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悼文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張朝國鄕賢遺愛一斑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9期  作者:康奇 出版时间:2010-03-01
    关键字: 张朝国 悼文 张国勋

    張朝國鄉賢享壽九十三歲仙逝,於今(九十九)年元月二十三日下午,假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舉行公祭。禮畢,發現比奇小三歲的張國勳鄉弟,彎腰駝背,臉黑瘦小,行動遲緩;與去年咱同安縣同鄉會新春團拜時相見,大不相同。張鄉弟與奇,有四同之誼:一是同安縣同鄉。二是陳嘉庚鄉賢創辦的集美商校同學。三是台灣省政府主計處同事。四是多年同住過南投中興新村省府宿舍。當即趨前問明,係近患老化性骨質疏鬆症。並懇邀到奇家休息,待晚飯後回台中。但張鄉弟以:天冷下雨,恐越晚越厲而婉拒。遂僱計程...

  • 文章弔辭祭叔公——朝國老大人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9期  作者:張宗明 出版时间:2010-03-01
    关键字: 吊辞 祭叔公 张朝国 悼文

    風蕭蕭兮銀同寒 雨淒淒兮碎心肝維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元月二十三日歲次己丑十二月初九日陽愚侄孫宗明侄孫媳春美謹以心香薄酒致弔於吾叔公朝國老大人之靈前曰:鳴呼維我叔公 公忠奉守 不苟無私 提攜後進從不遺力 但求付出 不冀回報 俯仰無愧大人之德 人子崇孝 寬宏大量 仁人愛物樂於助人 不分親疏 嚴以律己 家居簡樸克勤克儉 爲父以親 子食雞腿 常以未竟繼食以淨 雖喜薄酒 獨鍾紹興 曰威士忌生命之泉 飴靈養生 兼愛吐霧 集思得益公務尚義 恕以待人 縱或遭誣 未曾深究只揚人善 不道人短 友朋欽佩 夫...

  • 文章韓愈作歐陽生哀辭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3期  作者:黃開基 出版时间:1978-08-01
    关键字: 韩愈 欧阳詹 泉州 悼文

    歐陽詹對福建文學繼虞愿、李椅、與常袞三人之提倡,而在泉州敎導奬勉,流風所被,使泉州成爲「海濱鄒魯」之基,惜天不假年,於四十餘歲辭世。其摯友崔羣痛哭流涕。韓愈年長於詹,作哀辭以弔之,先述詹之世系,道行事業,後表哀辭。係用騷體書寫,意在「遺其父母,而解其悲」,雖是低徊惻愴,尙有勸慰之意。然自敍文中「嗚呼!詹今其死矣!詹閩越人也,父母老矣!」反復盤旋,句句盡是肺腑之言,眞情流露,所謂至性文字,躍然紙上。茲將原文錄供天下人同聲一哭也。歐陽生哀辭歐陽詹,世居閩越。...

  • 文章悼念葉仁義鄕弟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9期  作者:康奇 出版时间:2010-03-01
    关键字: 叶仁义 悼文 安息聚会 基督教

    吾同葉仁義鄉弟,生於民國十八年三月十日、小奇五歲,去(九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凌晨因心臟衰竭往生,享壽八十一歲。葉鄉弟與奇,有三同之誼:一是同安縣同鄉。二是鄉賢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商校同學。三是台灣省政府主計處同事。感情深厚,故對葉鄉弟除不捨外,並祝他一路好走。葉鄉弟在馬來西亞出生,七歲隨父返回故鄉就學,三十六年畢業集美商校。旋因國共內戰,隨同胞姐葉美羨避亂來台。未料兩岸長年隔離,待開放返鄉時,方悉父母早已離世。葉鄉弟對未盡孝道,畢生深感遺憾。葉鄉弟來台...

  • 文章高山仰止

    来源期刊:《同安》 第80期  作者:洪堯懷 洪煌照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洪福增 洪皓研究 家谱 训示 悼文

    奉讀「洪皓研究」第十期及若石宗親惠函,驚悉德高望重的老宗長洪福增先生西歸,痛失鄉賢,悼念良師益友,哀慟奚似!無奈重洋遠隔,天各一方,不克恭臨執紼,歉仄良深!宗長學識博、閱歷深、見聞廣、鄉情重、友誼濃。久聞大名,如雷貫耳,孺慕之忱,無時或己,惜奔波異域,疲於生計,無緣聆教。迨前年底,因拙作呈請教正,乃得以文會友,互通款曲,始承教澤,三生之幸。何期天妒賢良,終未及識荊,而哲人其萎矣,哀哉!宗長溫、良、恭、儉、讓。對後生晚輩,愛護有加,諸多鼓勵。雖方出病院,不...

  • 文章福建學院附中創辦人:劉崇佑先生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35期  出版时间:2002-02-28
    关键字: 刘崇佑 福建学院附中 福州惨案 追思悼文 周恩来

    周恩來:劉崇佑先生是中國一位有正義感的大律師。(節自福州二中九十周年校慶紀念册)劉崇佑(1877-1942),字崧生,著名律師。他是民族英雄林則徐外孫劉學恂之子。劉崇佑先生早年留學日本攻讀法律。曾任福建省咨議局副議長,辛亥革命後當選爲衆議院議員,他在反對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的鬥争中不無貢獻。後淡出政治,專事律師之職。1911年3月19日,在劉崇佑等人倡導下,福建私立法政學堂正式創辦,辛亥革命後學校改名爲福建私立法政專門學校,辦學成績斐然,一時馳譽全國。1919年五四運動後,...

  • 文章悼—閩劇泰斗鄭奕奏陳春軒先生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7期  出版时间:1993-07-31
    关键字: 郑奕奏 陈春轩 闽剧泰斗 悼文 两岸福建剧坛

    鄭、陳兩位藝術先進,他倆爲閩劇奮鬥一生;賺人眼淚,挽轉人心向善,貢獻良多,其生也榮,其瘁也哀!實爲兩岸福建劇壇帶來莫大損失和缺憾!本刊爲弘揚福建文化之團體,與鄭、陳兩先生雖無過往之雅,然有隔海之思!福州晚報訊:著名閩劇表演藝術家鄭奕奏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七月一日在福建省立醫院病逝,享壽九十歲。七月三日下午在福州市殯儀館舉行追悼會。閩劇武行一代宗師陳春軒先生,因體弱久病,於一九九三年四月七日下午六時,不幸病逝,享年八十九歲。

  • 文章籌建 林森銅像緣起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38期  出版时间:2002-08-31
    关键字: 林森铜像 民主革命家 人物回忆 福州同乡 追思悼文

    福州是人傑地靈、英才輩出的歷史文化名城,特别是近代以來,湧現出一批彪炳史册,燦若星辰的傑出人物,林森就是其卓越代表。林森(1868—1943),福建省閩侯縣尚斡(今祥謙鎮)鳳港村人;係辛亥革命元老、中華民國開國參議院議長、國民黨中央首任海外部長、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後任國民政府主席長達12年之久;是中國現代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乃八閩有史以來政治地位最高的歷史人物,老一輩民主革命家。林森乃孫中山得力的助手和戰友,在“終帝制,建民國”的辛亥革命中立下卓越的功勳。...

  • 文章憶金璋伯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7期  作者:悲蕊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悼文 同安同乡会 金璋 世界同安联谊会 春节团拜

    民國九十七年仲夏之某日上午,忽接夢熊兄的電話逕詢:金璋伯過世你知道嗎?前些日陳慶衍理事長與我通過電話表示他不能參加祭典—心驚一震---糟糕---心中不願知道、擔心、害怕的事情還是來了,只是太突然了,長空一片的晴天怎會霹靂霹靂的下起滂沱大雨呢?九十七年新春團拜的時候,我的眼睛不時的盯著門口注視著一個一個進入會場的鄕親,有老有少,但焦急期待的一位很想見面的長者卻一直沒有出現,在與散在會場各角落一簇一簇的鄕長們分別賀節寒暄的同時,也分心不禮貌的偷偷的瞄向門口。團拜開...

  • 文章悼 梁乃予先生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32期  作者:程法望 出版时间:2001-08-31
    关键字: 梁乃予 悼文 中华篆刻学会 三公山碑集联 人物事略

    福州梁乃予先生,幼時雅愛書畫篆刻,嘗學於意薌樓陳子奮先生。臺灣光復來臺初任職於行政長官公署統計處,嗣轉任美援公署及臺北市政府。公暇常接古春風樓高拜石先生,就教請益於商周秦漢金文之學,篆刻方面分朱布白最爲功深。與陶壽伯、王北岳等在臺北組成中華篆刻學會,膺任理事長。今日臺員篆刻人才之盛,培植之功匪淺。先生長期執教國立藝術學院等單位,并在自宅『意古樓』課徒,從游者衆。一九七六年榮獲中山文藝獎,其入室弟子鄭,陳,院亦膺中山文藝獎,師生先後輝映,傳爲藝壇佳話。先生...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