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4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溪特产名铁观音传奇

    来源期刊:《闽聲》 第49期  作者:蘭亭 出版时间:1972-02-29
    关键字: 花茶 石壁洞 春茶 繁殖

    福建是我国六大产地之一,的品种繁多,红、绿、花等都有。其中驰誉国内外的铁观音,是安溪特产名,深受外邦人士的激赏。铁观音大约在百年前,当地有一农,姓魏名飮,有一天从田里收工囘家时,路过王府宫石壁洞,无意中发现一株野生树,长得很粗壮,叶片肥厚嫩绿,与一般树有所不同,魏飮停了步,凝视了一囘,觉得自己一生种,从没有见过这样一株,于是把这株连根拔起,移种到自己庭院,细心的去研究,小心的去培育。到了次年春采摘时,这株也有一片某叶的收成

  • 文章武夷岩与我之癖嗜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10期  作者:張式玉  出版时间:1970-06-10
    关键字: 武夷岩茶 茶文化

    吾闽武夷巖,素称中之圣,其味如兰如麝远驾各省之上,尙有红、绿、香片等,红味涩,绿味淡,均非本文所及。岩品种,培植采撷焙制之法,亦与红绿等异。论者,咸谓山水灵气蕴蓄,发为人间至味,如天游、飞泉、九曲之幽,备载史乘,名贤学者,游屐所至,莫不流连忘返,故所产之,质厚,而色泽,味香,而淸冽,若配以名壶、古杯、石泉沙,加以火候冲泡得法,每一沾唇,必芬留齿,历时有余味,非其他之可比拟,是不但可以解涤烦虑,消化宿食,尤于公私纷繁,杂沓之际,朋辈肆应

  • 文章(民間故事)金鉀玉鎖仔

    来源期刊:《闽聲》 第1期  出版时间:1966-07-01
    关键字: 旧俗 婚姻 茶亭 田宅

    福州未设市之前,原属林森县,为闽省文化,物产,人口会萃之区,因有八闽首邑之称。人烟幅辏,每遇黄道吉日,嫁娶日达十余起,京鼓花轿来往如鲫,某日有两家俱嫁女,一钜富,一极贫,花轿迎至中途相遇,该地名「亭」,即今南门兜与洗马桥之间,古■盖有中途避雨歇足之亭,今则亭已拆除,傍设店,亭乃出入必经孔道,因此花轿至此,肩舆者,息肩以憇。适大雨骤至,彩舆之雨具,两舆均置亭中避焉。接近密迩,贫女在轿中哭甚哀,久之,富家女心为动,遣婢向之问:「女子适人,离父母,远兄弟

  • 文章八閩採嶶

    来源期刊:《闽聲》 第54期  作者:蘭亭 出版时间:1972-12-16
    关键字: 武夷山 稻米 红茶 木材

    ①福建省最大的河流是闽江,故简称「闽」,精华区在沿海平原。②福建有平潭、金门、厦门、东山四个岛县,为岛县最多的一省。③福建农产以稻米为主,南部冬季温暖,每年可收获两次,北部祗收获一次。④是福建西部山地的特产,以武夷山的红,及安溪的铁观音最为著名。⑤福建省地形大部是山地和丘陵地,面积占全省百分之九十五。⑥福建多山地,以武夷山为最高,是福建和江西的界山。⑦福建主要的河川有闽江、晋江、漳江、汀江等,而闽江流域最大,占全省三分之一。⑧漳江又名九龙江。汀江下游

  • 文章王「大红袍」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6期  作者:陳漢光  出版时间:1969-06-10
    关键字: 茶文化 大红袍 种植茶叶

    武夷山的刘少公,其次便是杨太伯。名欉中传说最多的是大红袍,玆综录于下:1树高十丈,叶大如掌,生穷崖削壁,风吹叶坠,寺僧拾制为,能治百病。2岩上神人所栽,寺僧每于元旦焚香礼拜,泡少许供佛,可自顾,无需人管理。3野生绝壁,人莫能登,每年季,寺僧以果饵小猴采之。4十八世纪,相传武夷大红袍,生高峯之上,人迹不到,以猴子穿红袍采之。5昔时大红袍计十株,于贡夹少许入贡,为元时某帝所赏识,认为贡中之上品,赐名大红袍,复勅使回山采制,全数入贡,每年贡额十斤。一年寺中

  • 文章叶怎叫「大红袍」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周世輔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茶叶 茶文化 历史考究 “大红袍”

    大呼泡好,同行友人讲了一个故事说:「自来庙中待客和尙既势利,亦有精锐眼光,他们把客人分为三等;上等请上坐,泡好;次等泡,请坐;又次等,坐。」有一次,曾国藩(一说他人)到一所庙里,和尙请他书一联,他当众挥毫。坐,请坐,请上坐;,泡,泡好。我们听到「泡好」,非常兴奋,自命为上等客,要他泡大红袍!待客合掌说:实在对不起!没有大红袍了,请以大红梅代之!我们不知什么叫大红梅,只觉得香味俱佳,便多赏他几个钱,并问他要寻大红袍树应怎样走?他说:「你们自己

  • 文章漫谈饮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7期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茶文化 饮茶 特产 冻顶乌龙

    甲) 生活必须品我国远在公元前三百五十年左右就已种有树,比世界上那一国都早,所以是国人日常飮品,早在古时,就有「寒夜客来当酒」诗句。飮不止能解渴提神,还有其他许多好处,它是一种很温和的兴奋剂,又含有多种的养分和很丰富的卡路里,是一种理想的飮料,此外,还有很多奇妙的用途如预防疾病,缓和酒醉,消除疲劳及提神的功能。据说英国人全国一年所飮的水,全部倾倒在英伦海峡里,足可浮起三十艘伊莉莎白皇后号轮船,不好笑吗?所以,现今飮之风普及全球,已成为一些

  • 文章中外驰名的闽北崇安县武夷岩

    来源期刊:《闽聲》 第34期  出版时间:1969-07-15
    关键字: 武夷山 武夷岩茶 绿茶 泉水

    武夷产于闽北崇安县的武夷山,历史悠久,中外驰名;不仅产量丰富,而且品质优异。许多城市的叶店都挂着一块「武夷岩」的金字招牌,以资号召,足见武夷之名贵。台湾光复初期,笔者也曾看到台北市内几家老庄挂着这种招牌;直到大陆沦陷以后,武夷来源断绝,这种招牌才不再见了。每年春夏之间,武夷山各岩的厂纷纷开始摘,赤石与星村两鎭(前者位于九曲溪的一曲,后者位于九曲尽头)是叶加工精制与集散地,行林立;在制时期,全鎭几尽为叶的香味所笼罩。福州、厦门

  • 文章浦城特有的食物

    来源期刊:《浦城鄉親》 第1期  出版时间:1987-10-10
    关键字: 浦城 食物 目西 红桂花茶 黄硷果

    离开故鄕,将近四十年,(有的可能在四十年以上),而今多数人的两发都斑白,对故鄕的情景,都无限怀念,其中最难忘的,就是家鄕很多吃的,是走遍了大江南北所没有的。这些东西有的可以用文字写出来,有的只有以鄕音可以表达或是以音调或别字代替,现在我们大家来囘忆一下,东南西北四个鄕都共有的这些食物!目西(红桂花):红桂花树是高大多年生的灌木树,每年于秋冬衔接季节,经过一次大严寒,满树都开出了细小的桂花花朵,远远看去,就有如台湾的凤凰树一样,满树都是红色,美丽极了

  • 文章海濱鄒魯是吾鄕

    来源期刊:《闽聲》 第44期  作者:勳伯 出版时间:1971-04-30
    关键字: 河流 闽江 武夷茶 林则徐

    是我国最早的五口通商之一。商埠设于城南闽江中的南台岛上,市肆整齐,闽海关与各国领事舘都集中于此。省城建于闽江北岸,自南门至江滨,市廛繁盛,人烟稠密,与汉口、九江合称为我国三大市。与木材、竹纸是三大输出品,但其名产漆器则闻名海外。叶以武夷最为著名,是我国名之一。江流澎湃帆樯云集福州至南台岛架有石桥,因中洲峙于江心,故桥分为二,北曰万寿桥,南曰江南桥,合长一百四十丈,甚为雄壮伟丽,为闽省一大工程。桥以北的南台一带,是福州商业最繁荣之处·江中帆樯云集,昔

共41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