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语言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维护老根——培育新苗

    来源期刊:《鄉音》 第14期  作者:鍾國珍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老根 抗日战争 语言 祖宗

    分赠诸同鄕。到了前年,我又编印「武平县志资料汇编」,分赠诸同鄕阅览。我希望每位鄕亲,都要把这些书,传授给后代阅读,方能永念我们的祖籍和祖宗,而维护老根于不朽。(B)要世世代操故鄕的语言——我家无论老少,在家里都讲武平话。我的子女和孙女等,虽然都是台湾出生,但一口家鄕话,与故鄕生长的人所讲的,毫无差别。现在许多同鄕与当地女子结婚,她们不会讲武平话,所生子女跟着操母语,老根便无法维护。我希望所有武平同鄕,都能以父语敎导子孙,使世世代代都不忘故鄕的语言。(C

  • 文章榕語闡奇

    来源期刊:《闽聲》 第7期  作者:仰靑 出版时间:1967-01-01
    关键字: 文言 榕语 研究 语言

    榕中语言,在全国方言中,可谓最为复杂。其音调之奇异,以及擧其言而不能征其字,不特他方之人闻之莫明其奥妙,即生长本土之人,若责以将所说之语词,直接翻为文言,则大多无法以应。故世人讥吾闽人之语言为「南蛮鴃舌。」实不足怪也,著者早岁束发受书时,已感此言之不能一致之大病,故即潜心研冤,究竟榕中语言,是否有音无字;经时既久,乃发现榕中语言骤闻之似觉诘屈謷讶;然若细究之当无一言无字,亦无一字无来历;惟因变音正大,且多属古音,致与现行之音韵少有相符者,历时愈久,差异则

  • 文章誠徵稿件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1期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稿件 纪念章 通讯地址 语言 投稿者

    意见,为联系乡情,期望乡亲子弟青年们多认识同安,了解故乡,本会讯用稿以刊载:1、厦门或同安地区交通及建设近况2、会员动态及乡情报导(加注〇〇〇个人提供)3、薪传故乡风土、语言、文化为主旨。(二)针对上述主旨诚征一千二百字以内之稿件,如附图片,更为欢迎。来稿请以电脑网传陈庆衍(cyc.c74274msa.hinet.net)或以稿纸书写寄台北市延平北路二段一二七号四楼本会收,注明姓名、通讯地址、电话或传眞号码,以便联络。(三)本刊对稿件有删改权,不愿修改者请

  • 文章福州谚语鳞爪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8期  作者:陳草 出版时间:1988-05-01
    关键字: 福州谚语 家乡语言 谚语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是全世界语言最丰富的民族。含有高度智慧和宝贵经验的谚语,是各种语言中的一种,它对于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社会文教、生活习惯、人情道理等无所不包,而且流传各时代,各地区和亿万万人的心中和口里,是民族思想,伦理精神的结晶。这里略分为人的、事的、飮食的三方面,介绍一些福州谚语,在福州谚语中,当不及九牛之一毛,旨在抛砖引玉而已。人的方面:①宰相肚子可撑船——形容度量宽大。②江面虽大,船头会相碰——劝人待人要宽厚,以免他日

  • 文章中華的名稱是怎樣來的?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作者:鍾源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中华民国 中华民族 文化研究 语言研究

    的,大抵都是男人。这是直到现在,「汉」这一个词,仍然常常被用来专指男人的原因。不过,后来游牧民族打进了中原,也定居在河、洛一带,并接受中华文化的陶冶,而成为中国人的一份子以后,这一原本针对汉朝的人所说的词,慢慢却竟变成中国人所普遍使用的词了。可见,不但在民族方面,中国是一座大熔炉,能把中国的各民族熔合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更大、更新、更强壮的民族;就是在语言同文字方面,中国也是一座大熔炉,也能把历朝历代的各民族的语言同文字,熔合在一起,而成为更好、更新、更丰富的语言

  • 文章福州俚语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0期  作者:林衡道 鄭木金 出版时间:1988-09-01
    关键字: 福州俚语 家乡话 家乡语言 民间文化

    福建省會福州是八閩首善之區,自古不但文風很盛,民間文化亦非常發達,福州人講話相當考究,但是有些駡人的話極爲尖刻,使人聽了印象難忘。特將過去所聽過而記憶猶新的福州駡人俚語做個介紹,讓您從中領略福州的民間文化素養。王奶奶的脚布又長又臭:這跟一般常聽到的「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長」、「姥姥的裹脚布又臭又長」意思相同,形容對方說話不精彩又拖得太長。三叔公拉長屎、三嬸婆掏(拿)粗紙:駡人上厠所或蹲馬桶時間太長,等得不耐煩。講屆(到)皇帝牛食麥:話講得太離譜了。神仙牛...

  • 文章深情的問候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1期  作者:葉向榮 出版时间:1998-06-10
    关键字: 福州曲艺名家 访台见闻 客家文化 曲艺表演 民间语言

    的印象。但是,有机会来台湾访问演出,这还是第一次。我们十分珍视这第一次的意义。做了认真的准备,组织了比较强大的阵容,加工排练了一批传统书、曲目、努力保持传统的韵味,用原汤原汁,奉献给同胞乡亲,表达乡音乡情,带上一片真诚。这几年,已经有福州市闽剧院一团、福建省实验闽剧团和福建省艺术学校闽剧班先后应邀来到台湾访问演出,都受到乡亲的全力支持和热情欢迎。他们回到福州时还津津乐道许多动人的情景,对乡亲们的隆情高谊赞叹不绝,使我们深为感动,我们期待着以别具风味的民间语言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