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贸易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末台灣~樟腦戰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0期  作者:邱行洲 出版时间:1994-12-04
    关键字: 鸦片战争 樟脑战争 《樟脑条约》 殖民贸易 《天津条约》

    本刊指导委员饶润昌先生,今登八秩晋一,心身康彊。早岁襄助 严前总统治理台湾财政,斐声政坛。民国四十二年至四十九年担任台湾樟脑局局长;特以史事折枝,清末「樟脑战争」为 先生寿! 程法望敬识。鸦片贸易引发出一部惨痛屈辱的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也赫然为国人所注目。然而,清末的台湾,中英围绕着樟脑出口贸易曾进行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争,史称「樟脑战争」。战败的清政府与胜利的殖民强盗最终为此签订了又一个新的不平等条约—中英《樟脑条约》。台湾地理条件独特,岛内樟树

  • 文章漫話福州方言(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9期  作者:李如龍 出版时间:1991-11-30
    关键字: 福州 方言 五口通商 贸易

    福州方言与外国语的交流位于闽江口的福州的兴起就与造船和海运相关。三国时孙吴就在侯官设有典船校尉,在温麻(今霞浦)建有船屯,并派员到夷洲(今台湾)亶洲(今吕宋)探险。王审知治闽后,福州港进一步开发,与东洋、南洋有了贸易往来。莆田人蔡襄任福州太守时就有「舟行新罗、日本、琉球、大食之属」的记载。明代郑和下西洋多次在长乐太平港造船备航,不久泉州市舶司移设福州,这里成了朝廷指定的外贸主要港口之一。经过明淸的闭关,首先打开的五口通商口岸也有福州。在福州海外交通

  • 文章古代的晉江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84期  作者:張呈仁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贸易 龙眼 第二威尼斯 木雕 泉南佛国

    晋江(旧称泉州)。在历史上一千多年前,唐朝时代极尽煊赫繁荣,闻名天下的国际贸易大港,昔日千百帆舟竞渡,天下万商云集,商业发达最早,与广州,扬州并列为当时中国对外三大贸易港。至南宋,元朝时代,晋江的海外贸易达到顚峰兴盛时期,(泉州四大名桥,都是在宋朝建造,其中二座名桥(顺济桥又名新桥,笋江桥又浮桥)都建筑在晋江干支流一。可见海运发达,而建大桥发展陆运交通,当时无空运,能有海陆发达的港口府城,仅有晋江尙胜过广州及扬州,当时从泉州港输出亚洲的数十个国家,以至

  • 文章月是故鄉明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28-29  作者:晉江 王和聲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县治制度 泉州湾 对外贸易 交通据点 市舶司

    多属唐末至五代时期,从光州固始县(今河南东南方)迁徙而来的。此一时期,为晋江和中原的关系最为密切时代。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和南洋的交通日渐旺盛,尤以泉州湾,是对外贸易的唯一要港了。4 是早期的对外交通据点泉州湾,是中古时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大商港。自唐代以后,对外的交通渐盛,阿拉伯商人就驾驶着帆船,羣集于泉州湾。唐朝文宗太和八年,诏书中所列擧当时「番商」会集的地方是:岭南、福建、扬州。又据阿拉伯地理学者伊本考尔大贝所记载的:阿拉伯商人来中国贸易的要港

  • 文章昔时泉州与新加坡贸易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鄭文輝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新加坡 华人 海上交通 龙牙门 泉州贸易

    华人到新加坡经商与拓荒为时已久,在莱佛士登陆新加坡之前四百年,就有福建泉州与新加坡的贸易记载,在元朝末年汪大渊所著的「岛夷志略」一书中,曾提到当时泉州与新加坡通商贸易的情形。中国元朝时代,海上交通频繁,与南洋羣岛贸易发逹,且在泉州、上海、澉浦、温州、广州、杭州、庆元设置有七个市舶司,所以通南海贸易,使臣往来不绝。在这其间,泉州与新加坡的贸易很繁盛,而泉州人也开始在新加坡居留下来,这是中国人在新加坡开始居住的最早记录。据汪大渊于一三四九年来新加坡返国后著

  • 文章宋元时代泉州的国际贸易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泉州 港口 海上贸易 金字塔 尼罗河 金刚经 泉州绸缎

    宋,元时代,泉州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它与亚洲,非洲三十二个国家发展海上贸易和友好往来,开辟了一条漫长的友谊航线。亚非朋友,带着恒河的宗敎,带着金字塔故鄕的文明,带着尼罗河的刻,带着萨特罗季河的音乐,带着幼发拉底河的艺术,带着湄公河两岸的特产,带着各国丰富旳卖品和各国人民深挚的友情,不远万里来到了泉州城。第一位来宾,是印度僧人拘那罗陀。那是在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公元五五八年),这位身披袈裟,足着麻鞋的僧人来到了泉州城,登上九日山,将梵文的「金刚经」翻译成

  • 文章1994成立的澳洲福州同鄕會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38期  作者:林耀國 出版时间:2002-08-31
    关键字: 澳洲福州同乡会 中华文化 经商贸易 澳洲华人联合会活动 多元文化社会

    和幸福之中。科学和技术是生产力,经商贸易是繁荣经济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扭转以往中国社会那种重人文、轻科技和重农业轻商的状况。鼓励从事科技、发展生产;鼓励老乡投奔商海。福州人在澳洲也敢为天下先,敢向大海闯。至今许多福州人在澳洲、在雪梨都有了自己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雪梨唐人街的龙头建筑是郭鹤年的柏迪市场大厦,龙的尾巴建筑是林辉源的海港城大楼。一头一尾都是我们福州人。澳洲的福州人,有的从事电讯、电脑、地产,建筑业、家具业、成衣业、餐饮业、百货业、旅游业、修车业及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