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洛阳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泉州洛阳桥的神话

    来源期刊:《闽聲》 第34期  作者:陳伯勳 出版时间:1969-07-15
    关键字: 洛阳桥 背景 殿宇 大观园

    洛阳桥建于闽南洛阳江中,江面甚广,为晋江(泉州)惠安往来必经之地,古称万安渡,唐宣宗微行至此,叹曰:「此间山水大似吾家洛阳」故名。宋代以前须用舟楫,旅者甚苦,嘉祐间泉州状元蔡襄肇造是桥,为中古时代最大之工程也。传桥未建造时,以海渡渡人,每遇飓风,沉舟而溺者无算,宋代中年间,某日,渡者满载,至中流风作,舟将覆,忽闻空中有巨声云:「蔡学士在,宜急拯之。」已而风稍息,舟人皆免于淹,既渡,以姓细询同渡者,只一妇人夫蔡姓也,时妇方娠,已数月矣,舟人异之。妇即祷愿于

  • 文章二〇〇六年四月廿—廿八日—中华粥会—中原之旅—郑州、开封、洛阳三地行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61期  作者:蔡鼎新 出版时间:2006-06-30
    关键字: 中华粥会 郑州 开封 洛阳 旅行

    龙门石窟龙门造像万千龛。祈福酬恩意广覃。铭志曾传二十品。而今磨没剩余谭。牡丹园兹游为赏牡丹来。落办飘零处处堆。幸有一区犹吐艳。颇疑天为我人开。洛阳夜景洛京夜景具规模。灯彩虹桥跨路衢。水舞鼓声相呼应。忽听观众发惊呼。赋归前夕欣赏晚会赋归前夕壮行程。河洛风华可一鸣。舞艺高超叹观止。灯光布景费经营。一指功一指断石见真功。气歛丹田聚此中。国卫绵延千载久。强身御侮两交融。脐功表演脐功最擅场。鎗头尖顶腹中央。肥躯重量应逾百。坦腹无痕亦不伤。敲背板条敲背声如裂。断成两截背无伤

  • 文章泉州萬安橋的故事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0期  作者:趙石松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泉州 洛阳桥 万安桥

    在国剧中有一出,「洛阳桥」的大戏,很热闹这座故事中的大桥,实际上就是泉州的万安桥。泉州,曾经被人赞美为尊贵而漂亮的古城,远在隋唐时代,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港。由于有着长期繁荣的历史,跟着带来了很多著名的文物和古蹟。到过泉州的人们都可以感到那古色古香的气氛。这里著名的古建筑物,是城东的万安桥,又名洛阳桥。这条古桥全长有五百公尺,四十七个桥孔,是宋代的遗物。桥址在泉州城东二十里的万安渡原址,江水从西向东经泉州城,和另一边的洛阳江汇合流入东海。万安桥距离

  • 文章天下第一桥——泉州洛阳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4期  作者:張呈仁 出版时间:1976-03-01
    关键字: 泉州 洛阳桥 蔡襄 落羊江

    福建省闽南地区之泉州乃唐置之泉州,元为政路,明为府,淸因之,民国废,今晋江县其旧治也,原属下计五县为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简称泉府辖晋、南、惠、同、溪。其惠安县之西南三十里西与晋江县分界处为一江河,即洛阳江乃唐宜宗微时游此,谓山川胜槪有洛阳江因以名、江上有桥即所谓洛阳桥也——相传为天下第一桥。洛阳桥本名万安桥,宋蔡忠惠守泉州始加大修,照水为四十七道,长三百六十五丈七尺,广一丈五尺,桥上为南、北、中、三亭。公为记手书勒石桥南志念。相传洛阳江本来又名

  • 文章妙「信」共賞補充篇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2期  作者:安童生 出版时间:1978-05-01
    关键字: 安童生 信件 洛阳桥

    第三十一期发表了鲤东人鄕亲忆录的「妙『信』共赏」一文后,有不少读者反应,以该「益仔」所写家书,其『妙』还在后面,但据几位鄕亲补录寄社的,信中内容,还是有遗漏,接「安童生」鄕亲忆录「益仔」之信,乃请几位赐下补录的读者传阅,都认为安鄕亲所忆绿的,确实完整,十分佩服安鄕亲的记忆力。玆将「妙『信』共赏一补充篇附录如下: 编者父亲老兄台:益仔顿首拜,自从八月十五日拜公食鸭起程,一路店四草六(客店用四文,买草鞋六文),路过洛阳桥,轿夫称我「相公」,此吉祥之兆也,行至

  • 文章细说“天下无桥长此桥”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6期  作者:蕭玉昆 出版时间:1991-05-01
    关键字: 五里桥 顺济桥 洛阳桥 笋江桥

    本刊第二十五期(上一期)以泉州府之「洛阳」、「笋江」、「顺济」、宋代四大名桥之五里桥为封面,该桥规模至为巨大,工程亦极宏伟,用特不揣愚昧,为作芜文介绍,庶几读者对该桥有更深入了解。五里桥,又名安平桥,由晋江之安平(安平,古名「湾海」,宋初始将「湾」改为「安」,方名「安海市」),横跨海面连结南安县之水头,以桥长达五里故名。桥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一一三八年,距今已八百五十二年),系一梁式石桥—采用砂石构筑,费时十三年竣工,亦可想见当时建造之艰钜也。该桥全桥

  • 文章泉州灣的懷念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1期  作者:龔書綿 出版时间:1980-01-01
    关键字: 泉州湾 芦花 商港 鲤城 洛阳桥

    大佛,高有数丈。而殿中罗列金刚、罗汉的塑像,法身高大,色相庄严,亦令人惊叹不置。开元寺左右两边有东、西两石塔,东塔名镇国,高十三层,以舍利佛镇塔中。西塔名仁寿,比东塔略低,以无量寿佛镇其中。此两塔是我国古代闻名世界之伟大建筑物之一,都是以千吨花冈石建造,气象壮丽雄伟,塔每层的东西南北方向均有洞门,都有浮雕佛像,精工细刻,费时二十余年始成。小时候,我和母亲曾经数次逗留在塔底的青石板上乘过凉,数过浮雕佛像,至今印象犹在目前。号称天下第一的洛阳桥,是座跨江石桥

  • 文章泉州東門外 從平蠻十八洞説起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16-17  作者:鄭鴻鳴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泉州 平蛮十八洞 蝙蝠洞 洛阳桥

    出售,那小花瓶也在内,价値一元五角「袁大头」。这小花瓶辗转流入泉州城、厦门岛,结果在上海的古董店换了洋主人,身价是五百个「袁大头」。洞内外的奇物洛阳桥的北端,是属于惠安县的洛阳街,而南端则属于晋江县的桥南鄕,民国十三、四年,桥南鄕有个绿林山贼刘家和,也曾在蝙蝠洞避风头,据他后来吿诉鄕人,在洞内布置有不少大型的石椅石桌,在洞内静坐,可闻有刀枪相击之声。洞口有二块大石头,用槌敲打,一块发出钟声,称为「锣钟」,另一块槌之,会发出鼓声,称为「锣鼓」。洞口附近有一大

  • 文章淸源洞直通洛阳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18-19  作者:郭健斌郷親  出版时间:1976-09-01
    关键字: 清源洞 洛阳桥 泉州 斐仙

    在泉州惠安,这是一句尽人皆知的俗语:「淸源洞」直通「洛阳桥」。这句话表示泉源久远,但却仍然是一脉相承的意思。根据故老传说,这件事是眞有其事,确有其人的一个故事。·怪诞不经之谈!淸源山是泉州城内一座大高山此山高出海面,海拔达七百多呎。至于洛阳桥却是泉州与惠安交界一座大桥,这两者彼此距离达三十哩以上。如此巍巍高山上的洞,以及这样的滔滔江水,距离如此的遥远又如何能够直通哩!然而事实却正是如此,淸源山上的一个石洞,却会由石洞的地底空穴,直通到远在三十多里外的江中

  • 文章故國神遊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1期  作者:廖從雲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天台山 雁荡山 狄仁杰故居 晋祠 洛阳

    远。相望多烟寺,皆伟岸。佛相尊严甚,瑞光满。壮丽瑰奇,蜿转通深浅。石柱圆穹,烟云绾。阁楼千百,须弥坛,如来苑。尽精雕,依山起,禅林选。昙曝迹犹存,钦至善。意匠夺天工,信无忝。玉京秋 古都洛阳佳气叶,千年古都邑。汉家鸿烈。北望燕云,南凭江左,繁华长阅。一发青山露冷,叹飘零,金谷残雪。旧时月,夜深空照,九朝陵阙。奕代文风消歇。想名流清才峻节。太傅思深,洛神梦杳,先忧情怯。苦望神州,统一日,重整河山心切。牡丹发,先为收京报捷。征招 狄仁杰故居白云亲舍怀恩永。存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