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蜈蚣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計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7期  作者:吳緜衛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泉州 南洋群岛 爪哇 蜈蚣

    系乙数年来食物剩余之残骨)问价若干?乙不谙其言,手比五指,该印度人立付五百元,成交后开始搬运,发现骨中一只巨大蜈蚣,长近二尺,头有一颗闪闪有光的宝珠 为印度人所识。得款之后乃同返,事与仙公所托之梦相符。第二次将返侨居地之前,复往仙公求梦,所示与前梦略同,逐偕行,乙仍如故不思谋职,「照常天天醉」焉得再有蜈蚣出现,事又经几年,甲再邀之囘国,乙也同样空囊束手,甲乃助以川资,即首途返国,经厦门返里途中,因盛夏天热,停在树下稍息,无如乙竟萌恶念,乘甲不备,急出预备之

  • 文章婆、媳、子聯句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蔡淵源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文风 骑竹马 蜈蚣 对诗 婆媳

    泉州文风之盛,妇儒亦能作唱和之吟,且看:有一孩童,在小时候玩骑竹马(以长竹筒当马),该竹筒由节,凿有一小圆孔,孩童玩皮,将勃起阳物(卵鸟仔)挿进节孔里好玩,岂料该竹节孔中,先有一条大蜈蚣潜伏其中,而该童不察,致揷进之阳具,被蜈蚣毒牙咬伤,皮破出血,红肿发炎,延医敷药,痛了好多天,故其脑细胞受到剧烈刺激,记忆深刻,从此再也不敢将阳物乱揷好玩。及至长大成人,年近弱冠,其母寡居抚孤,抱孙心切,为其早娶妻室,但有名无实,虽与其妻同榻而眠,但脑中竹孔蜈蚣记忆犹新

  • 文章同安民俗活動

    来源期刊:《同安》 第49期  作者:陳樹碩 洪文章  出版时间:1994-11-01
    关键字: 同安 民俗活动 蜈蚣 舞龙 习俗

    的阁棚最受欢迎。当时社会上有职业艺妓(俗称阁旦),专供雇聘装阁。一九五〇年以后,阁棚改用板车或汽车装扮,舞台扩大,演员人数也增加到十几人。大型阁人数较多,由五、六岁至十来岁的儿童装扮,只塑型不演唱。其中有「蜈蚣阁」,或称「蜈蚣座」。用木板制成长方节,每节搭钩相连,首尾和钩连处各穿一木棍,每棍两壮汉抬,阵头阵尾配装蜈蚣头和尾,化装故事人物的儿童造型坐在阁上。行进时抬阁人步伐协调似蜈蚣脚。另一种「水车阁」,又称「纺车座」,用铁木制成轮状,轮上等距离挂能旋动的座位

  • 文章客家民间传说 蜈蚣石·蚊角石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3期  作者:黃錦才整理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美娘配秋杰 蜈蚣精作乱 秋杰暴死田头 无良县令乱判案 蜈蚣精遭天谴 秋杰起死回生 丁屋岭无蚊虫 陋室出才子

    等会儿干完活再吃。原来,那块青石板极似一条大蜈蚣,人们叫它蜈蚣石,据说是「蜈蚣精」所变。那天,蜈蚣精突闻鸡蛋油香,垂涎三尺,正要下口,忽见田中美娘漂亮迷人,就心生恶念,施出毒液。待秋杰干完活吃下点心后不久,顿觉腹中痛如刀绞,顷刻死亡,吓得美娘哭昏在地。哭声惊动乡里,人们纷纷赶去看个究竟,有人到县上报了案。县令得知秋杰暴死田头,又是吃下妻子送去的点心致死,便怀疑到美娘身上,县令当即下令拘捕美娘到公堂受审。美娘身系草绳,头顶白布,满脸泪痕,在公堂,低首下跪。县老爷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