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土习俗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州諺語集解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8期  作者:陳仰青  出版时间:1969-12-30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风土习俗

    諺語卽俗語。雖然通俗;但多數都是由有學識經驗者所擬定的。再經過千百年之相傳,大衆都認爲合情合理,然後才能立於不敝之地。諺語中多屬至理名言,可以作爲格言用。或者是幽默語,使接受者當時,不感有難堪之處。有益於世道人心,並有助於語言文字之不足。有的一句諺語,可以替代許多語句,而且更加明顯。因爲有的人說話甚無條理,人家聽了半天,還不知他所說的是甚麽意思;如果能够用一句諺語來代替這些話,聽的人馬上卽可明白瞭解。是以諺語之用途,甚爲深廣而收效至宏。茲集福州諺語較爲重...

  • 文章福州諺語集解(續第八期)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陳仰靑  出版时间:1971-03-29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风土习俗

    三〇一、老虎掛數珠 數珠、乃念佛時,用以記所念佛號之遍數者。凡手提數珠之人,均可推知其必有念佛。同時亦表示此人比較慈悲;但亦不盡然,念佛之人中,亦有不慈悲,而表面佯爲慈悲者。有如老虎,本屬極爲兇惡之動物,乃人人之所習知,彼竟然亦掛起數珠來,一見卽知其作僞,簡言之卽假慈悲也。做凡譏兇惡之人假慈悲,均可謂之「老虎掛數珠」。三〇二、水裡會講一身汗 凡難以理喩之人——卽不明白事理者,不容易以言詞使其會悟。雖對之一再講解,終不明瞭,非常費力。不但在空氣中能使人費力冒...

  • 文章河田温泉温泉水製做的豆腐更嫩,酒更香醇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范啓鳳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风土习俗 家乡饮食 河田镇 豆腐

    攻人之過勿太嚴,要思其堪受。敎人以善勿過高,要令其可從。對失意人,不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 文章台灣的民間神像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0期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民间神像 民间信仰 风土习俗

    神像爲民間普遍信仰膜拜的對象,台灣地區寺廟之多、神像之衆,爲全國冠。這是有原因的,除了傳統的敬天祭祖思想之外,與地理環境也大有關係。以前科學不發達,台灣颱風、暴雨、山崩、地震等天然災害頻仍,人民祈求神祗護佑之心油然而生。所以,台灣民間信仰,起先是隨着閩、粤移民把家鄕所信奉的神祗遷移來台灣,作爲他們求生存、求福祿、求發展的精神支柱;而國人信仰宗敎,存有原始的多神觀念,認爲神祗愈多、神力愈大。神無處不在、無所不能;於是形成了處處有神、物物有靈的觀念。這種觀念...

  • 文章馬祖古蹟現況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0期  作者:林衡道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名胜古迹 马祖 风土习俗 民众信仰

    (注:懷古亭内的大埔石刻)馬祖爲南竿、北竿、高登、東犬、西犬、東引、西引等十九個島嶼之總稱,南竿島原名馬祖山,以島上之馬港媽祖廟而得名。據說:昔日漁民爲「避諱」媽祖,故作馬祖。元至正間(十三世紀末),閩浙沿海漁民,利用此地爲避風取水之所,至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年)以後,始有漁民遷入,形成村落,世居住民大多使用福州方言,其風俗習慣與舊福州府屬長樂、連江各縣略同。今日馬祖劃歸福建省連江縣管轄,分爲:南竿、北竿、莒光、東引等四鄕、二二村、一三六鄰,人口共計七千...

  • 文章永春地方掌故(續)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2期  作者:許潔泉 出版时间:1974-03-31
    关键字: 社会生活 风土习俗 乡野趣闻

    張瑞圖真跡在永春東門外桃源殿供奉北極大帝,亦稱玄天上帝,香火鼎盛、神靈顯赫,正殿正中懸一匾額曰「帝居北極」四字,爲張瑞圖所書,筆勢雄偉,龍飛鳳舞,彌足珍貴。世稱南張北董,(董其昌)同負盛名,求之今日,實屬難得,聞故鄕神廟盡燬,不知該匾是否有人保存?香煙推銷英美烟草公司出品捲煙,最初行銷永春者爲沙船牌,每包四枝,繼之有派律,卽俗稱海賊,價並不昂,民間對香烟不感興趣,蓋有鑑於英人以鴉片毒品輸入中國,致國家積弱不振,故父老相戒,不許燃吸,謂捲煙非菸草製成,純用...

  • 文章福建省的山胞——畲民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9期  作者:阮北道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畲族 畲民 风土习俗 民族文化

    篮、钟四姓畲族或同姓畲民,结婚其妣称为亦民,因自称系公主及功臣之后,乃贵族,汉人为百姓,系平民,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职是之故,因其血统过于单纯,故比汉人愚蠢。㈥畲民对男女性交非常开放,女者除有夫之妇外,闺女及寡妇极为随便,故有「我哥已死三年,我嫂还添一个唐晡孙(姪男),眞是好风水。」的笑话流行,可见性自由之一斑。㈦畲民结婚多采入赘方式,其原因1需要人力帮助农作。2娶媳妇要花相当多的聘金,招赘则付出象征性的聘金即可。此外闺女招夫谓之招赘,寡妇招夫谓之

  • 文章冬至和耶誕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期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节日 冬至 风土习俗 圣诞节

    冬至剛過,耶誕隨來。「冬至」乃二十四氣名稱之一,每年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爲「冬至」,卽太陽經過「冬至點」的一日。是日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去年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是爲冬至,爲本年之中,日間最短的一日。我閩習俗,冬至當天,一家團圓,男女老幼聚集正廳,各用糯米粉做圓子,以此祭祀祖先。一家團圓和搓圓子,無疑是以原始宗敎心理爲其思想和背景。俗以爲和搓圓子能招來圓滿和吉利,至於以圓子敬神、祭祖,則是本於儒家的孝道思想。還有,冬至前數日...

  • 文章福建傳入臺灣的神道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8期  作者:陳香 出版时间:1983-09-01
    关键字: 思想文化 神道 风土习俗 文化传播

    前言臺灣的確是一個拜拜最多的省份;但大家到底拜什麼呢?簡單的回答一句:除了儒、釋、道的若干偶像而外,臺灣一般民間所拜的,大都是自己「神化了」的祖先。而詳細加以考據與分析,這些儒、釋、道的偶像,以及「神化了」的祖先,其實並不是臺灣民間才拜,過去大陸各省各地,也是普遍或分別在拜的。只是臺灣滙集各省各地之大成,然後又往往予以强調,所以,才像表現得特別突出——一律誠懇的拜拜。尤其突出的,是有一些先後隨着福建移民所祇奉入臺的桑梓神明;蓋福建移民旣早又多,這類桑梓神...

  • 文章永春地方掌故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2期  作者:潔泉 出版时间:1971-07-10
    关键字: 永春县趣闻 清代官制 风土习俗 赋税政策

    前言我生於淸末,家居城內,兒時記憶力特强,耳濡目染,凡所接觸,至今印象猶新,追維往事,歷歷如繪,頗堪囘味。永春旅臺同鄕,重視故鄕文獻,旣影印縣志於先,現又有「永春文獻」刋行,寄贈海外同鄕,備受歡迎;近更擴展爲季刋,闢有鄕鎭史料,內容包括掌故等項目,編者要我寫一點東西,因就記憶所及,拉雜寫出,掛一漏萬,知所難免,文字工拙,更非所計。師爺政治淸代官制,省以上不談,省以下分爲道府州縣各級,永春原爲直隸州,不歸府轄,淸制州縣官均兼理民刑訴訟,組織簡單,州有州同,...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