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伦理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隱不隱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3期  作者:鼎新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孔子 伦理 朝野人士

    约在卅年前,在台之中央民意代表某,其尊翁逝于大陆家鄕。为人子自宜诵经追荐一番,曾印赠其尊翁家书十通手迹,书法遒劲,笔调洒脱,字里行间具见此老之择善固执,盖仅仅十通家书之中,竟数处道及「子媳不如我意」,斯时朝野人士读此遗墨,咸赞某代表之坦然态度与诚笃之孝思,不因此不悦父意之辞句而有窜易或隐讳之行为,因此人皆称其难能。然为人子难,为父亦不易,倘就孔夫子阐扬中国伦理的道理来说,则有「隐不隐」的商榷之处。论语:「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

  • 文章淺説論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7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6-11-30
    关键字: 孔子 哲学家 曹操 伦理道德

    追求异性,满足私欲,便于摆脱旧有婚姻,好另结新欢,竟然高呼『打倒吃人的礼教』,『打倒孔家店』。全盘否定固有伦理道德,使社会呈现着思想紊乱状态。这些异端邪说就是今天乱象的根源,其为害之烈,实在应该亟谋补救。另外还有位德国哲学家尼采,他根据达尔文『优胜劣败、弱肉强食、品德不佳,而桓公用其才、卒使国家富强,以支持他的论据。殊不知管仲并无贪墨失德言行。且一匡天下,举废国、继绝世、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孔子在论语中,特别称许他为『如其仁』。曹操父子,欺君篡汉,涂毒生灵

  • 文章中华伦理之体认与实践㈡

    来源期刊:《同安》 第87期  作者:吳品華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中华伦理 洪范九畴 儒家思想

    唐虞夏商周之伦理一、中华伦理肇自唐虞伦理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理念,与社会生活同存在。是以中华伦理是中华文化之根本。唐虞之时,推行非常积极,而且具体,尧舜是有德明君,自身重视伦理,躬行实践,并设官施教,奠定人伦纲常的基础。尚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上述「五品即为五常」。疏:「品谓品秩,一家之内,尊俾之差,即父母、兄弟、子女是也。五教、孝、慈、友、恭、义,亦为五常」。这是中华伦理教育见之于史书的最早纪录。但稍嫌简略

  • 文章言壽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39期  作者:鼎新 出版时间:1991-01-10
    关键字: 生日 母难日 剖腹产 伦理 功成业就

    名位、财富以自诩、宾朋云集酒肉山积以自豪。不特奢侈浪费,更悖伦理,此所以深叹之也。或曰年登耄耋,功成业就,虽孝思弥笃不能起其亲于地下,而家有令子,承庆称觞,讵亦不可言寿乎?诚如此,正乃人子之事,敬亲亦所以念远祖也,谁曰不宜?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正欲令人子因逐年祝嘏而懔事亲之日短,知所顺之安之。夫子之道弥高,言近指远,深思始能得之。

  • 文章台北三山善社秋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9期  出版时间:1992-09-30
    关键字: 三山善社 秋祭 伦理精神

    三山善社循例于「秋分」农历八月廿七日,(国历九月廿三日)上午假该社福州公祠举行壬申秋祭典礼。林理事长利锬主祭,全体理监事、顾问暨各区委员代表陪祭、鸣炮、钟鼓三严,上香行三献礼,祀典委员会主委郑时舜率全体委员与祭,値年福首东门组祭典委员会主任陈科标暨委员参加,发扬伦理精神,下午六时卅分在公祠会餐,畅叙鄕情。

  • 文章放生記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8期  作者:悲蕊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放生 宗教生活 许缅 伦理 孝道

    放生一事,有谓是因人之慈悲、博爱,不忍动物鱼禽野兽等之被拘禁,失去自由,而将之等放回山林野外、湖海江河,让其过著本能的生活,延长生命之极限。但如以之用于人类社会(非泰山人猿等之个案),那将是违反伦理风俗,为人所不耻者。然真实生活中,人类亦有之,君且请看下列细述:许缅老太太系台中大甲人氏,育有一子,娶妻亦已生子,早年守寡,与子媳同住一起,为一颇为识趣的没有声音,又装着耳背,不敢奢求晨昏定省的母亲,十多年来,过著安分日子虔诚奉佛的宗教生活。约在民国八十

  • 文章同乡会是伦理道德育成的第一站

    来源期刊:《同安》 第96期  作者:陳慶衍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同乡会 伦理道德 孟子 孔子 社会风气

    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家」是起站,「同乡会」是由起站推展扩充的第一站。本人承接同乡会理事长时,有人表示对同乡会继续存在价値的存疑,与客观环境使同乡会长期存在可能性的疑虑,提出动用基金,慢慢结束同乡会的建议,使我深为思虑。遵照孔子的教示,临应事物,要叩其两端,以得其中道而行为准则,对这个问题,自然要反向思攷,同乡会存在的价値在那里?同乡会为什么会自然地产生?前辈们为什么会那么热心创立这个会、那么自然的尽心尽力来经营这个会?说明这个会有其存在的价値,应当

  • 文章中华伦理之体认与实践㈣——汉代之伦理思想

    来源期刊:《同安》 第90期  作者:吳品華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汉代伦理思想 学者思想论述 董仲舒 杨雄 司马迁 王充 颜之推

    汉承秦后,由于秦代法家崇尚黄老厉行暴政,汉高祖即位,命叔孙通制定朝仪,重伦理,文、景之世,政简刑轻,予民休养生息,实则道家用世。至武帝时,采董仲舒天人三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汉代思想形势转化。大儒辈出,以董仲舒,杨雄,司马迁为最。后汉大儒亦众,以王充对中华伦理思想影响最大。东汉末年,伦理不修;三国·两晋,六朝至五胡期间,由于战乱不断,伦理荡然,世风颓废。此时儒教势力,比之道、佛二教,虽极衰微,然仍能保具命脉,不失传统思想之主流,六朝学者之中,对

  • 文章惜往

    来源期刊:《鄉音》 第11期  作者:林能任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伦理道德 宠辱不惊 真性情 诗歌作品

    休将身世近浮名 海客由来厌送迎独处意非关水石 孤情心是保贞情家传孝友崇伦理 性赋真如秉德行宠辱不惊能惜福 光明磊落度余生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