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论语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1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9-09-30
    关键字: 王孙贾 论语 房屋 卫国

    八佾篇—第十三章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奥,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這一章是衛國重臣王孫賈為了要争取他以助長自己的政治力量,用暗示方式,和孔子的一段對話。孔子周游列國,在外十三年,曾經三度去衛國,住的時間也最久。孔子當時名望崇高,車軒所至,各國的諸侯都對他很恭敬,每以國政向他請教。各國居高位,握重權的大臣,都想争取他以提高自己的聲譽地位。因為孔子隨行的弟子之中,具有外交、財政、軍事各方面的傑出人才,如果能争取到他的合作則對...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8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9-03-31
    关键字: 论语 八佾 祭祀 形式 情实

    八佾篇—第十章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古『示』字即『祭』字,是象形、會意的字。由皇帝所主持的祭祀,以『示』加『帝』而為『帝』字,是王室祭祖的大典,儀式非常隆重。主祭者事前必須齋戒沐浴,不入内室、淸心寡欲。祭祀時必須誠心誠意,尊嚴肅穆地行禮。典禮開始時,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獻神祗的酒,行禮後灑在地上,這就叫做『灌』。孔子看國君主持祭祀,一切儀式的進行,都不够隆重,只是應付敷衍了事,實在看不下去了,所以説:『吾不欲觀之矣。』現代社會上流行的喪葬...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0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3-12-15
    关键字: 论语 做人 稳重 改错 修养

    轻诺寡信的毛病。能够言必行,行必果,自然会树威立信。能够做到这样的修养,再辅以丰富的学识,来服务社会人群,自然会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了。其次是「主忠信」。意思是多去接近忠义守信的君子,以砥砺品德,接受他们的薰陶。孔子在论语季氏篇第四章里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有道之士,久了自然会受其影响。第四是「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语含意不太明确,古今学者争议多,我认为本章重点,是要我们先能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0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9-08-31
    关键字: 祭祀 论语 中华文化

    八佾篇—第十二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祭祀之意在於慎終追遠。是團結家族、宗族、民族的重要方法的一種。當我們祭祀祖先的時候,要有祖先就在眼前的虔敬心情,以莊嚴肅穆的態度,穿着整齊的衣服,誠心誠意行禮,如此表裡如一,進行祭典,才是敬神如神在。所以他又説:「吾不與祭,如不祭。」意思是説假如没有時間親自參加祭典,只是由别人代表,那就等於没有祭,又何必故作排場呢?這種精神,不但告訴人們祭典要虔誠,也暗示作人的道理,無論對生者或死者,由...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4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8-09-30
    关键字: 论语 八佾 子夏 孔子 平淡

    八佾篇—第八章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子夏姓卜名商,是孔子晚年的學生。他讀詩經衛風碩人篇,對於歌誦衛莊公妃莊姜之美的這三句詩,不解其真意,乃向老師請教。按『巧笑倩兮』是形容美女嫣然一笑時,雙頰留窩;『美目盼兮』是形容雙目顧盼時,秋波流輝。『素以為絢兮』是説繪畫時要先在絹帛上以白粉打底,然後才可以落筆上彩色。孔子的答覆,只是簡單地説明繪畫的程序。而...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3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孔子 论语 春秋战国 教育

    為政篇—第九章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按子貢姓端木名賜,是孔子二十四歲初講學時所收的得意弟子。他有非常的才具而且長於口才。吴國將興兵攻魯,他能以口才説服吴國而息兵。現在他向老師請教,要怎樣才能够成為君子?孔子答覆説:『要説出去的話,必須自己先能做得到。做得到的話再説出口,才是個君子。』這樣『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的作風就是『以身作則』。但是一般人所最容易犯的毛病,却是説得容易做起來難。曾見有些孩子放學歸來,拿着學校的成績單,向正在牌桌上...

  • 文章也谈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7期  作者:鼎新 出版时间:1994-08-31
    关键字:论语 阅读感悟 孔子 儒家思想 赵普

    本刊同文张荣春君以轻松易懂的笔法连载「浅说论语」,于初学裨益非浅,即使对论语硏究有素者,其间似是而非之句题,亦将因之而获佐证或启示,殊堪钦羨。笔者在此也发抒一些论语的体会与感想,论语,这本书尽人皆知,于现代人来说,是否都曾经接触探索或深入堂奥,很难界定。此时来说论语,似乎不合潮流?但笔者却有感于敎育乃百年大计,不是空言。如何使中国固有的文化宝藏,能够确切传承,启发思想,重振道德,回归人性,有裨于国家社会?端赖敎学之指导与灵活的启迪运用,才能够延续开拓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2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8-07-31
    关键字:论语 孔子 民主精神 礼节研究

    八佾篇—第七章子曰:『君子無所争;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争也,君子。』這一章是孔子對學生講解射箭比賽的禮節。據禮記的記載,當時射箭比賽分為兩種,一是由國君主持全國性的『大射』。一是由鄉,大夫,士參加的。『鄉射』,屬地方性的比賽。在比賽之先『大射』行燕禮,『鄉射』行鄉飲酒禮。射是古代教育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一,所以都在學校中舉行。射圃内分别設立二百五十尺、二百尺、一百五十尺、距離的靶位,發射的位置有臺。開始時雙方對立行禮,然后升臺。賽畢...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7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9-02-28
    关键字: 论语 八佾 礼制 学术研究 研究方法

    八佾篇—第九章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孔子是禮樂專家,他研究歷史文物典章制度,特别注重文獻的考證與比較,這是非常符合現代科學的研究精神。本章是他與學生們討論夏殷兩朝的禮制問題時所講的話。夏朝開國到孔子時代,已有一千五百餘年。商朝開國,到孔子時代,也有一千一百餘年。其間的文物制度,變化很大。夏這個民族,原住在今之山西運城一帶。商(傳至盤庚遷都於殷故改國號為殷)民族先世居於今之安徽亳縣...

  • 文章浅说论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0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6-03-15
    关键字: 行为 动机 观人术 论语 为政篇

    為政篇—第六章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本章是討論對人的觀察問題。按回是指顔回,字子淵,魯國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對他的觀察結論説:『我與他終日在談論學問,他一點也不表示意見,似乎很愚笨。但是下課之後,觀察他的私生活與所有言行,處處都在發揚我所傳授的道理。其實顔回并不愚笨呀!』接着孔子又告訴學生們,要觀察一個人是否真誠或且虚偽,并不簡單。必須有三步驟,第...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