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同盟会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亥閩省光復之戰

    来源期刊:《闽聲》 第54期  出版时间:1972-12-16
    关键字: 彭寿松 武昌起义 刘崇佑 同盟会

    双十武昌事起,福州革命党人彭寿松便在城内组织「福建军警同盟会」,专门介绍军警人员加盟,运动各部目兵,渐渐深入下级长官,驻闽常备第廿协统许崇智鉴于时机迫切,便召集各部军官,一起加入同盟会。福州将军机寿自武昌起义后,对该省新军,即刻意加紧防范,到十一月五日新军第十鎭统制孙道仁加入同盟会后,檏寿知情势紧迫,乃将弹药库子弹悉搬入旗人街,且安置巨砲,以图与革命党决战。当时咨议局副议长刘崇佑为了人民生命财产计,便向闽总督松寿提出和平办法,拟定三项条件。(未完)

  • 文章黃花崗烈士林文過臺詩

    来源期刊:《闽聲》 第47期  出版时间:1971-09-30
    关键字: 林文 书法 同盟会 旌旗

    林烈士文,字广尘,号时爽,福建闽候(即林森县)人,为前淸云南巡抚林鹤年之孙,家学渊源,经书无所不窥,又擅书法,成就在颜柳之间,而刚健过之,作诗不专于一家,以满淸入主中华,近三百年,拳拳于故国之思,矢志排满,年廿一,留学东瀛,初入成城学校习军事,后改学法政,常自刻图章曰:「进为诸葛,退为渊明」。民国纪元前七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同志以其双目烱烱有光,呼之为「狮子眼林大将军」。辛亥三月廿九日在广州随黄兴,朱执信进攻督署,烈士持号筒吹冲锋号先行,众同志继之,守兵

  • 文章福建光复之前因后果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7期  作者:王世成  出版时间:1989-11-01
    关键字: 同盟会 黄乃裳 辛亥革命 福建光复

    认为这种政府一日不推翻,中国就一日不能自救。孙中山先生就因这些刺激,立志革命。光緖二十年(一八九四)便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宣言不提革命,只说政府腐败,国家危急,爱国志士应该起来图强。各省及侨民深受感动。参加兴中会者,与日倶增。福建志士参加同盟会光緖三十一年乙巳(一九〇五)福建省甚多志士如林文(南散)、陈与燊、林觉民、黄士恒、李恢等多人,早已在日本参加同盟会,郑烈和先叔王孝总亦先后加入同盟会,郑烈与林文尙有葭莩之亲,故与林文同住东京郊外大久保,密设「第十四

  • 文章咨尔多士为民先锋福建志士参加革命开国史迹(中)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8期  作者:本刊特稿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华侨 革命 闽籍 新加坡 同盟会

    编者按:本文:「一、前言、二、兴中会时期,三、同盟会时期」,等三节,已于第十七期闽园刊出,本期及下期续刊第四、五两节。

  • 文章福建人參與開國光榮史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0期  作者:李俊林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杨衢云 兴中会 同盟会 广州举义 烈士林

    设兴中会总部确立革命团体。其时吾闽海澄三都人杨衢云生长香港,任侠好义,关心世局,首先加盟,并被推首任会长,旋又辞职,推中山先生以自代。后为满淸粤督所刺杀。先进尤烈为赞曰:「民国基础,乃公之骨,民国犠牲,乃公之血,于是杀身成仁以去,犹能起后人之悲切!」闽志士与同盟会新加坡厦门人陈楚楠,淸末创办图南报以鼓吹排满,附印日历,美观刺激。中山先生在檀香山见之深喜吾道不孤,乙己取道欧洲东归日本将组,道经新加坡,不能登陆,由尤烈邀楚楠等登轮倾谈。及成立同盟会,推中山先生

  • 文章咨尔多士 为民先锋 福建志士参加革命开国史迹(上)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7期  出版时间:1989-11-01
    关键字: 兴中会 同盟会 革命人士 辛亥革命

    奇功,学生诚革命之导火线也。何梅士,字靡施,上海南洋公学学生。以该校不许谈政治,全体退学,另组爱国学社;发行「学生世界」,持论激烈;苏报被封后,与章士钊另办国民日日报,后以愤世蹈海死。陈海鲲自号仇满生,癸卯冒险赴日本,拟从林志钧、程树德参加拒俄义勇队,闻遭淸公使制止,愤而投海死。据胡毅生撰「同盟会成立前二三事之回忆」文中云:癸卯在横滨,中山先生嘱物色学生之有志者参加结社,以待时机。各省区响应者计有七人, 国父函约于芝区对阳馆长谈,中有闽籍翁右业、郑日功二人

  • 文章纪念同盟会创立一百周年细说—兴中会台湾分会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6期  作者:鄭行泰 出版时间:2005-08-31
    关键字: 同盟会 兴中会台湾分会 周年纪念 孙中山 成立经过

    同盟会创立于民前七年(一九0五年)八月二十日,今年为创会一百周年纪念,本文所谈是比同盟会更早成立九年的兴中会台湾分会。国父于民前十八年创立兴中会,以民族大义号召天下志士。为现代中国史上推翻满清,建立民国为目的之革命当是兴中会,而它的创建人又是孙中山先生。清廷割让台湾尽失天下人心,这是兴中会成立的重要原因,一八九六年(清光绪二十二年)随即在台湾成立分会。清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中日开战,清廷军备不修,屡遭败绩,致辽东山东数十名城俱陷敌手。孙中山先生见国势

  • 文章福州參加紀念會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3期  作者:程法望 出版时间:1993-03-25
    关键字: 林公诞辰纪念会 林森纪念堂 林主席故居 邓萃英 同盟会

    二月十一上午我到了福州尙干凤港林主席故居,参加林公诞辰纪念会纪念会不知等待何人?将近十一时才开始,首由地方首长致欢迎词,主办人士坚邀说话,我临时引用林主席百龄纪念会,邓萃英先生讲词的片段,他说:「许多人开口和闭口都声称自己是同盟会的会员,究竟同盟会会员是什么东西?他顿了一会又说:像我这个邓萃英也是同盟会的会员,大家若问我怎样做革命,我也可以坦诚告诉大家,我是躱在东京呐喊的,林子超先生是在江西九江做革命,我怕砍头,躱在国外,他老人家在国内出生入死的,他眞正

  • 文章革命先進陳仲赫先生傳記

    来源期刊:《同安》 第23期  作者:觀有  出版时间:1988-05-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陈仲赫简介 缅甸同盟会 《革命之倡导与发展》 建设桑梓 晚年参佛

    最烈,被目为大逆不道,备受侧目。一九〇三年,庄、陈、徐等联合闽籍同鄕林国重、陈金、杜诚诰诸先生,创办中华义学于仰光,于一九〇四年正式开学。同时庄徐陈诸人另设益商夜学,以利侨胞夜间就读,未几改为日校,是为缅甸华侨兴学之始。先生膺聘为益商学校教席,以校为家,此校至民国成立后改名为共和学校,絃歌不辍,造就不少人才。时康有为的保皇党,挟其雄厚资力,领先同盟会在南洋各埠发展组织。一九〇五年,康来缅亲访庄银安,欲延为仰光保皇会会长,庄虚与委蛇。此际保皇声势,如日中天

  • 文章從辛亥革命到護法戰爭

    来源期刊:《同安》 第28期  作者:會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08-01
    关键字: 同盟会建立 武昌起义 同安自治青年会 同安光复 洪宪帝制 护国战争 军阀分裂 南北火拼 同安遭难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五色旗挿同安城门:庚子之役,淸政府勾结八国联军鎭压■■和团,签订了卖国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九〇五年,国父孙中山先生把『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日知会』等革命团体,联合组成中国第一个推翻满淸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依靠华侨及国内反淸会党的力量,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革命声势大振。淸政府为了苟延残喘,于一九〇五年九月颁布了『预备立宪』的上喻,企图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