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助学共返回8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北市林森同鄕会奖助学金办法修正

    来源期刊:《闽聲》 第46期  出版时间:1971-07-31
    关键字: 林森同乡会 奖助学金 捐赠 奖助学金委员会

    中华民国五十七年四月十五日经过第二届第一次理事会通过实施。六十年五月廿一日又经第四届第二次理事会修正通过一、本会为鼓励学业成绩优异及淸寒会员优秀子弟深造,藉以奖掖后进,为国育才,特设立本奖助学金。二、奖学金颁给成绩优异者,助学金以无息贷款方式,奖励确因家境淸寒,非贷款无法升学之会员子弟,并先以国内参加联考之大专院校学生为对象。三、奖学金:本会每年提出若干金额,作为优秀同鄕子弟之奖学金,凡肄业高中以上或大专之学生,其学业成绩公立八十分、私立八十五分以上或

  • 文章培植同鄉後進鼓勵敦品力學

    来源期刊:《闽聲》 第35期  出版时间:1969-10-15
    关键字: 林森同乡会 名誉理事 助学金 北伐

    本刋讯】林森县同鄕会自去年创办助学金,奖励淸寒会员子弟深造外,本年度起并办理优秀子弟奖学金,对于肄业于本市高中以上及全省大专同鄕子弟,其成绩合于规定标准者,不限于会员,均给以奖金及奖状。玆又获得该会名誉理事林寄华来函,捐献新台币壹万元办理助学金,该会经第三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决定,作为专款,以「林寄华女士助学金」名义,办理永久纪念性之助学金,其孽息收入不敷之数,并由会补贴,该会并希望其他热心敎育同鄕,亦能踊跃捐献,共襄义擧,藉能多多栽培同鄕淸寒子弟上进

  • 文章鄭英葆同鄕捐款伍仟元

    来源期刊:《闽聲》 第49期  出版时间:1972-02-29
    关键字: 捐款 郑氏宗亲会 冬赈 奖助学金

    本刊讯】旅居菲律宾同鄕郑英葆先生关心桑梓福利,除于去岁率领旅菲荥阳郑氏宗亲会囘国致敬团返国时认捐奖助学金每年一万元(五年)外,此次冬赈又认捐新台币五千元(按郑氏去年冬赈亦捐赠四千元),林森同鄕会已去函道谢。

  • 文章臺北市林森縣同鄕會通告

    来源期刊:《闽聲》 第41期  出版时间:1970-11-30
    关键字: 林森县同乡会 奖助学金 通告 会员大会

    事由:六十年度奖助学金请洽领。一、本会六十年度奖助学金,经第三届第三次理监事会议审査结果,核定名单如次。甲、助学金部份:1刘国杼(中兴大学理工学院),2林尔良(中兴大学农艺学系),3陈明志(中国海专五年级)4林恒(致理商专五年级,5林秀玉(实践家专)。乙、林寄华助学金部份1黄师舜(省立屏东农专),2方光群(中国文化学院建筑及都市设计学系)。丙、奖学金部份:1林爱平(台大农学院园艺系),2李武麟(德胡专科),3林幼英(世界新专)以上助学金旧生每名二千元

  • 文章宏揚文化·奬勵學子

    来源期刊:《闽聲》 第48期  出版时间:1971-11-30
    关键字: 郑氏宗亲 八闽史迹 捐款 奖助学金

    本刊讯】菲律宾荥阳郑氏宗亲会以「闽声」报,报导八闽史蹟,宏扬中华文化,特捐赠新台币二万元,以资提倡。闽声报创刊以来,已历五年,内容充实,素获同鄕之好评,该刊按期分发会员同鄕,亦多海外同鄕及学术机构来函订阅或索赠者。该笔捐款为创刊以来,第一次收到的捐款。【又讯】马尼拉三山同鄕会理事长郑英葆,此次率团返国参加十月庆典,鉴于林森同鄕会办理奖助学金,三年以来,成绩卓著,为倡导计,特自本年度起,捐赠本会大专学生助学金,每年五名(壹万元),为期五年(合计五万

  • 文章陈汉源助学金设置暨申请要点

    来源期刊:《連聲》 第6期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陈汉源 助学金 申请要点 旅台同乡

    一、缘由:陈宜文、陈守文姊妹为纪念其先父汉源先生毕生热爱鄕里,济困扶危,重视敎育,奖掖后进,特于留美学成并乘汉源先生七十一岁冥寿之辰,慨捐新台币伍万元,存入银行孳生利息(七十五年元月一日起),每年以利息作为陈汉源助学金。二、奖助对象:凡旅台同鄕或其子女,就读国内公私立大专院校,操行成绩甲等以上,学业成绩七十五分以上,体育成绩乙等以上,家境清寒者为合格。三、奖助名额:每学年以一名为限。四、申请办法:为简化手续并资平允计,每年按向同鄕会申请奖学金案中,就家境

  • 文章福州嶺后小學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1期  出版时间:1994-01-25
    关键字: 福州 岭后小学 赵氏宗祠 助学 乡情

    福州倉山區嶺后小學原在嶺后趙氏宗祠舊址內,自一九三七年辦學至今已有五六年歷史,校友遍布全國各地及海外,一九八五年學校新校舍落成,學生逐年遷入新校舍,祠堂于一九九〇年全部退還嶺后趙氏鄕親。自兩岸允許相互探親以來,在台校友、鄕親相率返鄕探親,目睹具有五〇多年歷史的母校雖然擴建校舍,容納學生,頗具規模,然學校設備仍然不足,于是由校友嚴子春、趙文堅等發起,發動在台部分校友、鄕親前后兩次爲母校集資折合人民幣八萬餘元爲學校添置電敎設備、整修操場、添置課桌椅等。在台校...

  • 文章寄語福州鄉親—為善最樂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6期  作者:幼棠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寄语 福州 乡亲 为善最乐 助学

    我祖籍福州蓋山嶼頭,十七歲赴臺謀生,轉眼將届50春秋,有幸的是十年前海峽解凍,花甲之年還能返回與家人團聚。五十載世事滄桑,加上兩年前大病一場,更使我悟出了許多人生道理,感慨萬千,現分段寫出,望諸鄉親賜教!據説明太祖朱元璋曾問諸大臣:『何人最快活?』衆答:『有錢人和做大官者最快活。』朱皆不滿意。後大臣萬剛説:『畏法度者最快活。』朱連連稱是。可不是,一個人奉公守法,從不做壞事,心胸坦然,無所畏懼,豈不是最快活?各人的苦樂觀均不相同,這往往受年齡和環境的制約和影...

  • 文章陳子渭夫婦義舉獎學懷親·嘉惠後進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0期  出版时间:1991-02-20
    关键字: 福州 助学金 陈子渭

    本刊花莲讯】福州同鄕陈子渭伉俪独力创办恒余慈谊基金,第五届特殊敎育孝悌楷模奖助学金,经花莲县政府敎育局核定,计国中十名、国小四十四名。颁赠典礼假花莲县政府大礼堂举行,去年十二月十七日下午二时由县长吴国栋、福州同鄕会理事长郑维发、国民党花莲县党部主委郭志龙、花莲团管区代司令林振福等共同颁赠,参加观礼及出席之党政军首长、社团代表、学生家长四百余人,同时并有歌唱才艺表演,场面热闹温馨感人。陈子渭任职行政院退辅会花莲农场副场长,为怀念双亲,关心残障敎育,以其

  • 文章本会助学金办法

    来源期刊:《闽聲》 第20期  出版时间:1968-04-15
    关键字: 贷款方式 助学金 登记 成绩单 奖励办法

    台北市林森县同鄕会助学金辩法草案一、本会为鼓励淸寒会员优秀子弟深造,藉以奖掖后进,为国育才特设立本助学金。二、本助学金以无息贷款方式,奖励确因家境淸寒,非贷款无法升学之会员子弟,并先以国内公立大专院校学生为对象。三、本会会员之子弟于高中毕业后,或在大专肄业中,上年度学业总平均在七十五分以上,操行成绩乙等以上者,得由家长及学生共同造具申请书,检同户籍誊本,受助学生二吋半身相片,证明文件,说明该年度有无获得其他若干补助,需贷额,并拟定偿还之期日方法,及受助学

共83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