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童年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巍方义女英伦来书,述及童年相处趣事 环诵再三,顿生灵感,以五言句答之

    来源期刊:《同安》 第78期  作者:林石梧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童年 法律 学士 律师

    穎川一雛鳳,蘭蕙質兼資。 豚排與果凍,最愛家廚炊。稚齡入園學,乖巧冠群兒。 驅車遊龍洞,平台望海湄。九年義教畢,聯考如所期。 鹿港民俗訪,躑躅古街衢。榜登北一女,鄰里稱羨之。 金山育樂處,海崖景物滋。三年彈指過,四育肇根基。 動物未開放,應邀獸觀奇。上庠進台大,心理系研疑。 如茵滑草地,兄妹共奔馳。名師善解惑,初入堂奧窺。 深坑下溪谷,女作小人魚。學士榮銜得,深造秉所持。 内湖拱橋畔,身隨花影移。社會競爭烈,人多名利羈, 我嗜舊藝品,賞玩樂幽居。成者得其樂,挫者...

  • 文章修心勵德·廣緣增福

    来源期刊:《同安》 第64期  作者:吳品華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儒家 哲学 童年 孔子 健康 平安

    儒家哲學,是以修養心性,來美化人性;再以完美人性,來美化人生,進而化民成俗,使社會祥和安康。也就是以格物致知爲起步,以誠意正心宏其源,以修身齊家厚其本,使人人明德,事事至善,而臻於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福國利民的最高境界。佛家勉人要有慈悲之心;基督勉人要有博愛之心;道家勉人要有道德心;儒家勉人要有仁恕之心。都是在強調人與人之間,要有愛人利人的善良之心。我中華民族之所以源遠流長,中華文化之所以高明博大,就是因爲有仁民愛物世界大同的胸懷與德性。人心之善惡,道德...

  • 文章永保心理的壯年

    来源期刊:《連聲》 第6期  作者:蔣緯國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青春 保健常识 童年 心理年龄 壮年

    不好,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岁,所以人生七十就被视作「古来稀」。但现在根据二十世纪第三象限中的指标,活到七十不过刚刚及格;我们五十岁的朋友,距离「冲刺线」还远得很,凭什么理由说「老了,老了」?依据一般的说法,人生可以区分为五个过程:即童年(含婴年和幼年)、少年、靑年、壮年和老年。从生理现象来看,童年如嫩叶新枝,正是人生的开端;少年则生机蓬勃,进入了迅速成长之期;靑年则力强气壮,可谓血气方刚;壮年应是年富力壮体志俱健之时,老年不免龙钟佝偻,精力衰颓。就心理状态来说

  • 文章故鄉菌江囘憶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7期  作者:王愛華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菌江旧事 三姓聚居 山阴小亭 忆童年

    暮雨敲窗,凉風入幙,待倚樓欄,凝神著想,忽覺故鄕景物,湧現眼前。緣吾鄕菌江,又名石菌,背山面海,風景淸幽,有海濶天空氣象,民俗敦樸,以勤儉相尙;鄕之前,有兩大石,作渾圓微扁形,一名圓菌,一名扁菌,俛仰天然,氣韻一致,洵爲中流之砥柱,可障東海之狂瀾;攷之辭源,菌的生於海濱,兆出聖人,因以爲名。先是鄕由遮洋蔡姓闢其基,位於晉江南門外,舊屬十一都之東南隅,與金門島嶼隔江對峙,臨流遠眺,儼若仙人臥地然,而靑山作屛,面對兩圓石,勢成金獅攫球狀,朝潮夕汐,漲退環流,...

  • 文章兪大猷的膽略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9期  作者:王和聲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俞大猷 《洗海近事》 松糕店 兵车营 童年

    大破敌人的兵阵。巡抚把这「兵车」的制度上报朝廷,故有「兵车营」的设立。那个时候,军营有兵车,就是开始于此。兪大猷论兵,多参用儒家的立论,他著有「洗海近事」和「兵法发微」两书,李杜作序,曾有「其学莫非兵,而论兵莫非易」。后世评论,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不会超过兪大猷的这两本兵书。(拙作「闽南采风录」资料)兪大猷童年,在北门一峯书院入塾,要经过武庙傍边一条狭狭的小巷,有一天晚上,他读书到很晚才囘家,经过武庙傍边那条小巷的时候,看见「白无常」坐在高墙上,跷着他的一条

  • 文章(懷鄕憶舊)八十回憶

    来源期刊:《永定會刋》 第27期  作者:闕啓春92.10.10. 出版时间:2004-02-08
    关键字: 返梓省亲 回忆童年 捐资建校 怀念故乡

    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会有忆昔思今之想,笔者自难例外。兹逢九三新岁即将来临,游子思亲,益增怀念。回忆童年和小朋友一同去田间拔喂「小白兔」饲料时,口中还唱着:「烟仔草你嫂嫂」、「大水钱你同年」、「白头翁你公公」等还言犹在耳。如今自己亦变成白发老翁矣。岁月无情,时光是多么的快过啊!我永定老家三堡鄕(今改堂保鄕」朱罗碓下村。乃我五世祖文臣公所建基,是一交通不便的小村。祖宅建于梯田之间,可能系为方便耕种。长方型前后二

  • 文章(文學天地)廬山的懷念

    来源期刊:《永定會刋》 第27期  作者:張紀南 出版时间:2004-02-08
    关键字: 庐山 童年 仙人洞 家园 黄龙潭

    山明水秀的庐山,我曾在那渡过一段令人回味不已的童年,在校园里捉迷藏,花丛中捕蜻蜓,老树下说故事,山峰上滚石头,谷中喊话,雪地上堆雪人,在仙人洞,黄龙潭,五老峰,松树林,三叠泉,白鹿洞,都留下脚印和影子,可怀念的事,不是点点滴滴。实在太多太多,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纵是时光能倒流,儿时已不再了,当这春的季节,参观大千先生庐山画图,使我兴起怀念,信手写来,供我儿时玩伴共同怀感。又见当头明月光,在这月下,数十年没有听到伊人的歌唱。远海薄雾迷濛,在这迷雾中,已身远处

  • 文章泉州安溪探亲记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9期  作者:蔡如竹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安溪探亲 回忆童年 泉州

    春姑领着我走到老家,里里外外拍了许多照片,天都快黑了,还不见爸爸到来,我又折回路上,才见到父亲被众人拥过来,走进他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公厝,前庭是一片洼地,祖公厅已残破不堪,点着一盏昏暗的灯光,神桌上的祖先灵位牌已不存在,墙上已不知重复贴满了多少层的旧报纸、月历纸,只挂著近几年过世的桂叔公等人的遗像,父亲顺手烧起香来嚎啕大哭道:「……我回来了……。」我陪着父亲拈香祭拜,锡福、火昆燃起了大串鞭炮:「老叔回来了,这是喜事啊!」●睹物忆起童年父亲领着我川流于厅堂

  • 文章閩海詩壇

    来源期刊:《闽聲》 第25期  作者:陳需蒼 出版时间:1968-09-15
    关键字: 陈秋兰 童年 风霜 家乡

    闽声月刋登载同鄕陈秋兰女子,年十五,有孝行祖孙相依为命。贫病交迫,同鄕会筹款救济感赋五伦八德孝为先,贫贱能安志节坚;处世艰难家计迫,居身穷困病魔缠。风霜暴戾凌孤稚,雨雪凄霏负仔肩;志学童年扶老迈,祖孙为命受煎熬。同情社会呼筹助,恻隐鄕人更悯怜。大家储金谋救济,忍令衰弱溺深渊。好生积德须同感,世乱漂零应曲全;慷慨解囊仁者勇,儿孙发达理当然。文炳先生,漫画家鄕小民生活,令人思鄕之感,从来绘事乃天眞,画理精湛亦可珍,学海无边须造就;艺坛享誉独超伦。传其漫写家鄕

  • 文章想從前

    来源期刊:《浦城鄉親》 第9期  作者:葉國■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想从前》 诗词 童年 抗日战争 医官

    想從前,眞可憐,小身體,病魔纏,生死別,父母急,過良醫,命不完,得救援,除病魔,慢復原。家經商,算小康,地方上,獲名望,土匪知,卽打聽,到我家,專搶錢,全家人,心不安,家不定,天天跑,日夜愁,我太小,需照顧,急盼望,請保母,遠離家,為上策。幾年後,我成長,屆書齡,囘家裡,進私塾,讀古書,三字經,百家姓,唸增廣,讀一半,政府令,掃文盲,鄕村裡,辦公校,為民利,全免費,兒童們,都進校,讀新書,唱新歌,打洋鼓,吹洋號,眞熱閙,同學們,內心歡,深自傲。過三年,不...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