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台湾共返回10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沈葆桢保卫台湾、开发台湾的贡献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9  作者:林岷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沈葆桢 保卫台湾 开发台湾 台湾防务

    最深,其平日御敌之法,与夫子论之亦最详尽。文忠尝谓人曰:『吾宗乡溪孝廉留心时务,平夷之策可以见诸实行』」。当我们比较硏究这两位中华民族精英时,他们眞有着惊人的相似,不愧为「文忠垂范于前,文肃遵循于后」。沈葆桢一生对中国有四大贡献,一是创办船政、二是创建海军,另两件是他以钦差大臣的要职两渡宝岛,保卫台湾,开发台湾。他第一次赴台在一八七四年六月十七日至一八七五年一月三十日;第二次在一八七五年三月二十日至八月二二日,总计在台湾将近十三个月。是沈葆桢最早提出台湾

  • 文章南靖移民台湾概况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8期  作者:余振邦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南靖 台湾 移民 祖祠

    一、南靖移民槪况南靖移民台湾,以明淸两朝最多,总数不下两万余人。自明朝永历五年,到淸朝嘉庆十一年的四百余年。因为历史、地理、经济、以及政治等等因素,便陆续移民台湾。其最早移民来台者,为和溪鄕高才社徐氏八氏徐宗显,另梅林魏姓亦有一宗全部移到台湾。另据南靖县志载:「迁来台湾以萧姓为最多。在台湾定居的地方,分布于台南、嘉义、桃园、宜兰、台北市、台中、凤山、新竹、以及台南的漳州里为最多」。从这个记载,可以了解当时南靖移民的槪况。二、南靖移民台湾分布南靖移民到台湾

  • 文章台湾建省将满百年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4期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台湾 建省 百年 《台湾通史》

    台湾建省即将满一百年;但是建省的日期却仍然众说纷纷。这件事因为事关史学硏究,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准备邀请专家讨论。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委员谢浩说,建省日期之争,在三十年前綦修通志时已经发生。追究缘由,可能受「台湾通史」的影响。连雅堂编写「台湾通史」,裁剪史料,多从大处着眼,关于建省日期的「细微末节」,自难专门加以考证!台湾为淸光緖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年)建省。根据「淸德宗实录」记载,光緖十一年九月庚子(初五),皇帝奉慈禧太后的懿旨:「著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

  • 文章台湾通史」的问世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2期  作者:莊永明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台湾通史》介绍 《台湾通史》成书过程 《台湾通史》编撰目的

    连横(雅堂)的「台湾通史」原版洋装三册,上册于一九二〇年十一月五日发行,中册于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问世,而第三册是次年(一九二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出书,至此全书刋印蒇事。全书共三十六卷,凡六百余万字;上起隋大业元年,下终清光緖二十一年台湾沦日,凡一千二百九十年,全书分三十六卷,八十八篇。连横说:「作史须有三长,弃取详略,尤贵得宜。顾台湾前既无史,后之作者又未可知,故此书宁详毋略,宁取毋舍。」「台湾通史」刋印,能未遭日阀干扰,系因作者敦请前任台湾总督明石元二郞

  • 文章反清复明与台湾开发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作者:良驥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反清复明 台湾 历史

    台湾之设为行省,是始自光緖十一年,而第一任台湾巡抚就是刘铭传,也是他建议台湾设为行省的。而台湾之开始有铁路,也是刘铭传一手建设的。同时又努力开垦,兴造工商业。自此,奠定了台湾的繁荣,面貌一新,刘铭传之功大矣。前此,台民文化低落,又多生番,且内乱迭起,每被民族革命志士利用之为反淸复明根据地,如初时的郑成功及朱一贵,都是淸初的反淸志士,乾隆时,又有林爽文以台湾为根据地以起义。林爽文是漳洲(福建)人,先世居于内地,其后他徙居台湾彰化大里伐庄,以垦田治产致富。其

  • 文章台湾建省日期问题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4期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台湾 建省 日期 争论

    台湾建省年月问题,最近引起两种不同观点的专家学者各引据史料论战,颇具考证价値,亦饶富趣味,将来如何认定有待发展,但一般咸认为不宜采呈报省主席「核示」的方式,以避免行政「指导」历史的误解。此之引起台湾建省年月之争,是因省政府计画在台湾省建省百周年擧行庆祝活动,需事先筹备庆典事宜,如依光緖十一年建省的说法,则在民国七十四年农历九月五日即届满百周年,如采光緖十三年,则要到七十六年农历九月八日才届满。如系后者,筹备时间尙十分充裕,不必急于一时,但如是前者,则日期

  • 文章先民的脚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4期  作者:丘秀芷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台湾 地名 闽台关系

    本文原名「浩刼江山沸」,逾十万言,分十个单元,篇目为:一、先民的脚步;二、浩刼江山沸;三、誓逐胡尘建义旗;四、无声的炮弹;五、总督府的紧箍咒;六、勇士飞扬;七、愿为同胞倒海倾;八、农民血泪;九、疯狂者的步履;十、血浓于水。乃为乙未在台领导抗日英雄丘逢甲的姪孙女自由中国著名作家丘秀芷女士的「日本侵台史话」之所敍述。台湾光复以后,我政府已把它建设成复兴基地,我们要深入了解先民开垦台湾的辛劳,了解到台湾和大陆血脉相连,才会更加益发珍惜既有的成果,更会把这成果向

  • 文章「延平郡王」鄭成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7期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郑成功 收复台湾 历史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主委林衡道敎授,一月二十五日呼吁国人对民族英雄郑成功,应称之为「延平郡王」,而勿称为「郑王」,以免混淆视听,为阴谋份子所乘。他说,目前一小撮「台独」份子,居然在海外宣称台湾为「郑王国」,且处心积虑地强调,台湾早在郑成功攻台时已独立。这种似是而非极其荒谬的说辞,的确不値识者一笑。当年攻台,是以孤臣孽子之心,志在反淸复明,收复华夏河山,光扬大汉声威,绝无称王称帝企图,更遑论建立「王国」之意愿。故他认为「台独」份子曲解史实,蓄意顚倒是非,对忠于

  • 文章台湾六大姓氏与福建关系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8期  作者:程法望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台湾 姓氏 福建 安溪

    黄氏—祖居蟳埔,明正期间,蟳埔开基祖从惠安来,乾隆时六世祖开始迁往台湾的基隆、淡水、鹿港及金巴里等地。现居上下淡水、盐水港、台北、台东及西部沿海的「黄氏」,以从安溪城东「参内村」迁来。曾氏——祖居「浮桥」,从蟳埔沿晋江而上,到了「笋江」南岸的浮桥鎭,桥南浮桥街,街上有曾厝巷,乾嘉间曾氏族人携眷往台湾府彰化县等地谋生,台湾曾姓冠名「龙笋」,以其系出龙山支派而居笋江也。昭示不忘故土也。陈氏——祖居「霞宅」,位于南安诗山鎭东北,自元代陈一郞开基霞宅,从淸初至

  • 文章鄭成功 鄭經父子治台政策——多出自鄉賢陳永華參軍之手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4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郑成功 郑经 陈永华 台湾

    了两个工人去除草、修剪树枝,至于庙埕的裂痕,因陈永华墓是历史建筑,他担心擅自整修会触法,十月一日打电话到文化处询问。台南县政府文化处长叶泽山说,原本就已有整建计画,但因历史建筑受文资法规范,需召开审查会讨论修复方法,对于显灵一说,叶泽山不愿评论,但表示林志隆有心帮忙,当然很感谢。叶泽山也说,陈永华墓虽是衣冠冢,但墓碑是自明郑时期留下来的古物,清康熙时期为避免台湾续成反清复明根据地,将陈永华等人遗骨迁回闽南同安县,但据说果毅后的衣冠冢内,仍有一小块陈永华遗骨

共105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