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闽侯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程赟墓揭碑仪式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2期  出版时间:1999-10-31
    关键字: 闽侯县 文物保护单位 程赟墓

    程氏入闽始祖程公彦赟墓,列为闽侯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十月二十三日上午九时在竹岐榕东龙兴山—唐漳州刺史彦赟程公墓前,举行揭碑仪式。参加揭碑典礼:新加坡程由棠、天仁及印尼、台湾、香港、惠安、福安、古田、永泰、长乐、连江、城门、和埔头、树兜、远洋、甘蔗本乡(旅居南平)宗亲代表千人以上。揭碑礼成,乘座三十多辆巴士、十多部轿车回转甘蔗镇大元村程氏宗祠祭祖,筵开百席。揭碑仪式,有沙堤赵氏宗亲代表十五人参加,程、赵两家关系渊源,应朔春秋时晋国程婴存赵『搜孤救孤』之故

  • 文章也談福州的:拗九粥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9期  作者:鄭行泰 出版时间:2001-01-31
    关键字: 福州 闽侯县志》 风俗

    闽侯县志风俗篇云:正月二十九日杂饴果煮糜杂之,谷云:食之却病,五杂俎是日谓之窈九,以天气常窈晦然也,按方言亦云孝九,相传目莲以是日供母。天中记是日谓之窈九,四时宝鉴:高阳氏之子好衣敝食糜是日死,世作糜粥破衣祝于巷曰除贫,此及其遗俗也。在福州十邑到了农历正月二十九日,家家户户于是日清晨熬煮『拗九粥』过节,粥是用糯米,红糖,花生仁,红枣,莲子,桂圆,荸荠,黑芝麻等熬煮而成,盛于供棹焚香点烛拜祭历代祖先,所表示意义纯为慎终追远宏扬孝道的精神,故又称孝顺粥。据云

  • 文章闽侯甘蔗程氏宗祠访亲先遣团河南固始寻根拜祖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8期  出版时间:2005-12-31
    关键字: 闽侯 甘蔗程氏宗祠 访亲先遣团 河南固始 寻根拜祖

    访亲先遣团闽侯县甘蔗程氏宗祠以华侨程道中、程天仁、国内程天增为团长的寻根拜祖访亲先遣代表团一行12人,成员有程天仁夫人、程道中夫人、程道华、程木林、程忠清、程建榕、程文响、程章奇、程凤美(礼美)等五代人,前往河南省光州固始县拜祖,我们一行人先后顺路,穿插浏览,不但参拜了固始的故土,而且参观河南美好的河山、名胜古迹,给予每位华夏程氏子孙留下了深刻印象。2005年10月19日,当天的下午从福州坐上班机到达郑州马上驱车,晚上到达了我们祖先祖居地一河南省固始县

  • 文章陶江—林氏尚幹祠堂晋主典禮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4期  出版时间:2005-04-30
    关键字: 福建闽侯 陶江林氏尚干祠堂 晋祀典礼 林铭森 规格

    福建闽侯—陶江林氏尚干祠堂于二〇〇五年四月三日举行盛大晋祀典礼。此次活动,晋祀神主多达二千五百尊以上,参加典礼宾主人潮四万余人,允称空前。林铭森率夫人及两位公子,从香港赶回参加典礼,向列祖列宗上香行礼,充分表现『尊宗敬祖』、『慎终追远』的虔诚。典礼当日,林铭森全程参与活动,并当众倡议在祠堂毗邻筹设『招待所』,专供族亲回乡谒祖驻足逗留之用,普遍获得族人热烈响应。据,重建祠堂理事会负责人士声称:群策群力奋斗三年建造完成,造价五百多万元之中,林铭森族亲个人捐献

  • 文章话说闽侯七里老艺人闽剧十枝花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7期  作者:林炳釗 出版时间:2005-10-31
    关键字: 闽侯七里 闽剧十枝花 老艺人 剧种 “福州戏”

    閩劇,俗稱『福州戲』,創建于明末清初。當時福州城郊出現『儒林』、『江湖』、『平講』三種不同流派,均用福州話演唱的民間小戲。而閩劇就在這三種小戲基礎上吸收外來的徽調綜合發展而成的,距今將有四百多年的歷史。閩劇的傳統劇目豐富多彩,據統計將有一千多個。其中:一、反映歷史故事的,如『紫玉釵』,乃取材于《唐人説薈》中之『霍小玉傳』,這劇本通過霍小玉與李益兩人戀愛被拆離成爲悲劇,揭露封建社會父母包辦婚姻制度的罪惡;『璠間祭』取材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章《及華周杞梁之妻...

  • 文章话说闽侯七里老艺人闽剧十枝花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9期  作者:林炳釗 出版时间:2006-02-28
    关键字: 闽侯七里 老艺人闽剧 十枝花 林子超 手迹

    闽侯七里(今为三镇一乡。即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闽江乡)乃闽剧故乡之一,境内群星璀灿,名家辈出,涌现出闽剧十枝花。林公子超手迹一、陈佑榕(1889-?)西集里大义乡(今为青口镇)人。他自幼聪颖,酷爱闽剧。学戏成名后,精心培育出一批学生如郑依奏、林芝芳、陈芝卿等出类拔萃的著名演员。他传授戏艺一丝不苟,上演时,全神贯注学生表演、唱腔、表情,发现不足之处,面对面指点矫正。因而,他艺功艺德深得学生们的敬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闽剧名老艺人郑依奏曾在《福建日》撰文

  • 文章閩臺中元節與盂蘭勝會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0期  作者:鄭行泰 出版时间:2004-08-31
    关键字: 闽台 中元节 盂兰胜会 闽侯县志 目连救母

    焚之,以享先人,以告秋成。闽侯县志载:中元具酒馔献祭祖先,焚楮箔俗谓之烧纸衣节。寺观作盂兰盆会。五杂俎,闽人最重中元节,家家设楮箔冥衣,具列先人号位祭而燎之。女家具父母衣冠袍笏之类笼之,以纱箱送父母家,具斋馄饨楮钱,延巫于市祝而散之,以施无祀鬼神谓之施食。中元节在福州十邑一般都称为七月般(半),我们更有烧纸衣的习俗,用纸印上布料颜色及衣饰图案,据说使往生父母及亲人都可得到所需衣食生活补给,免受冻馁。此为出嫁女儿对娘家祖先慎终追远;孝行伦理的怀思,克尽孝道之

  • 文章闽侯三温泉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35期  作者:張孟滿 柳振土 出版时间:2002-02-28
    关键字: 闽侯温泉 地热资源 龙湖山温泉 中平温泉 汤院温泉

    闽侯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温泉。由于闽侯县的地质属断层结构,故各地多有温泉出露,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个,分别为龙湖山温泉、中平温泉、汤院温泉。龙湖山俗名汤湖,号龙泉山,传说因龙居之故名。其在该县南屿镇龙泉村(昔为双龙村),面积达七十亩,露头水温达六十九摄氏度,水量充足,可供沐浴、热带鱼过冬和其他地热利用。过去游客与当地民众常在溪边洗澡,现已建了露天澡堂,终日开放。澡堂之侧畔有『汤仔亭』,以石为柱,上镌『沂水春风』四字,四周还有『祭岭樵歌』、『芝岩瀑布

  • 文章李綱墓現已修竣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30期  出版时间:2001-04-30
    关键字: 李纲墓 李忠定祠 修复工程 筹集经费 闽侯县博物馆

    宋爱国名相李纲墓,在闽侯县荆溪大嘉山,占地五百多平方米,墓东南有长一百三十米宽六米的神道,道旁有:旗杆、望柱、石马及翁仲等皆宋代石雕文物,一九六一年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项修复工程从一九九九年三月开始,历时二载竣工,修复经费除省市文物有关部门拨款外,还得到社会热心人士的资助。恢复了原先格局并增立李丞相手迹、宋高宗诏书、名家题刻等碑文十七面。闽侯县博物馆重修李纲墓祠筹委会正为第二期修复工程筹集经费,重建墓之东侧原有『李忠定祠』俾以加强对李纲墓的保护

  • 文章李忠定墓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8期  作者:曾江 出版时间:1993-08-31
    关键字: 李忠定墓 闽侯县文物景观 抗金名将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社稷臣

    李纲墓位于闽侯县荆溪鄕大嘉南山麓,距福州市约十三公里。李纲,字伯纪,邵武人,政和进士。靖康初(公元一一二六年)为兵部侍郎。金人入侵,力主迎战被谪。南宋高宗即位,迫于舆论,再召为宰相。他主张起用两河义军。荐宗泽、张所抗金名将,力图恢复中原,在职仅七十余日,又被罢免。归寓福州,绍兴十年(一一四〇年)正月抑郁去世,年仅五十八岁。墓址原为唐鼓山神晏祖师塔址,其迁归鼓山喝水巖后,葬于此。谥忠定。墓坐北朝南,砖石结构,三面围有矮墙,入口有石坊,题额「古社稷臣」,陶砖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