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战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从军杂忆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1期  作者:王昭明 出版时间:1988-11-01
    关键字: 从军 抗战 徒步

    四十一年前,我们这些靑年分别从就业的岗位或就读的学校投笔从戎,动机几乎都非常的单纯,可以说都是本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敎训,毅然应召,绝无反顾。蒋公号召靑年从军记得那年正是对日抗战进入第七个年头,日军越过广西进迫贵州的独山,对战时首都重庆构成威胁,全国靑年愤于国家存亡,在先总统 蒋公「十万靑年十万军」的号召之下,立即热烈响应,不旋踵即已组织数逾十万的靑年军九个师。从军的人绝无人想到以参加这个队伍为阶梯,谋自身他日的发展,事实上却抱着一种舍身成仁的志向

  • 文章《闽籍文艺作家素描自述》④ 六十剪影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1期  作者:方祖燊 出版时间:1988-11-01
    关键字: 作家 回忆 抗战 胜利

    是每月一块大洋,但我是只上了一天学,第二天就不肯出了。第一次上学就看到塾师用大戒尺,重重地打书背不出来、字写不好的孩子的手心,心里厌恶害怕,所以不管母亲怎样哄骗,也不肯上学结果挨了父亲一顿毒打。个性顽强的我,仍然不肯就范;所以从小我就不赞成老师体罚学生——尤其因为功课不好而体罚学生。现在回想起来,只上一天课,认得几个字,就花掉父亲一个银元,实在太贵了一点。抗战期间,顚沛流离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发动了侵略我国的战争,因敌机恶毒的轰炸,我们就搬家到福州

  • 文章八閩詩壇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8期  作者:陳家添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陈家添 谢静 胡锡康 抗战

    效法重庆精神陈家添当年抗战事何艰,八载终摧丑虏顽。四亿军民盟血誓,九州疆土凯歌还。山围重庆成坚垒,夜遁倭夷尽腼颜。更胜巴巫风浪险,不沈母舰是台湾。奉和慕萱词长尊作元玉谢静忆赋同仇不畏难,胆薪志比石坚顽。三千里径挥戈落,百万军声奏凯还。渝市精神须继武,慈湖灵爽定开颜。扫除狐鼠歼蛇豕,重振雄风播宇寰。次慕萱宗兄重庆精神原韵陈则东中兴事业本辛艰,浴血方能歼虏顽。后羿在逃须进讨,楼兰未斩敢言还。背盟弃信诚无耻,忍辱偷生应汗颜。反共原为吾辈责,高擎大纛起瀛寰。敬次

  • 文章港天文台報慶祝卅週年

    来源期刊:《闽聲》 第4期  出版时间:1966-10-01
    关键字: 陈孝威 诗词 抗战 印刷

    香港讯】香港天文台报为同鄕陈孝威将军所创办,发刋于民国廿五年十一月七日,以军事评论,见重于世,抗战初期,以料敌如神,风行极广,极受友邦当局重视,并得中英美三大盟国领袖一致之称赞。今岁适値该报创刋卅周年纪念总统蒋公特题赠「再接再厉日新又新,弘扬正义力赞中兴」勗勉。民国五十三年陈氏所著之「为什么失去大陆」一书,都四十万言,对失去大陆之前因后果,有极详尽之记载,且皆根据可靠之档案文件,以作征证,国防硏究院特为之出版。其太平洋鼓吹集,并经国立编译馆详加硏议定决

  • 文章閩海詩壇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9期  作者:陳家添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抗战报国 周年纪念 抗战胜利纪念 除夕思乡 闽海诗稿

    写与苍生带泪看 有序廖从云比读何敬公上将所撰「八年抗战与台湾光复」一书,磬折无似,及诵阮毅成先生题诗,中有句云:「写与苍生带泪看」,沉雄劲健,震人心弦,因心领句,成辘轳体诗五章,聊以摅感,犹未尽意也。写与苍生带泪看。将军史笔诫居安。芦沟晓月笼烽火,沪凟狂潮卷激湍。奋袂全民甘一死,沉舟举国废朝餐。元知敌寇如狼虎,攫搏谁堪袖手观。危时乱世忍恬安。写与苍生带泪看。岂止当车皆血肉,还期有士尽萧韩。宾鸿不至哀鸿遍。烽火难销灶火寒。封豖长蛇奔窜急,可堪国脉历风湍

  • 文章抗战时期吾闽春联大观

    来源期刊:《闽聲》 第44期  作者:祖華 出版时间:1971-04-30
    关键字: 春联 风俗 抗日英雄 抗战文章

    春联源于五代以前,南北朝以后之宜春帖(又名春书)所演变者,好于此门类能道之。亦为我国风俗所特具之一格,传于晚淸,更为盛行,然而饱具诗词宿儒,则莫能办精警之句。吾闽号称海滨邹鲁之邦,对于春联一道,格调布局,似有独钟,迄至民国,对日抗战,仍盛弗替,适余壮年,横遭国难,凡有此种胜句,佥为收集,得若干则,其中分门别类,丝丝入扣,恒不庸俗,足称圣手者。兹若红囘味各联,允以:「词多便驯,题无誊义」。忆此家鄕无限好,横被红祸蹂,何日重扫犂穴,收拾河山,更红以不胜欢跃

  • 文章馬尾羅星塔海軍發源地

    来源期刊:《闽聲》 第44期  出版时间:1971-04-30
    关键字: 罗星塔 抗战期间 海军发源地 乌龙江

    由闽江局主办的濬江工程,进行了多少年,希望能让较小的海轮直航台江汎,虽然到了民国廿六年抗战期间,仍是未见有多大成就,因为闽江上游遇有大雨,山洪暴发,带着大量泥沙,冲积于下游,这造成了疏濬方面,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的最大困难。马尾,罗星塔一带方面,江水较深,为中国海军的发源地。罗星塔与营前,峡兜,成为三角地带,中隔一衣带水,闽江之水经东折出口外,则为五虎,入西则为南台岛之背乌龙江(峡兜),可达螺洲,阳岐,及南港各地,而在上溯永泰(永福)县境。这一条乌龙

  • 文章主持籌備福州市政憶述

    来源期刊:《闽聲》 第30期  作者:林有壬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对日抗战 孔祥熙 交通 湖心亭

    食油供给难裕,士兵营养欠佳;乃以政府力量,大此输入食油,照本让与驻军,打破商人垄断,并尽敬军职责。总统府故资政许公静亡(世英),曾任福建省巡按使,对闽人情感甚佳!对日抗战期间,许氏继孔博士庸之先生(祥熙)长中央账济委员会。作者为委员之一,同时兼任福建省紧急救侨委员会福州分会主委,责任义务,均待戮力!即与福州元老陈韵珊先生联请许委员长眷顾旧治,拨款设立义民习艺所于榕城。待救侨胞,避敌台胞,避难义民……,凡愿入所习艺者,一律欢迎!蜚声国际之漆器,衣被苍生之纺织

  • 文章抗战时期吾闽春联大观

    来源期刊:《闽聲》 第43期  作者:祖華 出版时间:1971-03-31
    关键字: 春联 抗战时期 厨房 家宅

    春联源于五代以前,南北朝以后之宜春帖(又名春书)所演变者,好于此门类能道之。亦为我国风俗所特具之一格,传于晚淸,更为盛行,然非饱具诗词宿儒,则莫能办精警之句。吾闽号称海滨邹鲁之邦,对于春联一道,格调布局,似有独钟,迄至民国,对日抗战,仍盛弗替,适余壮年,横遭国难,凡有此种胜句,佥为收集,得若干则,其中分门别频,丝丝入扣,恒不庸俗,足称圣手者,兹若囘味各联,允以:「词多雅驯,题无賸义」。忆此家鄕无限好,横被红祸蹂躏,何日重扫犂穴,收拾河山,更以不胜欢跃鼓舞

  • 文章颱風天由劉五店橫渡五通歷險記

    来源期刊:《同安》 第65期  作者:陳仲修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五通 刘五店 台风天 历险记 对日抗战

    对日抗战以前,马巷与厦门的交通;一由塘厝港搭乘轮船直达厦门鹭江道码头,而塘厝港乃内海浅港,因潮汛关系,每日只能往回行驶一次。一由同马车站搭乘巷南汽车至澳头,有汽船接驳至五通,再乘厦禾汽车至尾头美人宫,然后坐人力车至厦门市区,虽是水陆接驳麻烦,但每日有五六个班次,总比由塘厝港搭船每日只有一次,方便许多。民国十四年,余十二岁时,就读于厦门基督教崇文学校高等二年级,六月间放暑假回归马巷,七月底开学期届,必须回校注册报到,当时应该由塘厝港搭船才是,但因那天听说塘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