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祭祖共返回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小孩最最興奮 晚上睡不着覺 希望過年快到

    来源期刊:《闽聲》 第30期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民俗 尾牙 年酒 祭祖

    之后,在幼小的心灵中,便计划着过年的压岁钱及红包的处理,往往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林总总的往事,一般人都会记忆犹新,现在的儿童,也必一样心理,这在中国民俗中,是根深蒂固的。过年的来头大,而来源亦远,似在周代已具成规。「尾牙」过后,大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的事情了,小孩子呢,则用种种方法计算着距离过年的天数,他们虽然不是「二十三祭灶君,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杀年鸭,二十九买年酒,年三十祭祖神。」那样,但他们那种天眞的做法,也是

  • 文章恭喜

    来源期刊:《連聲》 第11期  作者:謝映才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贺年 谚语 观念 祭祖

    今天来自各地吾邑鄕亲们,前来参加旧历辛未新年(春节)祭祖与团拜联谊。当出入会场定有许多鄕亲和你作揖拜年与恭喜,亦充满新年新气象的气氛而热闹非常,当然这是普天之下,不论在何处,只要是中国文化的家庭,没有一家或是公共的活动场所,不充满了「恭喜!恭喜!」的贺年声。因此笔者亦不例外,在此诚敬地向各位鄕亲拜年—恭贺诸位万事如意,恭喜鄕亲发财与健康。据说:欧美人过年也有类似表示,但意义完全不同,他们的祝词,是「祝你新年快乐」。而我们的贺辞,则是「恭喜!恭喜!」,前者

  • 文章嶺南陳氏宗祠落成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5期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陈道茂 祭祖 陈氏宗祠

    长乐岭南陈氏宗祠扩建工程完竣,定十月廿九日举行落成典礼。旅居台湾和马祖陈姓族人届时将组一百六十多人的庆贺团,返乡参加典礼、祭祖和晋主。 岭南陈氏宗祠建于明朝,年久失修,破旧不堪,陈氏有识之士倡议重修,组成重建委员会,该会总理陈道茂在台大力劝募,现已扩建成一座庄严宏伟的祠宇,落成典礼祭祀之期,必然盛况空前。

  • 文章閩都別記總目錄(續)

    来源期刊:《闽聲》 第18期  出版时间:1968-02-15
    关键字: 闽都 目录 靖姑 祭祖

    卷之三第三十一回代娶亲为报保全产业因搬屋致成错乱姻缘第三十二回刘巡检判刘九娘第一案陈安人赠徐得兴四句诗第三十三回涧芝痛骂妹承僧唾靖姑早知妇被狗淫第三十四回徐得兴潜杀二奸夫刘九娘出脱两尸首第三五回听原田九娘羞死逢浪子刘氏几亡第三十六回究妖人陈基纳男妾出罟获得兴娶贤妻第三十七回很黄甫见财妾义佾妾喜奸女通风第三十八回黄罕控父假魂投虾螟作夫因梦见第三十九回遇贵人而享身坎坷会亲夫黄罕灭虾螟第四十回辨错墓而亨分居夫祭祖都茂破家第四十一回都化反赢成家立业李九赌破产倾财

  • 文章慎终追远谈清明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8期  作者:林一葦 出版时间:1988-05-01
    关键字: 清明 寒食节 踏青 祭祖

    已播种之秧苗需水灌漑,无水且任日曝势必萎枯,则春耕冀获收成无望,一年之粮源已失其半,岂不愁乎。淸明,民间孝祖敬宗,愼终追远之俗节也。论语学而:「愼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注「追远者,祭尽其敬」,疏「追远者,谓亲既葬,日月已远,孝子感时念亲,追而祭之,尽其敬也」。因蔚为行孝道良俗。民国后,政府订为「民族扫墓节」,春祭国殇、遥祭黄陵,亦皆于淸明或前后举行,而民间之上坟、扫墓、祀后土、祭祖先,或为愼终,或为追远,皆尽其敬,即游子远涉他鄕万里,亦必于节前归家

  • 文章辛亥革命前——旗營内情實録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4期  作者:伊通甫 出版时间:1996-07-3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祭祖 丧事风俗

    上述地方亲眼见过)。(四)祭祖风俗祭祖于初到福州的祖先的忌日举行,每年一次。这一天到来时,将供奉的龛门打开,在桌上依序摆上列祖香炉,从香炉引一条用青棉线搓成的粗长线,一下引到大门内预先竖立的『梭罗杆』上。此『梭罗杆』是上了黑漆的一根小柱,高约丈余,距项端约二尺处有一旗杆斗,从香炉引出来的长线就系在这个斗下。斗内放有一块四两重的肉片,是喂乌鸦的。(据说清太祖努尔哈赤成大业前,某次在长白山与人一起挖人参,为附近部落的人所逐,急藏身于茅草丛中。适一群乌鸦飞来停在草丛上

  • 文章愼終追遠談年俗

    来源期刊:《闽聲》 第30期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年俗 祭祖 道德 春节

    过年,在我国是一多彩多姿的习俗;虽然洋人也有类似过年一样的风俗,如圣诞节,复活节,但眞眞实实的谈起来,我国过的年,比他们的过年有意义的多!也许,我国过年的习俗与我国的文化有极深的关系,「愼终追远」底「祭祖」的那一套——民德——是不容我们否认的。祭祀原为神权时代的遗绪,然其根蒂之深固,虽科学倡明的现在社会也不能完全抹煞,尤其是我们中国更没有办法改革。民国成立,政府颁行新历,至现在已五十多年,但过年之俗,仍历久弥新,这不是人民的守旧。而是人民的道德归趋所致

  • 文章鄉神陳企都公垂裕後昆

    来源期刊:《同安》 第46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祠堂 奉祀 祭祖 两岸 春秋

    左右抵达内官鄕祖厝,陈氏宗亲会全体理事以及各鄕宗亲代表,均在祠堂口列队迎接,立即举行:「祭祖」—「进主」—「上匾」等仪式,典礼极为庄肃隆重,礼成之后,所有莅临观礼贵宾及各宗亲代表计百数十人均参加盛宴,同时演戏一台,以表庆祝,全部庆典节目,历时一日一夜,为官山陈氏祖厝重修以来首次空前盛事。陈甘霖鄕长荣归桑梓,代表昆仲主持 令尊及令堂入祀宗祠,以及二位儿姪博士上匾典礼。朱振仲鄕长庆贺之余,撰联奉赠:喜庆诗礼传家,棠棣竞秀,桂茂兰荣,四季芬芳芳两岸;一时佳话话千秋

  • 文章吃冬節圓話冬至

    来源期刊:《同安》 第82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冬至 做冬 吃冬 祭祖

    每年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为冬至,即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和春节一样是同安的民俗传统节日,称「冬节」,俗称「小年兜」。人们都认为「吃了冬节圆又多一岁」,故又称「亚岁」,吃圆是「添岁」。『厦门志』礼俗卷说:「冬至,俗不相贺,谓之亚岁,各祭其祠。舂米为圆,谓之「添岁,粘米圆于门,谓之饷耗(即作为犒饷土地公以外的弥补)。冬节民俗要举办祭祖活动,家家户户都要宰鸡杀鸭,筹备鱼肉菜肴,做冬节圆以祭祀祖先。「冬节圆」是一种吉祥物。本地结婚,安奠都要煮圆,它象征

  • 文章金门年俗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8期  作者:林衡道 出版时间:1988-05-01
    关键字: 送灶 过年饭 吃发糕 祠堂祭祖

    十分壮观。旧俗,有祠堂的人,元旦先祭祖,然后族人、宗亲互相拜贺,及于邻里故旧。拜年之外,还以酒菜酬酢,欢度新春。反观台湾,亦有正月在祠堂祭祖,特别是客家地区。但是,多不在元旦举行祭典,而是有的在过年前,有的在过了年以后的某一天。除此之外,金门有句「红宫乌祖厝」的谚语,意思是说妈祖宫、王爷宫的柱子可漆红色,祖厝须漆乌色。台湾在淸代也是如此,然而经过日据时期以来,渐渐地,柱梁漆成了红色,这是不对的。对前来拜年的小孩赠以红包,金门和台湾皆同,惟金门此习俗称为「结衫

共39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