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昌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亥閩省光復之戰

    来源期刊:《闽聲》 第54期  出版时间:1972-12-16
    关键字: 彭寿松 武昌起义 刘崇佑 同盟会

    双十武昌事起,福州革命党人彭寿松便在城内组织「福建军警同盟会」,专门介绍军警人员加盟,运动各部目兵,渐渐深入下级长官,驻闽常备第廿协统许崇智鉴于时机迫切,便召集各部军官,一起加入同盟会。福州将军机寿自武昌起义后,对该省新军,即刻意加紧防范,到十一月五日新军第十鎭统制孙道仁加入同盟会后,檏寿知情势紧迫,乃将弹药库子弹悉搬入旗人街,且安置巨砲,以图与革命党决战。当时咨议局副议长刘崇佑为了人民生命财产计,便向闽总督松寿提出和平办法,拟定三项条件。(未完)

  • 文章同鄉人物介紹收京北伐首功林述慶將軍

    来源期刊:《闽聲》 第4期  出版时间:1966-10-01
    关键字: 林述庆 孙中山 武昌起义 交通

    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运动,旨在推翻专制,建立共和,造成一个巩固国权,保障民权,奠定社会安宁,臻成民有、民治、民享的全民政治。这是现代最文明的革命,故党人均能作坚苦卓绝的奋斗,临事无畏,成功不居。这种浩如长虹的志气,这种勃然奋往的精神,也就是中华民国的成功要素。所以辛亥武昌起义,振臂一呼,各方先后响应,便沛乎莫之能御了。而其影响最大,牺牲最烈,足以振奋全国人心,奠定其基业的,莫如光复上海与会师南京,创业艰难,绝非幸致。南京琯东南半璧,地势雄胜,淸代

  • 文章(同鄉人物介紹)收京北伐首功林述慶將軍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北伐 林述庆 武昌起义 孙中山

    文学修养,时是触接大羣父老,不觉精神振奋,口占七绝两首:降■高揭石头城,日照雄关万角声。如此江山收一战,居然还我汉家营。大好乾坤挽战尘,六朝风月伴吟身。依依无恙钟山树,应认江南旧主人。英风豪槪,流露于字里行间,读之足可起顽振懦,更可见他的高华的气宇,和潇洒的风怀,这一派雍容大雅,眞不愧为「上马杀贼,下马作露布」的戎马书生。以上两首诗,皆收入革命诗集里,今日读之,犹不胜回味的。以开国论功,武昌有实行发难之功,京有建树布置之功。不单此也,武昌起义后,淸军压力增强

  • 文章(林故主席子超先生特刊張羣敬題)辛亥海軍起義與林子超先生的關係史實

    来源期刊:《闽聲》 第36期  出版时间:1969-11-1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民族革命 武昌起义 林森

    响应,则沿江沿海各省,掣肘之处正多;论当日情势,仍以海军继起,可得一莫大助力,是亦全局所急需要,何可忽视,余给事海琛巡洋舰,民族革命意识,与生俱来,事不遂意,幽然自伤,无可为力。忽因武昌起义,淸廷调近畿陆军南下,并檄海军赴鄂,余心又窃喜,以为可借此有为,舰中同志驾驶二副杨庆贞,三副高幼钦,见习士官杨明,各抒胸臆,若合符契。当舰过九江,旋见城上改建白旗,盖已不血刄而光复矣。惟海军虽已擧义,而事前与陆军未有密约,易生猜贰。适有革命钜子林森、吴铁城二公驻节九江,以

  • 文章詩人陳衍小傳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6期  作者:詠門 出版时间:1997-10-31
    关键字: 陈衍 张之洞 孙中山 武昌革命 冯子材

    但张之洞为官廉洁,谋国忠荩,死后家中不名一钱,其品格仍有可取之处。吊唁之日,陈衍作挽联云:『合陶桓公(陶侃)谢太傅(谢安)为一人,弘济时艰心力尽;有裴中令(裴度)李赞皇(栖筠)老从事,平生学术见闻真。』上联言张之洞久镇湖广,如晋之陶侃镇守武昌,张任两广总督时,遣冯子材击败侵犯,越南和我国广西的法国侵略军,取得凉山大捷,如晋之谢安击败苻坚。下联言清廷有帝党后党之争,张之洞为西太后所赏识,但为翁同和等人所和等人所掣肘,甚似唐代宰相杨度、李栖筠不容于牛僧孺一样

  • 文章一位無爲而爲的政治家

    来源期刊:《闽聲》 第54期  出版时间:1972-12-16
    关键字: 袁世凯 武昌起义 林森 七七事变

    台湾同胞的支持。他们为革命做了不少的工作,而其会长一职,历届都推选林森担任。辛亥武昌起义,林森洞知九江地位之重要,以及海军舰队,对于上下游战事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他在九江策动海军、陆军响应,获得成功。进而使江西全省,一擧光复;在起义之初,厥功至伟,所以,江西光复后他被擧为民政长,旋又出任临时参议院江西代表,到南京去开会。民国前一年(一九一一)十二月二十九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擧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擧会,林森代表江西省参加投票。一次选出 国父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

  • 文章農曆新年我的經驗瑣談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7期  作者:陳允洛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武昌起义 元旦 农历 新年 甜礼

    中国于几十年前辛亥,武昌革命军起义各省相继响应,孙中山先生自海外归来,遂于公元一九一二年成立中华民国,组织临时政府,推擧孙先生为临时大总统。其宣布的政令,「采用阳历,废除阴历」一令,使人无以依遴的感觉。因中国几千年来,原是采用阴历,民间一切风俗习惯,是根据阴历日期擧行应用,此与推倒满清统治政府,并无关系,废除的理由,虽千言万语亦说不尽,所以,只管宣布废除,惟自辛亥年至今,中国国内以及海外华人的阴历过年,与新年的风俗习惯,依旧未废。农历新年一到,报纸上每

  • 文章今日新閩學之代表人物:鄧芝園老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闽聲》 第54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2-12-16
    关键字: 武昌起义 人格教育 孔子 学术文化

    敎育厅长,旅台后历任敎育部编纂、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央评议委员,平时鼓吹敎育仍不余遗力倍受中枢器重。总先生一生经历迄未稍离敎育岗位,无论求学行敎暨从政均有卓越之成就,此皆由其学养之丰硕与深厚所致也。先生留学日本时,曾随鄕友革命先烈林文、林觉民、陈与乐、方声洞诸同志,加入 总理所创立之同盟会,其后并任东京同盟会福建支部长,辛亥武昌起义,民国肇建 先生返闽执敎,翌年 总理莅闽先生适任神州师范学校校长,当晋谒时曾以「此生愿遵守同盟会誓约精神专心从事敎育」奉告

  • 文章劉堯宸先生傳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34期  作者:余亞人 出版时间:1990-08-10
    关键字: 刘尧宸 武昌起义 保定陆军 骑兵科 陆军中将

    刘先生尧宸,字俊辉,福建霞浦人(西元1895~1925),祖长泰公,淸咸丰年间,官福建海坛右营守备保升都司。父继馨,淸秀才,执敎省垣,遂擧家迁徙福州南台。先生幼年肄业福州培元书院,勤奋好学,胸怀大志,对淸延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极为愤槪。福建革命同志嘉其刚毅有为,招入桥南体育会,复为同盟会员。辛亥武昌起义闽省响应,同志分道授命组织炸弹队、洋枪队、先生加入洋枪队、占领电报、电话各局,分守银行、衙署。积极参预革命行动,后为老同盟会员所赏识,嗣被介绍入陆军小学

  • 文章中國三寶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8期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中国瑰宝 地方特产 汾酒 龙井茶 武昌鱼

    菜,塞上梯田多妖娆。陕西省:大麦壮,小麦好,又大又甜水蜜桃。甘肃省:阿曲马,天水瓜,兰州水烟通灵窍。西藏自治区:大寺庙,高地热,矿藏蓄量怪丰饶。湖南省:红辣椒,鲜嫩藕,还有莲子大又好湖北省:长沙水,武昌鱼,黄鹤楼上好远眺云南省:名云烟,田七药,西双版纳分外娇海南省:文昌鱼,大椰子,青松遍布列海角。台湾省:大香蕉,白砂糖,樟脑无色透明好。青海省:草原大,电站多,遍地石油滚滚流。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