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语言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榕語闡奇

    来源期刊:《闽聲》 第7期  作者:仰靑 出版时间:1967-01-01
    关键字: 文言 榕语 研究 语言

    榕中语言,在全国方言中,可谓最为复杂。其音调之奇异,以及擧其言而不能征其字,不特他方之人闻之莫明其奥妙,即生长本土之人,若责以将所说之语词,直接翻为文言,则大多无法以应。故世人讥吾闽人之语言为「南蛮鴃舌。」实不足怪也,著者早岁束发受书时,已感此言之不能一致之大病,故即潜心研冤,究竟榕中语言,是否有音无字;经时既久,乃发现榕中语言骤闻之似觉诘屈謷讶;然若细究之当无一言无字,亦无一字无来历;惟因变音正大,且多属古音,致与现行之音韵少有相符者,历时愈久,差异则

  • 文章台灣的河洛話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5期  作者:巫永福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河洛话 方言研究 语言文化

    大陆来台的人士喜欢在春节的时候,将春或福字倒挂,称之春到、福到讨个吉利。可是如以台湾河洛话唸起来,即成倒春、倒福,意思完全相反,而成不吉利,所以传统的台湾文化是不把春、福字倒挂,而贴正讨个年年有剩余,年年有福气。又如台语的「猪公」、「猪母」,北京语为「公猪」、「母猪」、「人客」变成「客人」。可见其语言文化构造上的顺行与逆行的现象。自从黄巾之乱、秦汉帝国崩溃以后,历经四百年五胡乱华战乱、匈奴、鲜卑、羯、氏、羌各族入主中原,残存在华北的汉人渐被外族同化,而

  • 文章福州谚语鳞爪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8期  作者:陳草 出版时间:1988-05-01
    关键字: 福州谚语 家乡语言 谚语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是全世界语言最丰富的民族。含有高度智慧和宝贵经验的谚语,是各种语言中的一种,它对于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社会文教、生活习惯、人情道理等无所不包,而且流传各时代,各地区和亿万万人的心中和口里,是民族思想,伦理精神的结晶。这里略分为人的、事的、飮食的三方面,介绍一些福州谚语,在福州谚语中,当不及九牛之一毛,旨在抛砖引玉而已。人的方面:①宰相肚子可撑船——形容度量宽大。②江面虽大,船头会相碰——劝人待人要宽厚,以免他日

  • 文章關於「福佬話」問題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5卷 第1、2期  作者:陳述經 龍寳麒 陳述經  出版时间:1972-06-30
    关键字: 闽南语 方言 语言学评论

    过去粤人在 国父孙先生领导之下,努力于国民革命,备极赞扬,愿先给他说句「感谢」!但对广东福佬人的南迁与其语言渊源之说法,则不以为然,谨将个人见解,提供阅者参考。广东福佬,以潮汕为占最大多数,闽潮毗隣,潮州过往尝受辖于闽,漳州且一半为潮州割益,亦尝两次隶属广东,在地理历史上,语言文化上,关系密切,粤省福佬南迁,多经潮州,今以潮汕言;从语言考证,潮人无疑的是属于闽南语系,但潮州先人入潮,并不完全移自闽南,早在秦始皇平定南越之后,就遗下五十万戍卒于两粤之五岭,(大

  • 文章中華的名稱是怎樣來的?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作者:鍾源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中华民国 中华民族 文化研究 语言研究

    的,大抵都是男人。这是直到现在,「汉」这一个词,仍然常常被用来专指男人的原因。不过,后来游牧民族打进了中原,也定居在河、洛一带,并接受中华文化的陶冶,而成为中国人的一份子以后,这一原本针对汉朝的人所说的词,慢慢却竟变成中国人所普遍使用的词了。可见,不但在民族方面,中国是一座大熔炉,能把中国的各民族熔合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更大、更新、更强壮的民族;就是在语言同文字方面,中国也是一座大熔炉,也能把历朝历代的各民族的语言同文字,熔合在一起,而成为更好、更新、更丰富的语言

  • 文章興化文獻叢譚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8期  作者:士希  出版时间:1969-12-30
    关键字: 建置沿革 地理沿革 交通水利 特产 语言文化

    苏、潘、官、郭、童、董、洪、翁、解、任、雍、庄、易、严、龚、原、池、祁、安、荣、高、昌、崔、扶、唐、尹、傅、汤、温、康、马、赵、孙、岳、关、张、万、石、钟、吕、沈、赖、涂、梁、田、游、范、罗、章、施、秦、彭、廖、辛、阿、宫、姜、黎、丁、常、贺、上官、欧阳等。语言独特兴化民族既皆由北方移来,而其语言则独成一系,且仅通于莆仙二邑,既不同于福州话,又不同于闽南语,介乎两者之间,殊不可解。厦门大学月刊,分福建方言为十类,其中莆田仙游为一类,称兴化话。硏究方言,必须

  • 文章福州俚语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0期  作者:林衡道 鄭木金 出版时间:1988-09-01
    关键字: 福州俚语 家乡话 家乡语言 民间文化

    福建省會福州是八閩首善之區,自古不但文風很盛,民間文化亦非常發達,福州人講話相當考究,但是有些駡人的話極爲尖刻,使人聽了印象難忘。特將過去所聽過而記憶猶新的福州駡人俚語做個介紹,讓您從中領略福州的民間文化素養。王奶奶的脚布又長又臭:這跟一般常聽到的「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長」、「姥姥的裹脚布又臭又長」意思相同,形容對方說話不精彩又拖得太長。三叔公拉長屎、三嬸婆掏(拿)粗紙:駡人上厠所或蹲馬桶時間太長,等得不耐煩。講屆(到)皇帝牛食麥:話講得太離譜了。神仙牛...

  • 文章爲閩南語正名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2期  作者:林衡道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闽南语 语音语言流变 闽南语与闽南话的区别 子虚乌有的台湾话 国语与方言

    时下,有些别有居心的人漫天叫嚷,妄倡使用「台湾话」,其实,在背地被人嗤之为「痴人之梦」,他们自己还不自知。我们中国人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而汉藏语系乃是我们自己订的学名,国际上叫做东南亚语系。汉藏语系所分布的地方,包括了西藏在内的我国本土、中南半岛,以及现在的泰国。这个语系的特色,原则上,不论名词或动词,都是单音节。比如:名词的天、地、水、人、动词的食、住、行、卧,无一不是单音节。近邻的阿尔泰民族,像韩国人、日本人,他们的语言就不同了,名词、动词都是粘着语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