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外交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鄒堅使韓折衝樽俎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5期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邹坚 中韩外交 外交家

    福建建瓯人,海军官校、陆军官校、三军大学、英国海军潜艇学校毕业。曾任队长、主任、参谋长、舰长、侍从武官、舰队长、指挥官、侍衞长、副总司令、海军总司令。现任国防部副参谋总长(执行官)邹坚上将为我国新任驻韩国大使。对于毕生投身军旅的邹坚而言,即将出使韩国,不仅是其事业发展经历中的一大转变,也是他接受国家所赋予的另一项任务考验与挑战的新开始。韩国向来是我国对外关系工作的重地,中、韩邦交的维系与双边合作的加强,也一直被外交当局视为我国外交利益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 文章菲華文化鬪士蔡景福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6期  作者:陳劍秋  出版时间:1979-03-01
    关键字: 蔡景福 教育家 外交 菲律宾

    世界诗人大会在马尼拉擧行,而荣获「国际桂冠诗人协会」颁赠之马可仕总统金质奖章,为菲华杰出之诗人、敎育家。二、配合国策,推展国民外交菲律宾大大小小的侨团,合计有九百多个,其中被称为五大侨团是:菲华商联总会,中国国民党驻菲律宾总支部,菲华反共总会,菲律宾华侨学校联合会及菲华各宗亲会联合会。蔡景福先生于一九六八年十月起担任菲华反共总会秘书长,在职四年,至一九七二年卸职。任内他襄助主席杨启泰先生,积极推展国民外交。最大的贡献是联络菲律宾反共行动会(即「世盟」、「亚盟」菲分会

  • 文章外交流点滴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60期  出版时间:2006-04-30
    关键字: 中外交流 将军庙 礼拜

    將軍廟始建于明嘉靖壬戍年(1502)奉祀琉球金將軍起至1937年抗日戰争開始,從前每年正月十五至二月二日琉球都有專人到將軍廟上香禮拜,抗日勝利後就斷了往來。改革開放之後,福州與那霸締結爲姐妹友好城市,而後華僑和日本那霸訪華團體以及東京、大阪、冲繩等地來賓經常到將軍廟朝拜,聽取神奇美好動聽的傳説,成爲中琉人民友好紀事的見證:1990年至1992年日本東京大阪:中尾小夜子、吉澤輝雄、皆木卓、日本東京法政大學教授中侯均;日本冲繩縣琉球放送株式會社報導製作局製作部:平良尚正、日...

  • 文章美國新干涉主義的困惑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4期  作者:陳裕淸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美国 新干涉主义 国际法 外交倾向

    的罕有现象,显示所谓孤立主义,业已一去而不可复返,美国业已决心在世界的规模上,充份运用其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影响力。然而内政不可干涉,乃国际法的通则,虽在强权政治的世界中,超越为求确保其国家的利益(主观认定),干涉有时殊难避免,唯其执行的困难,后果的严重,却是无庸讳言,所以美国有识之士对于雷根政府外交政策上的对外干涉新倾向,颇多评议,确认对外干涉主义的运行,可能造成对外承诺或措施,与国家实力之间的不平衡,而陷美国于严重的危局中。雷根对外态度强硬一九八〇年雷根总统

  • 文章美國之國力與國策的差距問題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9期  作者:陳裕淸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国策 国家利益 美国战略 外交政策

    强国在其权益攸关的地区,投射其国力(Proje-ction of Power),或是展现其军力(Show of Force),以支援其国策或外交政策的遂行,在国际关系上,原是正常的作为,但是雷根总统最近在中美洲和中非洲查德外围展现其军力,表示美国确保其在国际间权益之意志与决心,却备受国内外的评议;有的是善意的关切,认为美国国际的承诺太广太多,雷根如此展现其军力,是否确具充份的实力后盾,万一频临战争的边缘,是否敢于投入战争的漩涡?有的当然是恶意的谴责,抨击

  • 文章美英俄卸任三巨頭談兩岸關係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2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国际政治 两岸关系 外交评论

    的事,而且兼顾中国人和世界的利益,「中国人比我们淸楚怎么做,我们应不要介入。」这三位世界级领袖消极性的答案,是在「世界菁英论坛会议」的三方会谈中提出的。由戈巴契夫、柴契尔夫人及布希共同参加的三方会谈,是在旧金山举行的世界菁英论坛会议的最后一天高潮。这项为期五天的会议于九月底结束。当CNN的新闻主播萧柏纳提出这一问题于美生堂二千位来宾之前时,布希首先回答说,应致力透过外交谋求和平。他强调,长期以来,美国并不满意中共的人权状况,但是,美国应该在各方面尽力催熟中共

  • 文章雷根的亞洲政策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7期  作者:張德光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雷根政府 亚洲政策 外交政策 中美关系

    大家都知道美国几乎每位总统都有他的外交政策原则,原则定了之后,大家才给它一个名称,譬如「杜鲁门主义」是指军援土耳其、希腊,「艾森豪主义」是指中东政策,「尼克森主义」是指对越南、对亚洲的政策,「卡特主义」是指对阿富汗的政策,而雷根政府上台后并没有什么主义,而他的外交政策特色可从他的竞选宣言看出端倪,也可称之为雷根主义。雷根主义的精神包含五点:一、他认为亚洲有四个国家的权利性非常重要,这四个国家是日本、大韩民国、中共、中华民国,美国应与这四个国家保持密切关系

  • 文章本會常務理事陳岱礎膺新命榮任駐美公使

    来源期刊:《闽聲》 第44期  出版时间:1971-04-30
    关键字: 林森县同乡会 餐会 外交官 常务理事 陈岱础

    据联合报刊载:政府已内定陈岱础为新任驻美国大使舘公使,以接替吴世英之遗缺。吴世英较早已奉派出任驻伊朗大使。陈岱础之新职,可望在近期内正式发表。陈岱础是一位资深职业外交官,曾任外交部美洲司长,驻澳洲大使舘公使,外交部顾问,一九六二年出任驻赖比瑞亚大使,一九六五年奉调囘部办事。按:陈氏于四月中旬曾以副首席代表身份,领团前往马尼拉出席联合国亚经会议,于四月末始行囘台。林森县同鄕会于陈常务理事荣行之前,决定擧行餐会欢送。

  • 文章加入關貿總協的鬥士 福州吳子丹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3期  出版时间:1992-03-31
    关键字: 吴子君 外交国际组织部 加入关贸总协定

    外交部国际组织司司长吴子丹福州市人,为本省光复后台湾省粮食局局长吴长涛之公子,吴君政治大学外交硏究所毕业,著有「太空法律的硏究」一书,获甲等外交人员考试及格,初入外交部不久即派驻日大使馆任秘书,后驻日大使魏道明调升外交部长亦随其调部,旋沈昌焕接长外交部,吴君被调为部长室简任秘书,我政府与南非建交,吴君被派为参事随关镛大使赴任,不久中美断交北美协调会成立改调该会纽约办事处副处长后升为堪萨斯、芝加哥办事处处长,民国七十八年调部接任国际组织司司长迄今,吴君现年

  • 文章從美國看中華民國的人權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0期  作者:立宏達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人权 中华民国 民主自由 外交形象

    美國方面對中華民國人權的定期評估,據個人了解主要是二種,一種是「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每年對各國自由之評估,另一種是美國國務院每年出版的各國人權報告。其他新聞媒介或學術刋物當然也有報導,英國國際特赦協會(Amnesty Intenational)每年對中華民國及其他國家的人權報告在美也不時被關心中華民國人權者引用。過去,美國國會也曾就中華民國人權擧行過聽證會。由於篇幅有限,因此只能就「自由之家」及美國國務院之人權報告略爲分析以了解美國人對中華民國人權之看法。最後再就新...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