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政治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高風亮節憶林森

    来源期刊:《闽聲》 第8期  作者:陳伯勲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政治生涯 林森 物品 墓碑

    故国府主席林森先生,字子超,自号靑芝老人,祖籍河南固始,唐末战乱,迁至福州、父道擧公、母张太夫人,生五子,主席居长,逊淸同治六年(即民前四十四年)二月十一日,生于、闽侯县尙干鄕。夫人郑氏,早故,不复续絃,立三弟长礼之子京为嗣,京卒业于北平辅仁大学,留美归国后,任绥远省政府秘书。二十六年十月,太原沦陷,捐躯殉职,主席自幼治学,受晩明顾亭林、王船山诸儒学说之薰陶,革命情緖热烈,当其在福州鹤龄英华书院受业之时,见淸朝政治不振,志切兴革,闻国父倡义岭南,遂在上

  • 文章闽省政治槪况

    来源期刊:《闽聲》 第4期  作者:鄭南湖 出版时间:1966-10-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李厚基 王永泉 政治

    福建省政治,自民国成立至大陆变色,大致可分作四个阶段;即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至民国四十五年)为第一阶段。国民革命军北伐收复福建时起,算第二阶段。廿一年十九路军人闽,至「人民政府」溃灭,算第三阶段。中央军击溃「人民政府」起算作第四阶段。吾生也晩,对于第一阶段的情况不甚了了,只好自第二阶段起来写「闽省政治槪况」了。如有出入,幸请高明指敎。国民革命军北伐收复福州(福建省会)以前的福建政治,完全是军阀割据的局面。民国十六年以前的统治权,几乎操纵

  • 文章淺説論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3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5-05-31
    关键字: 修身明德 施政原则 政治理想

    为政篇—第一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第一篇「学而」,是讲个人修身明德的学问。告诉我们进德修业的道理。第二篇「为政」,是要吾人将为学的精神和道德的规范,推行于治国为政,作为一切施政的原则。本章所讲的「为政」是指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地方的行政首长,或是一个机关团体的负责人。应有的作为。他的意思是说凡是负有政治责任的领导人物,都应该以修德为本,待人处事都要衡量是否合乎「德」的标准。如果能够以德服人,则必定会获得「政通人和」的良好效果

  • 文章国人对民主法治应建立共识没有安全即没有一切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8期  出版时间:1988-05-01
    关键字: 建立共识 政治革新 大陆探亲 总预算案

    在国内一片「开放」声中,政府为贯彻民主宪政的理想,已经大步迈向各项政治革新的坦途。如解除戒严,允许国人前往大陆探亲,放宽外汇管制,对外贸易自由化与国际化,及开放报纸登记等,均已先后实施;至于允许人民组织政治团体、充实中央民意代表机构、地方自治法制化等,也都在硏议方案之中。而这些新措施,不仅赢得全体国人的赞誉,也深受国际舆论的重视与肯定。可是,政府在大力推动各项政治革新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合法、不合理、不合情的后遗症,影响所及,对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

  • 文章王錦達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鄉音》 第10期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王锦达 挽联 外交专员 国际政治 哲学

    先生姓王,讳锦达,又名正福,字菁泰,号汉英。福建省武平县万安圳石壁下人,生于民国九年元月七日,祖父澧光先生,父文秀先生,耕读传家。先生自幼歧嶷,在家鄕受小学敎育,成绩常冠群侪。嗣负笈长汀,升入省立长汀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取国立中正大学继续深造,获法学士学位;然后入国立中央大学硏究所,获硕士学位;参加高等考试,录取为外交官领事官;入国立中央政治学校高等科参加职前训练,卒业后分发外交部任科员。二年后因外交部奉令紧缩编制被裁遣,适于斯时参加公费留学考试,录取后

  • 文章(月旦集)為政寬猛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2期  作者:效語 出版时间:1992-12-31
    关键字: 月旦集 为政宽猛 子产 民主政治 为政者

    太宽,民众就有轻慢心态,漠视政令,必需用一点严厉纠正,但是太严厉,则等于暴虐,一定要用宽一点安抚他。宽猛相互运作,政治才有光明前途。民主政治,是一体两面,需要宽猛相济,能团结、安定,始能社会繁荣。古人言,执中而治!又说譬如北极星悬居定向,许多星星都拱护祂!这是为政者的一面镜子。

  • 文章沙鳥地阿拉伯民風介紹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3期  作者:官世泉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巴哈电化工程 政治宗教 生活礼节 男女风俗

    为增进中华民国与沙乌地阿拉伯王国的邦交与友谊,台湾电力公司奉我国政府的指示承建沙国巴哈地区电化工程,该工程总价款为美金一亿五千四百万元,于民国六十六年六月廿五日签约。笔者有幸,能够有机会参加台电公司在沙国巴哈工地工作。兹将该工程槪况,沙国政治、宗敎、礼节及习俗等方面,向亲爱的读者报导如下:一、巴哈电化工程槪况:巴哈电化工程,位于距离吉达市东南方约四百公里,该地区雨量较多,气候温和,为沙国少数宜于农牧山区之一,海拔平均约两千公尺,人口较为密集,在工程涵盖

  • 文章報導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3期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新闻报道 政治访问 人事安排 同乡会

    這裏刊登的是我們的:在台同鄕團體活動情況海内外各地同鄕親友近訊

  • 文章永春地方掌故(續)

    来源期刊:《永春文献》 第3期  作者:許潔泉 出版时间:1971-12-15
    关键字: 永春县趣闻 风土习俗 特产 教育 政治经济

    武營衙門永春武營實在祇是游擊衙門,可是大家都叫做協台衙門,當時昇平,重文輕武,游擊之下,便是汎地,(總爺)衙內僅有一稿公,係本地人,專爲游擊辦文書,兵勇共有多少人,無人知曉,聽說兵勇均係掛名,在外另謀兼差,有剃頭的、有修理皮鞋的,游擊要出門,臨時召集,披上號衣,頭紮烏巾,腰佩大刀,便是糾糾一兵,每年在泉州秋操一次,都是臨時招雇而來,坐吃空額,武備廢弛,難怪當年淸兵不堪一擊。丁國憂丁國憂這名詞,是皇帝或皇后死了,全國均須舉哀,記得光緖帝駕崩,哀詔頒到之日,...

  • 文章我對故鄉大同安及祖國的華夏情——第九屆世界同安聯誼會講詞

    来源期刊:《同安》 第93期  作者:張宗明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第九届世界同安联谊会 会议讲词 致辞感谢 富而有礼新都市 政治新举措

    大會主席、各級長官、各地區代表團、親愛的同胞、鄉親、女士、先生、各位好朋友:大家好!愛國心、同胞愛是我與生俱來的本性,今天我與我的鄉親、朋友回來了,是因為故鄉的「山秀、水甜、人親」。我雖是接受國民黨教育長大的,但我熱愛我的國家,如今祖國強大,擠身於世界舞台,又藏富於民,百姓生活水準提升,這是我熱切期盼的。廈門是祖國大陸的大門户,吸納了集美、同安、翔安的每一寸土地,擴大了面積蜕變為大都市海彎型城市的雛型,處處在更新,時時在現代化,物質形式上已呈現出世界新秀...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