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展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建省實驗閩劇團歷史與進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6期  出版时间:1995-10-20
    关键字: 唱腔 剧目 闽剧 实验闽剧团 发展历史

    数年来,剧团相继赴香港、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演出,被海外华侨誉为:“最好的中国传统闽剧”、“最喜爱的福州歌”等;高度称赞演员表演“有驾轻就熟之感”和“演活了《潘金莲》”等等。为促进海内外文化发展起了媒介和桥梁的重要作用。剧团还培养一批年青演、乐员,获奖为数之多,基本功扎实,成为闽剧事业的接班人。回顾历史,展望将来,我们信心百倍,决心以更多更好的剧目问世,不负实验剧团的重任和广大观众的厚爱。(本刊资料)福建实验闽剧圑印尼演出与侨领林绍良等合影

  • 文章新歲同樂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1期  作者:羅道証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千禧年 和平发展 开怀畅饮

    万树琼花放,欢歌彻九天;逢千禧盛典,接世纪新元。畅想和平曲,雄谈发展篇;开樽宜爽饮,笑越两千年。

  • 文章访经建会副主任委员——王昭明博士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期  作者:陳志達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王昭明 经济发展 经建会 福州才子

    时间:76年2月27日早上10点卅分至11点卅分。地点:经建会王副主委办公室。采访:陈志达。摄影:雷啸风。素有「福卅才子」之称的王昭明,如何在财经界上屹立不摇,除凭借著丰富的专业知识、灵敏的反应,细密之思维外,还有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王副主委四、五代前原籍浙江绍兴。前清时代,其祖父为官至福建、台湾,从此与福建结下了深厚的历史渊源。民国九年,王副主委出生于福建泉州。(时已归化为福建籍)。泉州位福建东南、滨海,泉州湾入口处,扼晋江流域之门户,占地利之便,与

  • 文章南管簡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2期  作者:陳瑞柳 出版时间:1992-02-29
    关键字: 南管 古代乐谱 传统乐器 发展历史

    南管爲我國古典民族傳統音樂,原名「五音」,又稱「絃管」,台灣稱「南管」,俗稱「郞君唱」,東南亞僑區稱「南樂」、「南音」。南管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據傳在周代之前葉,便已流行於南方,被列爲「南夷之樂」,迨至秦,漢始稱爲「中原音樂」,後漢書註:「四夷之樂,惟南樂可列於雅樂,因南音曲風淸麗高雅」,足見南樂在當時已被推崇重視。又中國音樂史綱記載:「南音雖屬於夷樂,但其素質雅正,在禮樂中,得列於國風之首」,成爲流傳廣泛之禮樂。漢魏以至隋唐,流爲民間音樂。嗣因永嘉之亂...

  • 文章閩海新聲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7期  出版时间:1993-07-31
    关键字: 闽海乡讯 家乡发展 侨胞乡亲 乡情乡音

    五月,正是鮮花盛開的季節,放眼望去,閩水三山紫嫣紅。《閩海》鄉訊將把商賈寶地台江區的富饒,水口發電站的燈光、羅源山上畬族的茶香、永泰嶺中的李味、長樂的稻花、平潭島上三十六湖風光,連江清芝靈草、福清的僑情……,一幅又一幅展現在僑胞面前。把改革開放後五區八縣(市)的氣象奉獻給讀者,以嚮海內外鄉親,慰籍遠在他鄉異地游子對故土眷戀的一片情愫。《閩海》揚波謳歌,期望能得到你們的喜愛;「閩海」這份集體家書,將為僑胞鄉親帶來温馨和愉悦。

  • 文章布袋戲與院内布袋戲班

    来源期刊:《同安》 第72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布袋戏 起源宋代弄傀儡 布袋戏班的发展 表演形式 代代相承

    发展起来,至第二代全村当时仅七十多人(现二百多人),就有七个布袋戏班,他们的师傅分别是梁权、梁田、梁禄、洪地(入赘梁家)、梁友、玉春(入赘梁家)、梁臣,他们除洪地属北派外都是南派。村民受到艺术的熏冶,目染耳濡,全村大大小小套上布袋木偶,就能绘声绘色,有鼻有眼地演唱,由此被雅称为「布袋戏村」,眞是名不虚传。这些布傅中尤以梁臣,梁田的技艺纯青高超,他们曾多次赛胜「高甲戏」,被人戏称「大人输囝仔」(指木偶),因此名噪一时,受到群众的青睐。然而「梅花香自苦来寒」。他们对

  • 文章访农业专家王友钊博士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期  作者:吳麗香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农业专家 王友钊 金马战地 发展农业 经济造林

    公私分明、脚踏实地,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研究工作,能在农业岗位上一步一步的向前发展,是王友钊博士以学者从政最好的榜样。王友钊是福建省晋江县人,民国三十七年进入台大前,他只是台湾农业试业所一个小职员,做会计工作。由于他好学不倦,公余准备投考大学,皇天不负苦心人,他首先考入台中农学院,第二年才插班进入台大农业经济学系。毕业以后留任助教,在繁忙的课务中,他不忘继续进修,六年期间,自讲师、副教授,升到了教授。民国四十四年他与当年在农试所的同事金颖龄小姐结为夫妇,虽然

  • 文章關心家鄉人 熟悉故鄉事

    来源期刊:《浦城鄉親》 第15期  作者:胡邦崑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家乡人 故乡事 经济发展 交通 风貌

    在年会时,诸多鄕亲,希望知道一些,有关家鄕的人、事、物……。近接四哥邦基,来自北京的报导,略谓:五月廿六日,浦城鄕亲约有三十余位参加了京津企业展销会。近十年来发展较快,全县人口约在三八·八万人,惟一般收入较低。一九九〇年工农业总値为三。五亿元(约合新台币十八亿元),外贸出口年约二五〇〇元以淸水笋罐头,松节油,松香,饲料金霉素,纸伞,人造草箱,工艺皮鞋,茶叶,竹木制品等。数年前,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发展果、茶林,先后设立生物化学公司,营养食品有限公可,农牧综合

  • 文章地靈人傑話澳溪

    来源期刊:《同安》 第54期  作者:陳常煜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澳溪 安乐村 陈廷谦 陈笃山 地灵人杰 发展简介

    督造的同美公路拓宽为六〇米国有道,先贤地下有知,必然含笑九泉!新加坡华侨银行董事长陈笃山,乃爱国华侨陈延谦的令郎。他于一九二五年出生于新加坡。一九四三年继承父业。日本投降后,他恢复其父生前经营的裕源公司,一方面在霹雳州,安顺埠亚南园种植橡胶,一方面经营铁器建筑原料及房地产建筑业,荣膺星马屋业发展公会董事主席。一九六三年致力经营银行业,历任华侨银行董事,董事主席。新加坡同安会馆副主席。其夫人林斐女士系厦门大学敎授林惠祥令媛,著名的指画家。丰隆金融集团董事主席郭

  • 文章八閩文化之宣揚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9期  作者:張宏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传统文化 五胡乱华 八闽文化 历史发展

    福建古稱八閩,係元時分爲八府:延、建、邵、汀、福、興、漳、泉,因而得名,現在簡稱爲閩。考其文化之發揚實受中原幾番大亂中之遷徒而萃於閩,其著者,五胡亂華,神州板蕩,西晉旣廢,東晉偏安之局形成,江北望族文人,將華夏由可考之三代以來及於漢之大集成文化,恐再遭秦火之毀滅,逐漸由北播遷而南。是時中國版面,不比現在遼濶,東晉雖偏安江左,刀兵不息,北方之強,勝於南方之勢,淝水一役,謝玄能敗苻堅,暫保江南,亦爲危局。有識文人耻耽安樂之享,遂舉族而遷至閩疆,此中土文化,大...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