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月是故鄉明 榕城景色也堪稱花都

    来源期刊:《闽聲》 第35期  出版时间:1969-10-15
    关键字: 万寿桥 戚公祠 戚继光 古松

    浮在绿海中,遥相呼应,而可视作榕城的徽志。闽江流经福州,为南台岛分成两股水流,江上的江南、万寿两桥,已屹立数百年之久。而万寿桥更是著名,长约一百四十多丈,全用靑石筑成,形式壮丽,气概雄伟,桥上行人熙来攘往,络绎不绝。在闽江江心中,矗立着一座建筑美丽的金山寺,是位于南流江中,与陆地隔绝,是一个小岛,亭亭玉立,景色幽雅,规模虽然不及鎭江的金山寺,但是别有风韵,而且是千里闽江中绝无仅有的胜景,声名浮于八闽,又是眺望溪江的山光水色,佳妙风景的胜地,怪不得有诗云:「不

  • 文章八十七年年届八十高龄寿翁芳名

    来源期刊:《同安》 第62期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八十高齡寿翁芳名 李丕演

    李丕演鄉長乙位

  • 文章明太祖颁旨禁锢下之贰臣烹宰吾闽人八十九年之蒲寿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7期  作者:蔡一鴻 出版时间:1991-07-01
    关键字:寿 泉州 明太祖 禁锢

    之弟寿宬倡议共助地方军队抵抗海盗,将来侵者击退。宋帝是[2]以其平寇有功,加封为福建安抚沿海都制置使(仍任提举市舶司)。以外一人获此荣宠顿成显贵,益肆嚣张,计占泉州市舶厚利近三十年之久,为蒲家带来威风八面,名利双收,异族人无能与匹者。—正当元将伯颜统领军队攻陷临安南下时,宋朝已在危亡关键时刻,东南江山,祗泉州提举市舶拥有较多海军与船只。虽然帝是在福州即位,却被元兵伯颜所部继续攻击,蒲寿庚所属均为帝是唯一支柱,何况伯颜兵种仅有骑兵及陆军步兵,幷无海军,自然

  • 文章湯餅彌月坐輿週歲一舉一動都要破鈔

    来源期刊:《闽聲》 第20期  出版时间:1968-04-15
    关键字: 宴席 做寿 道士 诞辰

    客人都要破费的。当年遇着以上的情形,送礼送钱的不多,都是送东西,诸如小孩用的衣物或者金银器等。接下去的便是做寿了。一般人做寿都要等待五十岁以后。第一:以前五十岁才上寿,太早做寿,恐怕会「缩寿」。可是福州人因为爱做面子,不等待五十,而其事业稍有成就的不论其未至卅岁,也开始做起寿来。各地方做寿,好像做整十的比较多,如五十大寿、六十大庆等。但是福州则喜欢「开一」,如五秩晋一、六秩晋一等。其原因要待考了。普通做寿,都是由晚辈出面的,因为目的在做面子,所以都不大收现金

  • 文章李幼峰鄉親令堂八一嵩壽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1期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八十一寿 为父祝寿 警届退休

    □晉江雜誌特派員幼竺報導□南安李幼霞、李幼峰昆仲令堂八十晉一嵩壽,十二月十八日晚在台北市松江路一醉餐廳設席慶祝,台北及中南部親友百餘人前來祝壽。晉江雜誌發行人兼社長王和聲特往道賀。李幼峰令先尊李天賦先生,民國十六、七年間曾出任晉江縣縣長,政績頗佳。李幼峰鄕親一向服務警界,現已退休。

  • 文章福州「万寿桥」传说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37期  作者:倉山 出版时间:1990-11-10
    关键字: 万寿桥 王法助 菜刀 九指半 王御史

    横亘在现在福州仓山区和台江区之间的大桥,原名万寿桥。它是闽江上最古老的一座石大桥,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因为主持建桥的是万寿寺和尙王法助,所以为了纪念王法助,便把桥命名为万寿桥。关于王法助建桥有许多的故事呢!据说在元大德七年的时候,王法助发誓要废浮桥,建造石桥,造福福州的百姓。但钱从那里来呢?和尙的办法只有募缘,一个钱一个钱的募。募缘的钱多了,就可以动工建桥。法助虽是住持,但非要自己亲自去募不可。募来的钱就寄回福州去,催人动工。可是募来的钱为数不多

  • 文章福州林姓三鄉賢聯墓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7期  作者:潘祖鏛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福州 林则徐 寿 林纾 墓地

    林则徐墓—福州西北门外大墓累累,旧时鄕之搢绅士大夫死者多葬于此。民族英雄林则徐以严禁鸭片,名传千古。其墓在北郊马鞍村的金狮山麓,面对五凤山。墓道碑立于北门兜观音亭附近,位西湖北端,距墓地数华里。碑北十数步有墓坊,石柱刻联道:「六任封疆帅;千秋社稷臣」。这座墓坊,知之者不多。我前辑《小西湖联话》及合编《福州市地名录》时,曾把这一坊联收入。按:林则徐主要政历为河东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西巡抚以及云贵总督,故云「六任封疆帅」。林寿图墓—林寿

  • 文章韓文公與韓湘子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20-21  作者:吳緜衛 出版时间:1976-12-01
    关键字:寿 韩愈 迎佛骨 弃官学道 火缸栽莲

    报载—潮州文献发行人郭寿华犯上「文字官司」,被韩文公第卅九代孙韩思道告了一状,控告郭寿华诽谤韩愈染上风流病致死,内容已前后见诸报端,毋庸多赘,本文所要敍述者,为韩文公生前的一段传闻:韩文公名愈字退之,唐代中叶的大文豪,旧唐书本传作昌黎人,(昌黎郡,三国魏置,即今之热河省凌源县治)新唐书本传作邓州南阳人(即今之河南邓县),世称之曰韩昌黎,昌黎乃御封昌黎伯,卒后諡文,故称文公。他自幼孤寡,刻苦学儒,及长,操行坚正,唐德宗时登进士第,历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疏

  • 文章寿生乡亲五公子结婚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85期  出版时间:1989-04-01
    关键字:寿 李彭和英 王阿量 念慈 钰春

    □晋江杂志特派员幼竺报导□晋江李寿生、李彭和英鄕亲令五公子念慈鄕亲,于民国七十八年元月九日和王阿量先生令三女公子钰春小姐在台北地方法院擧行公证结婚,翌日下午六时三十分在台北市仁爱路四段富贵楼餐厅设喜筵宴请亲友,前往致贺佳宾近千人云。

  • 文章泉州的東西塔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55期  作者:郁辛 出版时间:1982-08-01
    关键字: 文明古城 东西塔 东塔 无量寿

    东西塔发生浓厚的兴趣?请看他自己对人说的话:「东西塔建筑这样伟大和美丽,眞是环球第一,即使我们德国那个铁塔,也望尘莫及。」这座著名的「东西塔」,又名「程塔」,分峙于大开元寺内的两边。左边的东塔又称为「镇国塔」,右边的西塔又名「仁寿塔」,它们建于唐朝,历经五代、宋、元、明、清迄今,为时一千多年,虽然历经风两侵蚀,但犹巍然长存,实在难得。塔的建筑材料全用石块砌成,不用一片木料式一点泥沙,尤为特色。塔分五级而呈八角形,高达十九丈多,远观非常雄伟,近看则气势壮丽,高耸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