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木偶戏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泉州的布袋戲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8期  作者:新加坡 石潯 出版时间:1981-04-01
    关键字: 木偶戏 花婆 大头仔 小公子 臭头

    「布袋戲」是福建省南部流行的一種小型的木偶戯,屬於泉州特有的木偶劇種,又名「掌上班」。它的形式,相傳乃從扁担戲(苟里子)發展出來的,惟歷史上對它的記載比扁担戲少得多,亦晚得多,現在的老一輩藝人,已對它的來源湮泯難究,僅能臆斷爲起源於淸朝中葉,而盛行於第一次大戰以後。布袋戲開始的興起,是在泉州,後來逐漸流行於整個閩南。在演藝上,大致分爲南北兩派,北派是漳州語系的班子,而南派則係泉州語系的班子,他們的演出形式,舞台設計,雕造的木偶以及表演,可以說是大同小異,...

  • 文章福建藝術之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33期  作者:傅一舟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百戏 木偶戏 木美人 八大锤 月光光

    的艺人。据说,王感化歌唱能「声振林木」,所奏水调词悦耳动听。最早的戏曲艺术,是南宋庆元年间盛行于漳州的「乞冬」戏。据宋代陈淳《北溪文集》记载,南宋庆元年间,漳州有优人作戏,号「乞冬」戏。而秋收之后,「此风在在滋炽」,可见当时演戏之风甚盛。所谓「乞冬」戏,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歌舞小戏,唱村坊小曲。最早的木偶戏,是宋代的「福建鲍老」。宋代称木偶戏为「鲍老」。宋代西湖老人在《繁胜录》中说,在杭州演出的「福建鲍老一社,有三百余人」。宋时福建木偶戏一个班社,即有三百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