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昌起义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同鄉人物介紹收京北伐首功林述慶將軍

    来源期刊:《闽聲》 第4期  出版时间:1966-10-01
    关键字: 林述庆 孙中山 武昌起义 交通

    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运动,旨在推翻专制,建立共和,造成一个巩固国权,保障民权,奠定社会安宁,臻成民有、民治、民享的全民政治。这是现代最文明的革命,故党人均能作坚苦卓绝的奋斗,临事无畏,成功不居。这种浩如长虹的志气,这种勃然奋往的精神,也就是中华民国的成功要素。所以辛亥武昌起义,振臂一呼,各方先后响应,便沛乎莫之能御了。而其影响最大,牺牲最烈,足以振奋全国人心,奠定其基业的,莫如光复上海与会师南京,创业艰难,绝非幸致。南京琯东南半璧,地势雄胜,淸代

  • 文章(同鄉人物介紹)收京北伐首功林述慶將軍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北伐 林述庆 武昌起义 孙中山

    文学修养,时是触接大羣父老,不觉精神振奋,口占七绝两首:降■高揭石头城,日照雄关万角声。如此江山收一战,居然还我汉家营。大好乾坤挽战尘,六朝风月伴吟身。依依无恙钟山树,应认江南旧主人。英风豪槪,流露于字里行间,读之足可起顽振懦,更可见他的高华的气宇,和潇洒的风怀,这一派雍容大雅,眞不愧为「上马杀贼,下马作露布」的戎马书生。以上两首诗,皆收入革命诗集里,今日读之,犹不胜回味的。以开国论功,武昌有实行发难之功,京有建树布置之功。不单此也,武昌起义后,淸军压力增强

  • 文章(林故主席子超先生特刊張羣敬題)辛亥海軍起義與林子超先生的關係史實

    来源期刊:《闽聲》 第36期  出版时间:1969-11-1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民族革命 武昌起义 林森

    响应,则沿江沿海各省,掣肘之处正多;论当日情势,仍以海军继起,可得一莫大助力,是亦全局所急需要,何可忽视,余给事海琛巡洋舰,民族革命意识,与生俱来,事不遂意,幽然自伤,无可为力。忽因武昌起义,淸廷调近畿陆军南下,并檄海军赴鄂,余心又窃喜,以为可借此有为,舰中同志驾驶二副杨庆贞,三副高幼钦,见习士官杨明,各抒胸臆,若合符契。当舰过九江,旋见城上改建白旗,盖已不血刄而光复矣。惟海军虽已擧义,而事前与陆军未有密约,易生猜贰。适有革命钜子林森、吴铁城二公驻节九江,以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