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笋江桥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细说“天下无长此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6期  作者:蕭玉昆 出版时间:1991-05-01
    关键字: 五里桥 顺济 洛阳桥

    一二一一年)建,长一百五十余丈,三十一孔,宽一丈四尺,跨径不一,最大者四丈,右梁截面约三尺方,四丈长,重三十吨上下,中心线向上游稍弯成弧线,墩顺水流方向在上下游均筑成三角分水尖。至一九二一年面改建为钢筋混凝土以利通汽车。笋江桥,在晋临漳门外,建于宋绍兴二十年(公元一一五〇年),原为石,是处为「笋江夜月」八景之一,每一孔各印一月,近代始改建为钢筋水混凝土面,墩仍旧,据说石墩层层挑出,以缩短跨径,增加石梁荷载。泉州在宋、元时代为名闻于世之大商港,海路

  • 文章笋江桥与石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56期  作者:喬然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浮桥 石笋 民间传说 五谷丰登

    连结泉州新门外黄甲街和浮街的笋江桥,犹似一道长虹,凌波飞跨晋下游的新溪。笋江桥,又称「浮」,建于宋代绍兴二十年(公元一一五〇年),长一千多尺,头原有浮屠雕刻和石佛像。这座梁式石,为泉州古代四大名之一。现面已扩建为钢筋混凝土。的两端,屹立着枝叶繁茂的老榕树,绿荫蔽天。岸边绿竹成行,靑翠欲滴。龙舌兰结伴而立,指向蓝天。嫩绿的草地上,缀满野花,一片飞红流碧。富有特色的溪美船,在那淸淸的溪水里,缓缓而行。岸边的山,天上的云,在水里映照

  • 文章故鄉神遊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81期  作者:王人瑞 出版时间:1987-09-01
    关键字: 石筍 龟山 石筍凝烟 风动石

    八、谈石笋桥居住在泉州新门外城郊的人,要进城里来,都必须走过一座石,通常都称它是「浮」。而志书上的纪载,则是「通济」或「石笋桥」。现在我们来谈谈它吧!㈠得名由来晋水是从潘山循泉州西门迂迥而下,流过一个小山丘,曲折自成为一支流,所环绕的小丘,上面隆起三座小山峯,整体观察,外形像龟状,所以,名为「龟山」。距离新门城,约一里余路。在龟山上,古时候曾建了一座露天祭坛,用途是,供泉州知府,晋知县,每年春秋二祭之用,祭祀风云,雷雨,山川之神,目的在祈求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