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学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閩南的諺語1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7期  作者:建行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闽南 谚语 大众文学

    我国的俗谚,是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大众文学,每一组都有其深奥的道理在。如今,想到一条就记上一条,加以整理,提供给读者朋友们参考。当然,免不了有疏漏的地方,但愿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敬请乡亲前辈提供补充资料。一手交银,一手交货在交易行为或双方交换条件时的口头声明,形容彼此淸淸楚楚,银货两讫,各不相欠。一行服一行,烟膏怕红糖这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差不多,和「强中自有强中手」的意思差不多,每一种邪毒的东西,都有另一种东西来尅制的。一步登高就不认得老鄕

  • 文章晚明吾閩名公之尺牘小品(續前)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余承堯  出版时间:1971-06-30
    关键字: 尺牍小品 文学作品 文学鉴赏

    高兆雲客侯官有遺安草堂集與周減齋先生兆身滯海嶠,不獲如魏劭自鬻邸舍,左右先生,已無顏色上對古人,而徒於射鳥樓下,仰睹海月孤懸,哀笳夜起,與三十萬家墮當年之淚,先生亦何必有此高生哉,舊恩縈念,語易傷心,不敢復有所云,淸室風雪,應更多寒,伏維夫子加飡加衣,以待陽春,千萬千萬。與紀柏紫奉別以來,苦憶幾令玄髮白,悔當日風雨中,不審細珍重,浪以談笑擲分陰也,過南浦,過旅堂,知皆有書,迄今僅見富沙驛一札,那能不令人起河山之恨,此時計大兄,在眞冷堂親菊事,當不寂寞,但...

  • 文章陳紫峰善對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9期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陈紫峰 诗词对联 文学

    陳紫峯,名琛,字思獻,以號行,明弘治年間誕於晉江南門外涵口鄕,師事蔡虛齋,中解元,成理學名家,祖父乃陳氏族長。祠堂祭祖,紫峯隨祖父往,見有人端九節蝦於盤中,佇足不前,乃祖知其嗜食,故出對令對,對好,許其取一尾食,當祖父以「九節蝦」出令對,紫峯伸右手抓一蝦,口中唸道:「五爪龍」。祖父笑而稱善。衆皆注目。另有一族中執事指祭桌上之螃蟹出對令對,對曰:「螃蟹橫行」,紫峯亦指祠堂廳中之木柱以對曰:「木柱直擋」,足見其才思敏捷易悟。晉江有械鬪惡習,涵口鄕亦不例外,前...

  • 文章華嚴和她的小説世界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期  作者:唐隱書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小说 华严 文学作品

    看啊!正如一颗流星自天涯飞射在黑夜里他滑离了维纳斯的视野。—莎士比亚:「维纳斯与阿宕尼斯」(八一五—八一六)时间使生命陷于持续而深锁的无助;生命又以同样的速度去剥落爱情。这是一个庸俗而陈旧的主题,文学的工作者却不断在各个世代中为它重修变奏,试图以这些籁音的返响去丰盈那被剥落或深锁的,于是世界仿佛是双轨的,一则在苍茫中浸逝;一则在歌哭里流转。小说家将第二则轨道舖落在人们眼前,带领他捕捉那注定要滑离的星光;或者原本并不曾飞射的流影。看来这是扭曲而滑稽的,然而

  • 文章曲蹄婆賀年小調

    来源期刊:《闽聲》 第7期  作者:靜平 出版时间:1967-01-01
    关键字: 枇杷 贺年 荔枝 民俗文学

    正月瓜子齿齮齮(起溪溪)二月白蔗排满街三月枇杷出好势四月黄淡满街排五月池藕白通笼六月荔枝红个红七月番石榴卖(伓)上三界座八月龙眼食积从九月柿仔圆个圆十月滚斗卖(伓)値钱十一月莓梨者出蒂十二月红桔赶过年编者按:贺年小调,极富文学价値,在家鄕无论大人小孩,均能朗朗上诵,为保存故鄕民俗文学,敬请读者就记忆所及,多多录寄,以便整理发表,无任企盼。

  • 文章福州究竟有沒有人才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作者:祝傳鉞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林则徐 辛亥革命 文学 郑孝胥

    系福建共产党魁,意图不轨,夺取福州民众组织,时黄公任省府委员,方公任军事委员会主席,策动福州忠实年靑党员,召开**大会,驱逐江董琴,实为全国淸党之先。林故主席森,公忠体国,久任国府主席,不■党营私,不争权夺利,最难能的,配合军事当局,和衷共济,使全国统一,抗战胜利,谁说林故主席不与有功呢!还有文学方面,严复先生最早译著有一名学论」、「天演论」■书,林纾先生最早译成外国小说,达数数百篇之多,吴曾祺先生曾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巨著,其余陈衍先生的诗文,郑孝胥

  • 文章桃源近代詩鈔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郑翘松 诗词 文学鉴赏 永春祠堂

    萬歲山鄭翹松山在縣東數里,相傳宋端宗南奔駐蹕焉。世已三朝隔。山猶萬歲呼。蒼生悲左衽。黃屋恨窮途。草澤無飛將。龍蛇剩狗屠。向來駐蹕處。夜月只嗁烏。環翠亭亭在縣治北,當大鵬山南麓。鄕先賢陳休齋與朱熹講學舊址也。前人半畝遺墟在。當年講學壇。乾坤幾翻覆。風雅日叢殘。草積豐碑沒。鴉嗁落月寒。祇今鄒魯俗。猶自薄儒冠。堤岸謁先從兄昭明墳祠前人人生一失勢。戚屬多乖離。季妻不下帷。植兄自燃萁。何況降服親。隔在天之涯。顏貌素弗謀。詢名尙然疑。欻聞被讒構。憤盈欲裂眉。藉此鯤溟...

  • 文章文学大师倾家荡产的科学研究●资讯发展史上珍贵的一页!林语堂的发明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9期  作者:林太乙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文学 科学研究 打字机 人物回忆

    先父的寫作生涯,對他有興趣的人,大多已知道。但是他發明中文打字機的過程似乎還没有人記錄。我現在藉台北市立林語堂先生紀念館(五月廿八日)開放的機會,把這段經過寫出來—

  • 文章福海基金会资助郑振铎学术研讨会特介郑振铎和中国俗文学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5期  作者:李鄉瀏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 《小说月报》 《新社会》

    中国俗文学史》作为我国民间文学史的撰著,属于首部。原书最初出版于一九三八年,一九五四年七月,北京作家出版社根据商务印书馆的纸型重印,第一版印数一万册,很快售缶;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再版一万五千五百册,到了六十年代,已难购到。八十年代初,重印一次,早已脱销。何以这部史书引人瞩目呢?《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姜彬主编)认为:『本书是作者为建立中国俗文学史体系而作的开拓性著作。』这样一部文学史研究专著,出自闽籍文学家郑振铎的笔下。郑振铎,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 文章以去蕪存純的心情來談—福州諺語的糟粕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5期  作者:方炳桂 出版时间:1992-05-31
    关键字: 福州谚语 民间文学 糟粕

    近年来,由于全国性的「民间文学」三集成(谚语集成、故事集成、歌谣集成)工作的开展,使蕴藏在民间的谚语,同其它两个「集成」一起,得到了充分的发掘,福州也不例外。细读旅台福州鄕亲办的《福州月刊》,发现论述和介绍福州谚语的文章。榕台不约而同,共同为抢救家鄕文化这一瑰宝,尽了努力,也实在是我们这一代人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重要遗产!但是,在争奇斗艳的花园中,也会长出几株杂草来。福州谚语中的绝大部份,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至理名言,对继承和发扬八闽文化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