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交通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小舟漁家女搖櫓往返台江汎

    来源期刊:《闽聲》 第44期  出版时间:1971-04-30
    关键字: 交通 闽江 渡船 小舟

    实在闽江水流柔远,伊古以来交通不便,没有及时建造许多桥梁工具,直至现在,闽江两岸许多地方,仍有小渡船,作为水上交通方式,即如万寿桥西面的龙潭角和番仔透的小舟,往返于苍霞洲,桥东的泛船浦和舍人庙的小舟,往返台江汎,这些小舟用的是双桨,多由年轻的渔家女驾驶:「双桨风横人不渡,玉楼残梦可怜宵」,其中轻薄俏郞与渔家女的温柔韵事,是亦荡漾闽江流域中佳趣之一。闽江上游水浅,下游水亦不深,一二千吨的海轮,都只能驶至闽江口内罗星塔为止,出入口的客货,均须由帆船驳载,费时

  • 文章(古田名勝)龍亭大瀑布奇景

    来源期刊:《闽聲》 第47期  出版时间:1971-09-30
    关键字: 瀑布 陈靖姑 文峯 交通

    势若排山倒海的龙亭瀑布古田县在福州西北,有古田溪下流到水口入闽江。旧因其地曾产玉,故名玉田,水陆交通便利,物产富饶,敎育极为发达。昔年留学生甚多,思想开明,信仰自由,到处都是耶苏敎会,有人称为「敎会县」。但县中却出了一位有名的女菩萨,远近闻名,即是陈靖姑。又名临水陈太后及临水夫人,专佑出生婴孩,为妇女膜拜祈求的偶像。福建全省及邻近各省,到处都有祠庙奉祀,或设坛拜祷。淸代乾隆帝亦因皇后生子难产,亲自祈求获得平安,故封赠为太后。县中供奉陈靖姑的顺懿宫,亦称

  • 文章返乡探亲漫谈

    来源期刊:《鄉音》 第13期  作者:蕭東光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健康 交通

    或豪华的酒店。五、交通—梅县—武平均有公车可坐,或请华侨大厦替你租车返鄕。六、观感—我们囘家作客,时间很短,不作久留,看到有什么不当之处,尽量要包涵一点。七、兑汇—换钱乃是我返鄕探亲人士最头痛的问题,第一件事就要在台湾把台币换成美金或美金旅行支票,到了香港必须把美金支票换成港币,在大陆上用人民币,务必将美金或港币再换成人民币。换人民币大部份都换黑市,最容易出事。有一次我们在北京游览九龙壁,即将离去时,坐在游览车上,黑市黄牛来说:「壹佰元美金换捌佰元人

  • 文章孝義巷外一則

    来源期刊:《闽聲》 第11期  作者:念榕 出版时间:1967-05-01
    关键字: 秦始皇 交通 石桥

    今犹」在,「不见」当初秦始皇。(「」内为不同者)路通万寿桥水部门外路通,有二河,一河有路通桥跨其上,乃南台往竹横前后屿的交通,另一河则需靠摆渡船,方可通行,当年有一鼓山和尚,因往南台公干,当晚急需赶回,时天色将晚,至该河赶渡,该船夫以天晚为辩,不允所求,后和尚发誓,将左臂自行砍断,十方募缘,建造石桥,名为万寿桥,并在桥边建一庵,名为万寿庵,内供弥勒佛,四大金刚,韦陀等,大殿供观音佛祖,使后世人,交通称便,并可在庵前息憩纳凉,获福不浅。(按南台大桥亦名万寿桥

  • 文章同安人和廈門人的區別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6期  作者:吳天球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同安 厦门 房子 交通

    一、岛内的房子天价,有房族,不过一五〇平米斗室。同安有房子的很多都是三栋五层的。二、岛内人的交通:自己买车(小汽车),坐公交车,同安人都骑摩托车。三、岛内人喝酒喝的是情调,五个人一瓶,同安人今天晚上一人一箱!没喝完别走。四、岛内人穿着时尚潮流,而且是名牌,(没钱人也有名牌穿)同安人喜欢——人字拖和小背心。五、岛内人喜欢抽七块钱一包的蓝盒子装的石狮,同安人喜欢抽二十元一包的七匹狼,而且还经常被岛内人说没品位。六、在岛内看到很多「白领」,其实他们拿的工资

  • 文章閩江上游夾岸峯巒起伏

    来源期刊:《闽聲》 第43期  出版时间:1971-03-31
    关键字: 武夷山 交通孔道 佳景 山川

    佩的寳剑忽坠水,化为苍龙而去。(待考)。上游夹岸峯峦起伏,风光明媚。但遇有大雨,则千山万谷的水,涌入闽江,排泄不及,便有泛滥之虞。每年春末夏初雨季来临时,闽江常有水患,民间谓之为「溪水」。此溪水淹没了闽江两岸的田舍农村,构成灾情,即榕城省会的街道亦几水深过膝,蒙受损害。闽江到了榕城市区这一段江面,最为辽凋,由江南桥(仓前桥),和万寿桥(大桥)连接了起来,造成南北两岸的交通孔道。两桥之间,有一个小洲,中流砥柱,在江心作为桥头堡。此小洲名为「中洲」,可说是

  • 文章修譜漫談

    来源期刊:《連聲》 第16期  作者:謝祥錩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昭穆 修谱 交通工具 族谱

    就以「通谱」为例,六十年前我族三修谱参修支脉少,这次不仅跨乡还跨县,难度远比「三修」大,因此原则一定要定下来,体例要变更,源流有考証,旧谱内容要删繁就简。认识统一,原则定下,于是进行编写。本着由易到难,先内后外的原则,先搞世系部份。由于历史原因有几支参修支脉缺资料,只好坐下来帮他们重新建谱,直到定稿为止。宗族源流这部份如果按旧谱抄那是千容万易。我考虑到现在交通工具方便,不如迈开双脚实地考証,占有第一手资料,这样就心中有数,也只有这样才能用生动材料教育后代

  • 文章古閩旅遊勝蹟之一應天雪峯禪院

    来源期刊:《闽聲》 第27期  作者:振瀛 出版时间:1968-11-15
    关键字: 交通 仙境 正殿 雪峰禅院

    距离福州市区一百八十华里,位在林森、罗源、古田、闽清四县边境,属林森县的第六区(大湖)。应天雪峯禅院是福建大禅院之一,只因位居本县西北隅的大湖区(第六区),距福州有一百八十华里,昔时交通不便,须徒歩八小时始可抵达的关系,去过的人们比较少,因此就鲜为人知了。雪峯山在林森、罗源、古田、闽淸四县边境,属林森县的第六区(大湖区)。抗战开始时,曾经筑成由福州直达延平的公路,经过雪峯山南麓的大目溪。但抗战开始不久,为阻敌长驱直入,即自行破坏。所以游览雪峯山的游客

  • 文章福州人的性格

    来源期刊:《闽聲》 第2期  作者:鄭南湖 出版时间:1966-08-01
    关键字: 性格 读书人 交通 习惯

    和环境大有关系。福州四面环山,交通不大便利,风气闭塞,但一向物价低廉,生活安定,所以容易养成这样的性格。廿几卅年前,笔者初出校门,每月收入八十元,在当时这个数目可以养活五口之家和雇「依嫂」「俥夫」了。有人叫去出外做官,首先遭到家里人反对,说:「家有薄产,也不等您赚钱养家,抛鄕离井出外干什么?」如是也就参加那些「吿老」集团,每日除很短时间应付上班外,便是在温泉鄕和小菜舘里渡日了。再闲来无事,便邀集几位知友做「蝴蝶会」和「唱诗钟」了。因此把自己圈在小天地里。自顾自

  • 文章廣泛爲旅客服務鐵路局多方設計

    来源期刊:《闽聲》 第3期  出版时间:1966-09-01
    关键字: 中西菜肴 交通 茶座 旅社

    台湾铁路局为便利旅客,于台北、台中、彰化、嘉义、台南、高雄等站,设有铁路餐厅,供应标准中西菜肴及大众化餐点,为旅客服务,并于台中、台南,设有第一流观光饭店,设备新颖,环境幽静,交通便利,收费低廉与周到服务,使旅客有宾至如归之感。福隆海滨浴场,亦为台铁经营观光游览及夏季消暑胜地,环境幽美,风景如画,路局于该浴场投资各项齐全设备,如:沙滩阳伞软椅、凉棚茶茶座、音乐餐厅、山丘林荫间设有别墅式及大众化旅社,安全及医药救护设备更为完善,供应中西餐点及各式冷热飮料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