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书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懷鄕集吟 有序

    来源期刊:《連聲》 第9期  作者:江舉謙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家书 故乡 泰山 英雄

    两岸开放探亲,鱼雁稍通,世事如梦,感怀万千!师友或惠玉章,中怀怆然,自抒积愫,缄藏 中却寄。㈠五绝五首⑴家书辗转达,展读泪为滋。花甲惊人老,古稀不自知!⑵洲载绝音问,几回入梦思!青灯怜白发,尺素喜题诗。⑶少年一转眼,两鬓忽飞霜。买棹更情怯,他乡成故乡。⑷花朝问字去,绛帐晚风薰!别易会难矣,海天停暮云。⑸故乡山与水,从未觉雄奇!今看属中景,断肠别离。㈡七绝十二首⑴故国神游梦若眞,浑忘客馆寄篱人。年年杜字催归去,春晚落花且自亲!⑵漠殿奏宫巳不传,神州锦绣幸

  • 文章致桂侄书

    来源期刊:《鄉音》 第13期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游子 歉意 家书

    桂文賢侄:你好,家父、母這一次回去探親,給你們添了不少麻煩,又帶囘來這麼多禮物,實在不好意思,僅以此信代表全家人最誠摯的歉意與謝意。老實説,自家父手中收到你們的來信後,一時還無法適應,因為,從我有記憶開始,只知道有外公、外婆,記得家母曾告訴我,她在睡覺時,聽到家父哭泣的聲音,後來才知道,是家父收到祖母去世的消息,不禁悲從中來,又不便在人前表現哀傷,只有在睡覺時,才能一吐心中悲傷之情。想到此,我也覺得很難過,讀書時,書中告訴我,大陸的形狀,就像一片秋海裳,...

  • 文章行書

    来源期刊:《連聲》 第2期  作者:李國昌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李国昌 行书赠诗 家书寄语

    李國昌鄕親於致仕後,以練習書畫自娱,並在新竹社敎舘學習裱藝,退而不休,書法基礎良好,字體骨幹尙佳。

  • 文章湖頭李光地軼聞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8期  作者:欣禾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李光地 家书 李相国 衙役 石磨

    字形容,闻函中有:「……吾鄕近恶淫蔓延,家中母亲大人首冲其淫,二嫂继之,小女不幸难免,母亲大人有意远离久淫,拟即赴京随任,为特专肃奉禀,速示行程俾遵……」句。李光地接此家书,讶疑万分,况国事蜩螗,昕夕为劳,立即作书,意欲急止家人暂勿作随任想,闻传说该书有:「……生我我生,与我同生……,其余人等……亦可……亦可……随任事缓议,另候定夺………」等语(或谓此系俚俗附会之说,不能为信)。光地接书之时起,六神无主,午夜百思莫名,焦虑难安,终于唤家丁详诘家遭浩刧发生始末

  • 文章给镡儿第四二号家书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9期  作者:錢張琴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家书 外交部 临渊履冰 公共关系 亲和力

    镡儿如晤:从你元旦打来的越洋电话,再接读元月十一日第七九号家书并夹寄来世界日报及华讯,先后刋载有关你调华府的消息,报导亚城当地侨、政、学界对你一年多来工作的印象与肯定,表露惜别依依的情愫,使我俩佬槪知你此次意外调职的来龙去脉。据我所知,依外交部不成文的规定,驻外人员至少三年一任,三年之后或留任或调迁、或调部工作。你这次第三度外放,出任我驻亚特兰达办事处副处长甫经年余,就调华府接任我驻美国代表处行政组长,这是很突然而不多见的案例。上级为调适人事、业务的需求

  • 文章萬縷鄕愁兩地書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8期  作者:李秉鈞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家书传情 书信拜母 兄言家况 寄金缓急 乡饮耆宾

    十年前初接家书悲喜交集,难以言喩,谨以数封家书以表达游子思鄕之情于万一。一、六十五年八月二十日由台湾寄发。母亲大人:儿不孝,久睽膝下已三十年矣,不知母亲玉体还安康否?尤忆儿离家时,母亲送儿至广渡桥边,泪涟涟下,泣曰:「颖儿,我们母子还有见面之日吗?」儿当时年少,认为负笈他鄕随时均可回家,安知一语成签,如今已三十年矣!儿离家后如失羣孤雁,每念慈颜,魂梦为劳,咫尺天涯,望断云雁,归期何日?生逢乱世,夫复何言。儿三十年来一事无成,徒增白发,自惭有负父亲在天之灵,幸敎

  • 文章仰望音容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7期  作者:羅大任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信扎思父 矢志报国 手抄家书 邱清泉 机械公司 手不释卷

    不得已时,自然祗有一死以报党国,藉以保全我的革命人格!………勤,我之所以抱此志愿,是由于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而来,决非偶然而致。我爱母亲,我爱你,我亦爱我的儿女和家庭,可是我更爱国家、爱我所抱的人生的理想。因此我不得不忍痛地为国家、为这人生的理想而离开了母亲、离开了你和儿女家庭!但是,勤,我的心里总觉到无限的悲戚和隐痛啊!」这封信在父亲去世以后,我已经看了无数次,每一次都能体会到父亲当时沉重的心情,而现在当我手抄家书片段的时候,这种感触更深。我闭着眼睛可以想像出那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