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艺术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位值得敬仰的中华文化薪传者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4期  作者:連澤民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仕途 艺术 姓氏

    名山风光景色,写下草图备作画稿,据悉,黄山归来后二三个月就画成了近百幅的黄山风光,其蒐集之丰,可以想见。数十年来柄光兄与从师黄居壁大师随相左右,与名金石家王王孙亦交游至深,孙立群、梁乃予、蒋如瑶等艺术家亦为柄光好友,撷取经验机会良多,获益可观!他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理念,为拓广及升华艺术境界,曾先后赴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汶莱、砂劳越、沙巴及美国等地访问,举办展出,从事文化交流及国民外交活动,甚获好评。于艺术教育,柄光兄多年以来都默默地、辛勤地播籽、散种,都很

  • 文章海内留靑第一人——记徐秉方先生及其竹刻艺术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  作者:劉樂康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徐秉方 竹刻艺术 艺术作品

    注:启功诗中三朱二沈,是指上海嘉定明代祖孙三代,朱氏父子二代竹人,他们的竹刻艺术成就,已传为艺林佳话。

  • 文章藝也知名 德也知名 閩劇藝人林秀英(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7期  作者:林光耀 出版时间:1995-11-25
    关键字: 林秀英 环台岛巡回演出 艺术魅力 艺术成就

    在『求夫中,把原来五大段『哭五更』改为三大段,这样节奏更加明快,布局浓淡相宜,板式疏密得体,再辅以茫茫风雪,沉沉梆声以及悲凉凄绝的『伴唱』,气氛哀怆,催人泪下。北京《戏剧电影报》和《戏剧报》均为林秀英发了《窦》剧剧照和表演专评,福建电视台专录播放,轰动福州。在林秀英赴台演出前,她的芳名已传遍台岛、台湾《福州月刊》七十三期以图文介绍她的孝行和艺术成就,引起许多台胞回家探亲时,临出去前,总要上音响商行购买几盒林秀英演唱的『三搜幻化庵》、《窦氏女》、《御碑

  • 文章領略古法出新奇——讀「弘一大師全集」書法卷淺識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9  作者:周焜民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弘一法师 书法艺术 佛经

    弘一法师是人间才子,现代弥陀。他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佛学思想体系,奠定了振微继绝的律宗大师地位。「余字即法」,尤其独辟蹊径的是,他披剃后,诸艺俱疏,独孜孜矻矻于书法艺术,「多写字以结善缘」「冀以善巧方便,导俗利生」。终其一生,留下成千上万的以佛经敎义为主要内容的书法作品,形式上包括写经,述作,批注和对联、中堂、横幅、斗方、书信。(弘一法师全集)书法卷收入其从童年至圆寂前的各类书件,时间跨度半个世纪,加上佛学,书信各卷的作品,可谓洋洋大观

  • 文章馳名海內外的福州淸朝時代曾作貢品漆器

    来源期刊:《闽聲》 第37期  出版时间:1970-01-31
    关键字: 漆器 艺术产品 神像人物 瓷器

    福州的漆器,驰名中外,实以产品精工细作,光泽无伦,所以受人喜爱,尤其外国人仕们。每件漆器须经匠心设计,尽量使其光亮美观,一件产品完成,要经过几十次的手续。早年的岀品,大部限于梳粧和摆设文具,如:粉粧盒、梳粧台、茶碟、茶瓶、笔筒、砚盘……等,渐渐地加制坐屏,屏风以及寿星和八仙……等神像人物。福州漆器在淸朝时代,曾用它进贡,和江西的瓷器,湖南的刺绣,同是我国著名的艺术产品,它在形式与花样上,不断地力求改良,也常大批外销。在抗战时间,有国立敦煌艺术硏究员沈福文

  • 文章(鄉土介紹)龍燈、迎年與重陽

    来源期刊:《闽聲》 第1期  作者:鄭崇德  出版时间:1966-07-01
    关键字: 龙灯 艺术 技术 表演

    而无不■。高湖龙灯活龙活演高湖龙灯的出名,不是偶然的,其成名,全靠艺术和技术,独出心裁的「艺术」和苦练的「技术」不是一般人所可想像的。一个玩龙灯的朋友,没有五年以上的经验——苦练,是不能够出场的。「高湖眞毛粕,龙灯结草索」,这是人们嘲笑高湖人的一句谚语,意思是人家的龙灯都是富丽堂皇的,看到拿稻草编结的「草龙」当然鄙视了。可是他们不懂,这是小孩子在练习舞龙的技术。龙灯是高湖「鄕传」的民间艺术,高湖鄕的男孩子,一到十岁,便开始学龙灯,不论贫富,只要身体强健,没有

  • 文章(鄉土介紹)龍燈、迎年與重陽

    来源期刊:《闽聲》 第2期  出版时间:1966-08-01
    关键字: 龙灯 节目 艺术品 游行

    高湖有名的「看轿」有两顶,一顶是全部以香木彫刻的精细艺术品,一顶是全部以银打制的轿顶和座轿,这两顶「看轿」不但大家都知道是很値钱,而实际其艺术价値,则目前台湾尙没有看到的。这是高湖迎年的特色,但其値钱者不仅此两顶看轿而已,每一尊塔骨神像,祂的「帽」都是别出心裁的佳品,朱啦,绒啦,都是向平津,京沪专程采购来的。帽以外花钱装饰的地方,就是「顶塔骨」的人赖以看出来的位置,也是以纯银(普通用锡)精工打制各种花样,争奇鬪姘,巧夺天工的。每神之前都有开道锣在开道凑热閙

  • 文章福州的著名(上)

    来源期刊:《闽聲》 第12期  作者:陳伯勳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艺术家 商号 花卉 布庄

    所及、列擧部份,聊资介绍,并深表去国怀鄕之思!一、艺术家山水—龚叔同,朱竹—陈还爽,花卉、金石—陈子奋,篆隶—高嬾云。(故鄕艺术家甚多,因笔者离鄕将已廿载,其姓名多已忘记,恕简录。)二、商号百龄、云章—百货,九如、恒盛—布庄,咸康—周公百岁酒,囘春—虎骨本瓜酒,药丸,澄兰阁、庆香亭—香,大同—龙凤烛,马文祥—菜头水毛笔,玉翰林—墨,吉祥利—纸伞,洋祥利—镛刀,兰敬一—膏药,月朋池—拍铜钴,求眞—塑佛,卧龙岗—卜卦,西门关帝庙—算命,吉时有—定时,百合—汤池店

  • 文章剪纸艺术家漳浦陈秋日女士简介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8  作者:陳建仁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陈秋日 剪纸艺术 剪纸图片 国际影响 民间艺术家

    注:▲大猪花。陈秋日剪纸博言摄影。)大陆著名工艺美术师陈秋日女士,一九四八年十月生于福建省漳浦县。现是中国民间剪纸硏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会员。陈秋日自幼心灵手巧,酷爱剪纸。十四岁参加县剪纸培训班,拜著名剪纸老艺人为师,认真学艺,刻苦钻硏。在名师指点下,「心有灵犀一点通」,技艺大进。经过三十多年实践,剪纸艺术达到炉火纯青地步。作品富于创意,图案富丽堂皇,花鸟生动逼真,构图丰满匀称,线条流畅多变,剪工精细入微,纤毫毕露。以其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 文章豬年話豬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期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文学艺术 猪年 文化传统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今年—中華民國七十二年歲次癸亥,屬猪。在這猪年,也且一談猪事。猪或稱豕、豚,爲屬六畜之一。猪在何時,在怎樣的情況下成爲人類的家畜,向來沒有一個確切說法。而據生物學家硏究家畜與野猪的習性和體貌,都覺得家猪是由野猪逐漸圈養而來,應該這是可靠。據一硏究報告指出,把野生的牛、羊、雞、犬、猪等飼養成爲家畜,可能最早發生在「南亞」。而最早養猪的恐怕是紀元前四千多年前南亞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人」。埃及人在西元前三千多年也開始了養猪。而中國豢養猪的年...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