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金门共返回5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遍闻乡土香•不虚金门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2期  作者:康曉南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金门 访问团 金门高中

    民国七十七年十月二十八日,时近中午,我们这一羣以长汀县籍为主的福建省旅台同鄕会鄕亲金门访问团第廿四团一行共二十九人,由长汀同鄕会理事长陈慕淸先生领队,齐集松山机场,福建省政府特派第一组组员范启凤先生为连络员随团服务,于中午十二时半搭乘远航七三七班机飞向目的地——金门。久雨初霁,蓝天一片,在高空中俯仰上下,广阔无垠,有万物皆卑我独尊之槪。历时半小时余,班机缓缓降落,到达了那多年向往、梦寐以求,为不可能到临的地方,今天如愿以偿了。丛林处处,大道纵横飞机着地后

  • 文章金门与早期台湾的开辟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4期  作者:李仕德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金门 金门 台澎

    一、小金门—开台先驱「异哉东番!从烈屿诸澳乘北风航海,一昼夜至彭湖,又一昼夜至加老湾,近矣。」东番便是今日台湾,加老湾应是今台南安平附近港澳。这是明朝万历三十年(西元一六〇二年)闽省连江人陈第随浯屿水寨沈有客将军征台所著「东番记」所言,四百年前沈有客所率水师已经纵横「台澎金马」各岛屿,今日马祖的东西莒,东引都有沈有客的纵迹,至其所辑的「闽海赠言」遗留了很多「台澎金马」的史料,「东番记」至今仍是华人对台湾初貌最早最详实的记载。四百多年前烈屿人已泛海浮舟到

  • 文章金门古宁头的“石战”习俗谈起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8期  作者:陳淸添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金门 古宁头 石战

    石头,这种地球上最原始的东西,或许已不为一般人所重视,但在人类文化演进中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当初原始社会,先民们既无任何进步的器械,也欠缺制造器具的槪念。其生活环境中除了遍地榛莽,再就是垂手可得的坚硬石材。于是在面对许多问题和困难时,石头,就成了最原始的器具——这就是古史上所谓的「石器时代」。事实上早期的人类生活,从食、衣、住、行、育、乐到医药、战争,几乎都与石头密切相关,如越绝书就有「以石为兵」的记载,而宋代也有「石手军」的正式编组。笔者的故鄕金门

  • 文章元旦升旗有感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期  作者:傅亢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诗词 感怀 金门

    九州者,纽约州、新泽西州、德拉瓦州、马里兰州、维坚尼亚州、北卡(卡罗拉那)、南卡州、乔奇亚州、佛罗里达州。金门行十首丙寅冬黄善德一、飞临战地结队凌虚跨海临,旌旗在望曙光侵。雄狮虎踞龙蟠地,号角军声动剑镡。二、士气昂扬铁垒迎风励甲兵,森森戈战云横。敌前痛饮黄龙酒,大将衔杯刁斗鸣。三、造林有成满目青葱万木荣,山明水秀鸟声清。桃源那比金门好,到处讴歌击杵声。四、军民整体政治清明百业荣,军民团结见精诚。义旌西指应无敌,还我河山复九京。五、太湖风景太武山前凿太湖,碧波

  • 文章闽园诗坛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0期  出版时间:1988-09-01
    关键字: 金门 结盟 诗词

    光;一赋离骚怀往哲,千年湘水照斜阳。追思泽畔行吟苦,引望江流遗恨长;三楚亡秦终有验,大夫赢得姓名香。又惜诵涉江忧罔极,抽思哀郢有余悲;佞臣惑主谗偏逞,国士椎心计莫施。察察何辜遭放逐,汶汶无奈见倾危;湘沅翻浪魂千古,清浊分明万世师。海上长城金门陈家添不沉巨舰肃金门,太武山头静晓暾。百万枫林环沃壤,三千戍垒峙雄藩。荷戈儿女虹为气,卫国官兵血浴坤。海上长城天堑固,义师指日复中原。卜居五峰山庄喜赋林咏荣小住甬西(宁波西街)瞬十年,市嚣远避赋乔迁,云难润物当归岫,声可

  • 文章金门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期  作者:廖從雲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金门颂 海上的长城 金门 诗歌

    金门!你是民主的堡垒;海上的长城,是正义的屏障;也是自由的明灯。看!那楼船千里,处处柳营,正壮气如虹,士饱马腾,这地方,是战场,也是园林。阳明亭畔,太武云深,料罗湾口,白浪空明。太湖水是蛟龙穴,莒光楼上旧贞珉,对鲁王遗蹟,稚翁眠处,有多少思古幽情。古宁头新潮初涨,鏖兵处怒涛雷鸣,总不忘身犹在莒。生聚教训,万众一心,岂止是三户亡秦,一旅中兴,愿迈进大同,万世太平。

  • 文章搭首航•金门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6期  作者:邱自泉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首航金门 尚义机场 金门 开放民航

    记者、金门旅居海外华侨代表、金门在台各同乡会代表,冠盖云集,极盛一时,笔者有幸亦应邀参加。原本预定酒会后立即首航金门,因为气候影响,改在十一日上午九时三十分首航,应邀参加此次首航之金门乡亲,计有汶莱侨领林德甫夫妇,新加坡侨领李皆得先生,台北市金门同乡会理事长杨水应,常务理事赵铨生、杨忠益、总干事何克熙、高雄市金门同乡会理事长翁步川,以及笔者共八人。此次能顺利开航,得力于国防部总政战部高级长官及战地政务处长蓝世彬将军,策划周延,贡献甚大,承办参谋吕明宗中校

  • 文章金门宗祠大观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8期  作者:本刊資料 出版时间:1991-10-31
    关键字: 金门 宗祠 金门宗祠大观》 文化资产

    金门很快就要宣布解严,结束战地政务,开放民众观光,而最有可能成为观光旅游新焦点的,应该是金门三宝之一的宗祠。姓氏学家陆炳文,适时推出『金门宗祠大观』一书,提供纸上导游,让人有先睹为快的机会。该书是作者继三年前所出『台湾各姓祠堂巡礼』之后,国内外仅见的宗祠专书,先后成了当代姓氏学或宗祠学的经典之作。『金门宗祠大观』的问世,不按历史考据的方法进行,而改采田野调査方式,它是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痕迹。作者陆炳文廿七年来走访金门三十九趟之多

  • 文章战地之春•教育之爱士别三日怀金马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5期  作者:戴樹勲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金门 教育 人才

    阁读海外学人月刊191期、李锡隆先生大作「圣岛金门人文鼎盛」一文,等于看到了政府对金门敎育建设近四十年来的一张成绩单。知道了「地瓜」靑年在学术上、事业上的优异表现,更无限的兴奋。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子弟头角峥嵘一样的高兴。按「地瓜」一词,系早期金门驻军对当地之戏称。笔者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在外岛金门、马祖工作各一次。民国四十一年至四十三年,工作于金门。民国四十九年至五十年服务于马祖。虽然迩后再没机会重游旧地,但当时的一草一木,至今依旧是记忆犹新。过去的外岛生活

  • 文章访金门书法学会理事长——张奇才先生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8期  作者:陳志達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张奇才 书法 金门 政务

    笔者趁赴金公干之暇,前往拜访素有〝金门奇才〞之称的——金门书法学会理事长张奇才乡长,请教学习书法的门径,张理事长以其浸淫卅余年的书法经验说:「书法一途,唯勤练、苦练而已,就是要有写完一缸水的决心」,一语道破书法之奥秘。张理事长自幼热衷书法,苦练书法,并组书法学会,改变社会风气,提升文化水准,促进文化外交,尽心尽力,奉献牺牲,建树良多,其间的努力奋斗过程,尤其值得我们敬佩与效法,这也是他为什么能执金门书法界之牛耳廿余年的主要因素。

共59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