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共返回8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亥革命前——旗营内情实录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3期  作者:伊通甫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伏天 婚嫁 通令

    這個規矩實在不好受,新郎回家後忙于招待客人,直到夜晚二更始大開筳席,三更轎抬新人。四更新娘子抬進門(新娘身穿大紅湖縐的絲棉旗袍——即令伏天亦如此,足穿藍布襪和薄布底、青布幫的綉花鞋,頭上梳一對抓髻,髻上插兩支四季紙花,儼如一個女道童)。新郎先已立在弓箭案前等候(案上斗内盛滿一斗米,三支箭插于其中,弓弦搭在箭上),新娘下轎後同新郎先拜弓箭,然後拜天地祖先,繼而送入洞房。洞房門口侍立二人手執腰刀,一俟新娘進房即將刀入鞘(俗稱『鎮煞去邪』),所發聲響足使新人嚇...

  • 文章辛亥革命前——旗营内情实录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7期  作者:伊通甫 出版时间:1995-11-25
    关键字: 兵舍 兵营 训练 辛亥革命

    兵舍建筑堪称简陋:一式三间排的平瓦房,一明两暗,墙壁是竹篾土墙,没有棚板、地板,六扇窗门均用木条钉成,内糊以纸,四围筑以土墙也不抹石灰。辛亥革命前夕还有不少这样的兵舍,革命后闽督军李厚基为建筑东湖营房,把它们拆除了一大半。⒉兵器与训练庚子年以前,旗营所用的兵器以火绳枪、鸟枪、抬炮(即二人抬的大鸟枪)为主,其次是弓箭、大刀、长矛、藤甲(即盾牌)、腰刀等。尽管武器粗陋如是,旗兵平时仍要加以练习。先说步甲练习弓箭:练习的场所在地各旗的『箭道』,所谓『箭道』,就是

  • 文章藍布長衣永伴靈魂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布料 郊游 辛亥革命 法治

    先生自幼受儒家思想的薰陶,富有民族意识,胸怀匡复大志,一生崇向法治。忠贞廉洁,待人以宽,律己以严,晚年虽尊为国家元首,衣食住行,与平民无与,公余治农林园艺,一草一木,必亲培植,郊游每摒除随从,遇农夫老幼,辄訽近况,其宁静淡泊,平易亲民之风范,见之者均能畅言。先生喜着布料长衫,曾语人曰:「辛亥革命前,靑天白日旗为国父所定之革命军旗,自国父病北平逝,余即不穿西装,改穿蓝布长衣,乃示靑天白日永不离余灵魂和躯壳。」

  • 文章詩人陳衍小傳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0期  作者:詠門 出版时间:1998-04-20
    关键字: 陈衍 梁启超 赵熙 辛亥革命

    衍的说诗论诗,妙语连珠,推崇备至。樊增祥尝作诗赞陈衍云:「……石遗于学无不邃,太阿出匣当者谁?河岳蟠胸作根底,风霆入笔驱文词。……」秀野诗会两年中举行二三十次,作诗无数。后因同人离散而暂停。旋草堂亦为北京政法学校教务长林启(字肖顼,闽县人)所赁。辛亥革命后,陈衍自乡来北平教书,又于一九一五年在东城顶银胡同寓所恢复了诗会,名日「春社」,亦有诗家十余人参加。

  • 文章辛亥年汀州革命志士殉难记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胡師杜  出版时间:1973-09-30
    关键字: 长汀县 辛亥革命 革命志士 烈士名单

    吾鄕福建长汀,为淸代汀州府之首邑,地处闽粤赣三省边区之要冲,东南有事,为兵家必争之地。淸光緖末年,同盟会会员邑人康绍麟、杨仰程(字雪门,现任台湾高等法院推事,年八十七),丁仰皋等自日本学成归汀,即创办汀州法政学堂于汀城西门街之武庙,以学校为鼓吹革命之所,暗中吸收同志,拟俟闽赣各地擧义旗时,作桴鼓之应。淸宣统三年辛亥八月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首义消息传布全国后,各省先后纷纷响应,汀州同盟会会员亦跃跃欲试。其时汀州城内革命志士有二大本营:一为

  • 文章(林故主席子超先生特刊張羣敬題)辛亥海軍起義與林子超先生的關係史實

    来源期刊:《闽聲》 第36期  出版时间:1969-11-1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民族革命 武昌起义 林森

    淸运替,革命兴,首先擧义者,厥为陆军。陆军中多征兵,靑年有为,富有思想,又从敎育刷新训练,书报灌输脑筋,以故革命思潮,风起云涌,有发难者,趋之若水就下,火炎上耳。海军则不然,老成持重之人多,冒险急进之人少。淸政不纲,未尝不知;革命风潮,遍布全国,未尝不闻;其中激烈分子,未尝不思乘时而起,奋发有为;徒以责任重大,少数人之意旨,未得全体同情,偾事有余,成事不足,迟囘审愼,静待时机,而未料云起龙骧,竟让陆军为先鞭之著,识者憾焉。虽然,陆军义师之起,苟不得海军

  • 文章革命史剧)林觉民

    来源期刊:《闽聲》 第19期  作者:吳航林佛生編 出版时间:1968-03-15
    关键字: 林觉民 革命史剧 广州起义 革命先烈

    本事辛亥三月廿九日,广州起义,中国国民党同志,围攻两广督署,以坚毅不挠的精神,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为推翻满淸专制统治,创立中华民国而牺牲,其慷慨就义的壮烈事蹟,眞是惊天地,泣鬼神。是役中,革命先烈之一林觉民,字意洞。福建省闽县(今林森县)人。生于民国前廿五年,十九岁时东渡留学,进日本庆应大学习文科,并硏究哲学。那时,我国内由于满淸政府腐败,外受到列强政治经济压迫,局势一天不如一天,留学生中有志之士,莫不愤恨,于是纷纷加入国父创设的革命同盟会。林觉民自亦不

  • 文章許卓然先生之一生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3、4期  作者:李漢青  出版时间:1971-12-25
    关键字: 许卓然 人物生平 辛亥革命 革命烈士

    绅李桓梯嘉其气槪不凡,将来必成伟器,导使稽览典籍,并为讲解历代治乱兴衰之理。年二十一,丁父忧,益厌弃呫哔,广事延揽,排难解纷,讥评时政,颇为守旧者所忌。太夫人恐其搆怨招祸,趣其出洋,乃于丁未赴新加坡。适南洋华侨倾心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潮,极为澎湃,先生颇受感动。未几以病回里,是冬杏圃陈维琴、陈朝荣争产涉讼,维琴以匿名信致郡守李增霨诬朝荣谋反,守捕朝荣,先生为鸣不平,遂并被拘,越日始释,乃赴厦门依其仲叔,在厦门港设塾授徒,一面结纳同志,以待时机。旋参加同盟会

  • 文章「追論元勲,難忘偉烈;黃花岡烈士知多少?死重泰山,是謂人傑。」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5期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黄花岗起义 革命烈士 革命纪念

    黄花岗之役时,声涛已由日归国任云南讲武堂敎官;民国建立后,随江西都督李烈钧,任师长;民二曾在湖口举兵讨袁,民四又在云南参加护国军之讨袁举义。民国六年国父开府羊城,就大元帅任,委其为滇军师长兼广州衞戌总司令也。后来,又由参议院议长林森(子超)先生募资于海外华侨,建墓园,立碑坊,而使七十二烈士之浩气英名,永垂人间。按在当时,他曾拟具『筹建缔造中华民国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纪功坊捐启』,玆并录之:『中华民国成立,实仗革命诸先烈之功。光复前,海内志士牺牲无数生命,与专制政府决斗

  • 文章咨尔多士 为民先锋 福建志士参加革命开国史迹(上)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7期  出版时间:1989-11-01
    关键字: 兴中会 同盟会 革命人士 辛亥革命

    国父 孙中山先生,天纵英明,领导国民革命,以百折不回的大无畏精神,历经千辛万苦,奔走海内外,组织革命团体,创立三民主义,号召海外及各省志士仁人,群起响应,十次革命,十次失败,终能于七十八前的十月十日,武昌起义,一举推翻满淸,建立中华民国。今欣逢双十国庆,缅怀先烈,创业维艰,而我福建省籍之革命志士,参与者众,其牺牲奋斗之史实,感人肺腑,斑斑可考。本刊特依据各方资料与文献,予以摘录,并分上、下两篇刊出,以飨读者,并励来兹。—编者一、前言福建旧为闽地,开辟较迟

共81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