鹅湖之会),朱熹主张「性即理」、九渊主张「心即理」两人意见相左,形成对立,因此,陆九渊便成为朱熹生平的政论对手。两人虽是思想不同,但却主张尊重,成为后世佳话。朱熹四十八岁任江西省星子县知府时,即重修白鹿洞书院,并制定学规,成为后世书院的典范,同时邀请陆九渊前往演讲,题目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演讲会中,有人被感动的流泪,朱熹也被感动不已

  • 文章豪山共仰名宦靈

    来源期刊:《同安》 第75期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2001-04-01
    关键字: 林希元 明代理学名宦 生平介绍 为官清正 终生清贫 墓园重修落成典礼

    新千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同安豪山经过入冬以来初场细雨的洗涤,显得格外清新明亮,明代「理学名宦」林希元墓园重修落成典礼正在山麓隆重举行,来自台湾彰化、金门烈屿、文莱、新加坡、同安项下山头等地林氏宗亲以及同安各界人士八百多人冒雨参加庆典活动,希元九泉有知,想必莞尔欣慰。林希元(一四八一—一五六五)字茂贞,少名峦,号次崖,又号艮斋,明成化十七年九月三十日诞生于同安县翔风里麝圃山头村(今属同安区新店鎭),他的母亲郑氏瑞娘是大嶝田墘人。林希元自幼克承父志,折节读书

  • 文章羅從彥先生傳

    来源期刊:《連聲》 第2期  作者:羅佩光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豫章罗姓 豫章先生 龟山之门 程朱理学 博罗县主簿 治道士行 观书自警

    按故乡文亨、莒溪以及永安、沙县、莆田、仙游等县罗姓宗(家)祠门上,每于春节期间,都贴上「汉相国司农世第,宋名儒理学家风」或「理学家声大,豫章世泽长」的红对联。所谓「汉相国」,指罗姓远祖汉朝大司农罗珠,「宋名儒」指宋朝理学宗师罗从彦先生(朱熹朱夫子之太老师)。豫章城在江西南昌,为汉初灌婴侯所筑。惠帝三年(西元前一九一年),表大司农罗珠来守斯土,有章安故土之思,手植豫章于庭,并偕妹壻石固完缮城郭。太尉周亚夫灭吴王濞始以遗迹请命,称其郡为豫章郡。自后罗珠子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