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物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賢同安故居將變酒店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5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2014-03-01
    关键字: 同安 乡讯 先贤 故居 文物

    明代金门先贤蔡复一传奇故事流传两岸,其坐落于福建同安的故居将遭拆除兴建酒店,金门蔡氏宗亲会,跨海向厦门市政府、同安区政府请愿,要求恢复原三落大厝的旧观,和辟建文化园区,提升为全国性重要涉台文物史蹟。蔡复一(一五七六至一六二五年)生于金门蔡厝,后徙居同安县城,十九岁乡试第一,次年连捷登进士第。蔡复一剿抚苗疆,总督节制云、贵、湖、广五省军政,首倡修建三〇〇余里的苗疆边墙,史家誉为「中国南方长城」。蔡复一于万历年间兴建于同安县城北门的三落故居,先后改为书院、考

  • 文章《闽侯文物》出版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38期  出版时间:2002-08-31
    关键字: 闽侯文物 闽侯文化 文物大县 文物书籍资料 出版启事

    闽侯文物的出版填补了闽侯作为『文物大县』长期以来没有文物书籍资料的空白。闽侯为八闽首邑,五千年前福建原始文明从这里发源,闽侯文化堪称福建文化的代表6全县如今共有全国重点文物及省文物单位8处、县级文物单位55处。闽侯文物全书15万字,配照片200多张,文图并茂,此书由闽侯县地方志副主任、闽侯博物馆长曾江编著。

  • 文章夾紵漆器——福州夾紵漆器馳名中外兩百餘年,沈紹安功不可没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作者:劉萬航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夾紵漆器 文物 历史考古

    因干缩而导致裂纹。再者,其颈部最为纤细,制作时为免影响线条之美,可能仅贴一层麻布,而大士的头部及胸部均厚重,干缩时颈部受上、下拉力之影响而开裂。现在故宫展览或储存所藏文物都给予适当的温、湿度,温度为摄氏二十五度左右,相对湿度为百分之六十五至七十。已开裂的漆器不会干燥而使裂纹扩大。夹纻漆器是以麻布涂漆重叠制成胎体,非常结实,不会因搬动或振动而使裂纹扩展。以往对漆器的裂纹还很讲求,称其为断纹,并分牛毛断、乱丝断、壳纹断、龟纹断、梅花断、冰裂断、蛇腹断、荷叶断等

  • 文章福建保留唐代石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6期  作者:官桂銓 出版时间:1991-08-31
    关键字: 福建 石桥 文物

    福州市文物工作人员,最近在福州城门鄕连坂村甘泉寺东北的连坂浦上,发现一座福建省现存的最早的唐代石桥,桥用两块大石板拼成,长七米宽一·八米。大石板长七米,宽九〇厘米,厚五〇厘米,左面竖刻「当境连满与妻林十二娘,为所生父母造桥一所,愿家国平安,同沾利禄,上元辛亥岁八月三日造」。小石板长六·五米,宽五〇厘米,厚三五厘米,左面下竖刻「□□行□□为□师兄舍□柒贯足」。字均为楷书,大约十二厘米。上元乃为唐肃宗李亨的年号,仅有两年(公元七六〇—七六一)。辛亥岁为唐代宗

  • 文章远洋琉球金将军庙应列市级文物保护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7期  作者:方怡 出版时间:1999-02-28
    关键字: 琉球金将军庙 市级文物 文物保护 落成仪式 呼吁

    远洋—琉球金将军庙新殿落成,省、市文史界人士座谈肯定古庙的历史文物的价值,为促进中琉文化交流;呼吁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琉球金将军庙的原貌及其建筑群(包括五楹大殿,三层钟鼓楼、戏台、酒楼等)封闭式的构建艺术,当地群众集资在其庙后中轴线方位,另建新殿,以供民间信仰的行香活动,这样,古庙纯为文物保护的场所,不受香火薰扰,使庙中斗拱彩绘,雕梁画栋及仰顶上三座藻井建构等得到完好的保护。新殿自成院落,明亮宏大,庭院宽阔,方便群众活动。省市文史界人士应邀参加

  • 文章漳州江東虎渡橋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2  作者:趙流英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漳州江东虎渡桥 文物简介

    作者爲泉州趙宋南外宗硏究會副會長

  • 文章地靈人傑話「翔安」

    来源期刊:《同安》 第91期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翔安 地理环境 文物古迹

    厦门市在同安东部设置「翔安」新区之后,当地民众深受鼓舞。他们说:「翔安自古好所在,地灵人杰出人才」。笔者从事地户文史工作三十余载,新区境内的山村海岛,文物古迹无不踏看,携摩这话也是符合史实。地理优越 交通便捷原是同安「东半县」的翔安区(取清代以前翔凤和民安二里各一为名),自古以来就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南方孔子」朱熹首任同安县主簿时,便在同安与南安交界处的小盈岭营造石坊「以补岭缺」,同时手书「同民安」三字匾之,寓意「安斯民于无既」。当他登上鸿渐山(山因

  • 文章我回到文化古城泉州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5期  作者:龔書綿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聚首 精神文化 文物 古迹

    中上人家,都有电话、电视、冰箱等设备,生活也大多过得很平稳,一般的交通工具以脚踏车为主,三轮车为副。只是旧的街道,显得比较拥挤,小部分民房显得老旧失修,而新建宽广的大道,却开拓了好几条,唯公共设施如自来水则有待加强,各种建设如书院古刹等,都在大兴土木,恢复旧观——泉州在古代已是一个文明的古都了。泉州未必逊杭州号称世界最大的贸易港泉州,自古来就是南中国经济、宗教、和文化的中心,一些文物古蹟星罗棋布,现有「国家级」、「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计贰佰余处之多。南音

  • 文章朱夫子遺迹鳳丘鶴林和丹井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8期  作者:林必霖 出版时间:1999-03-31
    关键字: 朱熹 遗迹 凤丘鹤林 丹井 文物保护

    凡是村民长年常服『丹井』之泉者,都能享寿至八、九十岁,『丹井』可能是道地矿泉,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元素,所以才能神乎其神地传开。朱熹还特地到牛公山上昔年凤凰栖息之地瞻仰,在临近岩石上亲笔题出『凤丘鹤林』四字,成为古迹与『丹井』齐名流传至今。一九八六年『丹井』和『凤丘鹤林』被确定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八年鹤林村的牛公山上出土了一部石棺,经省、市考古专家鉴、确系东晋时代大官员的石棺,陪葬的有东晋年代出产的陶瓷多嘴壶等珍贵文物,已被福州市博物馆收存。鹤

  • 文章榕嶠奇觀—三溪橋⑵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9期  作者:曾江 出版时间:1999-05-31
    关键字: 三溪桥 楹联 文物保护 榕峤 奇观

    智慧的杰构,在溪光山色的映衬下,光流彩溢,如诗似画,叹为观止。当我们缓步桥廊,身若凌空,如入仙境。居高临下,游目无余。正如桥联所描写的那样:『四山周匝别开榕峤奇观,两岸崔嵬不减桃源妙境』。桥一九八九年被列为闽侯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