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州旗山发展观光宋玉水捐献第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3期  出版时间:1991-05-20
    关键字: 福州 宋玉水

    本刊讯)旗山,位于福州南港,绵亘二十余里,海拔七百多米,与鼓山遥遥对峙,故有左旗右鼓二绝之誉。旗山又称翠旗山,层峦叠嶂,奇峰峥嵘,怪石嶙峋,岩洞不一,有一百零八奇岩,三十六洞天,风景秀丽,乃天然观光胜地。观光地区首要交通安全,闻当地有关人士已着手整修道路,并拟在区内筹建十座雅,以避烈日风雨,堪称顾虑周详,前途乐观;江口归来园园主宋玉水夫妇慨允捐献第一,开启建序幕。

  • 文章高雄嚶鳴詩社社長壽誕徵詩

    来源期刊:《闽聲》 第12期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张鹤 寿诞 征诗 佳句

    高雄讯】同鄕名诗人高雄嘤鸣社社长张鹤先生,今年六秩大庆,该诗社为祝寿时发起「名世」诗局(第六唱),全省应征者,达三千余卷,大唱于五月廿八日与张社长寿筵同时擧行,先一日下午二时,起并在高雄市金马宾馆擧行击钵吟诗,宿构眼字为「花甲」六唱,来自全省各地,台中、嘉义,台南、屛东等地张氏亲友及各词长达二百余人。诗局正取四门,捐取二十门,(录取胪句以上选刋第三版)。同时张氏为诞辰发起征诗,收到名方友好诗人佳句颇多,刻正整理中,计划装印成册,以留纪念。

  • 文章閩曲紫玉釵本事

    来源期刊:《闽聲》 第37期  出版时间:1970-01-31
    关键字: 闽曲 《牡丹亭》 牡丹 汤显祖

    记得淸词人纳兰容若写的无题诗,温馨旖旎,中有句云:「夜深欲睡还无睡,要听檀郎读紫钗。」「紫钗」即「紫钗记」而言,为明代汤显祖所写的戯曲之一。汤显祖著有「紫箫记」、「紫钗记」、「牡丹」、「南柯记」和「邯郸记」几个戯曲,为明代杰出的剧作家,他的作品皆有所本,像今日编剧家根据原作者的小说或采取民间流传的故事而改写的一般。「紫钗记」便是根据唐代著名小说蒋防所作的「霍小玉传」而写成,「紫箫记」则为「紫钗记」的前身,其间差异之点在于文体的不同,因前者用的是骈文

  • 文章紀念林故主席誕辰徵詩工作順利完成

    来源期刊:《闽聲》 第9期  出版时间:1967-03-01
    关键字: 林子超 诞辰 征诗 吴语亭

    本会为纪念前园府林故主席子超先生百岁晋一诞辰擧行征诗眼字为「岁鄕」第六唱,国内外投诗者甚为踊跃,计有三千陆百余卷之多,经本会聘请诗坛前辈吴语姚天觉等词长评选,并于二月十九日假本市郑州路铁路党部集唱,参加诗友约百余人,自上午九时起至下午十一时始结束,为近年内之盛况,其中佳句甚多,其中陈实懽词长一人得元句奖最多,便于鄕人欣赏起见特将正取及捐取各门词宗评选元殿眼花胪录之诗句,分期刊登本报三版。

  • 文章說明徵詩經過澄淸外間誤會

    来源期刊:《闽聲》 第9期  出版时间:1967-03-01
    关键字: 姚天觉 吴语亭 征诗 宗旨

    偏重于工商界。但无可否认的,我们会员中,也有不少白领阶级和穿长衫的,为求服务和活动范围的普遍和深入,所以经理监事会通过擧辨此一吃力而不讨好的「征诗」大唱。且成立征诗委员会主持其事,以昭愼重。且推本会理事林震东先生为总干事。因为在我们理监事中,虽也有文人,但以林先生是台铁诗社的总干事,比较内行的缘故。至于正取词宗左,吴语词长。右,姚天觉词长,亦经我们郑重聘请的。其他捐取词宗多属热心的鄕长,出钱(捐奖金)出力(评选)。我们都非常感谢。匿名信中所说:「此次岁鄕诗局

  • 文章小西湖

    来源期刊:《闽聲》 第44期  出版时间:1971-04-30
    关键字: 林则徐 福州西湖 船客

    福州西湖在省垣西北郊,晋太守严高所凿,五代时闽王尝建水晶宫于其上,周围十余里,西南环象山、中浮三岛,有桥通陆地,为省垣名胜,游客由三门桥入至五门桥(亦名卧虹桥),附近有前巡按使许世英先生所书「击楫」碑,字径二尺,劲秀有致。荷在进口处,为沈文肃公寳祯读书处,湖心可供船客游息。开化寺左为宛在堂,澄茧阁在堂之上,为骚人墨客荟萃之所,湖之西北,有林庄为林文忠公则徐读书处。湖上旧有山,传于越王无诸时飞去。(勋)

  • 文章福州山爽靈被拆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0期  作者:行泰 出版时间:1997-03-30
    关键字: 祖先骨 林利锬 吴茂雄 林宏熙

    本刊讯)台北市政府违反市议会协调会决议『暂缓拆除』福州山骨方案,尚且协调未得俱体结论,于二月廿四日上午十时由殡葬处吴处长指挥拆除队及警察一百余人,拆除具有数十年历史的福州山爽灵阁骨,内有四千多位先灵骨灰。六百多位家属闻讯赶到现场,抗议,谴责市政府草率拆除祖先骨,地方台籍前辈也认为拆除福州山真是不可思议,令人无法苟同!最为家属不满的台北市政府二月廿日北市字二字第〇五〇二号(函)通知三山善社云:逾期不迁移者依建筑法第九十六之一条规定视同废弃物处理

  • 文章垂珠新序

    来源期刊:《連聲》 第6期  作者:李恆生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垂珠 文天祥 要道 风景

    闽省连城之南,河源里朋口王城之间,有一山岭,名曰「垂珠岭」,其地昔为由连城至漳洲之要道。鄕里传云:南宋时,文天祥起兵抗元,被元寇追击,移兵往漳,路经此岭;天祥肃立岭巓,苍茫北顾,长叹山河痛失,感慨万千,悲从中来,泪流满面。乱后鄕闾人士,慕其忠贞,建为念,故名之曰:「垂珠」云尔。县志名胜篇载,邑人杨伯元垂珠岭怀文丞相诗有云:「…河源有岭连荒村,当日移漳将士屯,苍茫北顾泪沾臆,何啻鲛人双眼眢,连阳地僻文献缺,空有垂珠名独存,寒花泣露余宿恨,丛篠带雨添啼痕

  • 文章調寄鵲橋仙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2期  作者:信彬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双柏重聚 回忆当年 汀中学子 建功立业

    荷风夏雨团花簇锦双柏边重聚当年丰采忆风华会心笑,欢歌一曲高山流响,雄鹰振羽,看我汀中学子年经四十久磋磨,树伟业,中华大地。

  • 文章林森故居碑征稿启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5期  出版时间:1992-05-31
    关键字: 林森 故居 碑亭 征稿 中华文化

    为弘扬我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与纪念前国民政府故主席 林公子超盛德丰功,并充实八闽史实、开辟胜蹟,更好地满足海内外游人精神文物生活的需要,《林森故居箅建委员会》决定在林公逝世五十周年之际(一九九三年八月一日)林公诞生地—闽候(林森)县凤港村沿江兴建「林森碑文化园区」藉使林公风范万古长留。林公不仅追随国父孙中山先生创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而且在保卫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领导全民奋力御侮,诚功留宇宙,辉生史乘,虽历千秋万世必会令人无限敬仰。碑的建立正是表彰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