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间故事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閩都故事選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8期  作者:卜夕秀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世俗 相貌 看命先生 民间故事

    生年月日时所谓八字而定其一生。许多人都认命,而有生死有命、富贵由天之叹。不想与命去争。但是相既可改,命也应可变。虽然星相学把相与命分为两个不同途径,实质上不可分的。因为命好的人怎会有短命相?命坏的人当然不会有好相貌。是二而一。在我们家鄕民间故事就有一段有关命的传说,由于宅心仁善把一个恶命而变为好命,故事是这样的。闽县衙门有个班役,姓许名昂,因素性忠厚不争不取,别的差役捞不少油水,他却时常助人,弄得自己衣食不周,他听他已故的父亲一句话,说衙门里好修行。所以他总是怀着怜悯

  • 文章「睛瞑惡人」秦鐘震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8期  作者:呉綿衛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秦钟震 失明 晋江 文字狱 民间故事

    晋江一帶,無論男婦老幼,誰都知道秦鍾震其人,他不是幽默,又非滑稽,而是以惡作劇和喜歡賣弄筆墨而出名,直至他双眼失明以後,其名更遠播閩南一帶,據悉,他經幾次犯上「文字獄。」有關他的故事頗多傳聞,但是,他爲何招致双眼失明呢?請看後文:泉州東嶽山,向有「萬人塚」之稱,一出東門城外,抬頭北望,便見墳墓林立,附近一帶,牌坊之多有如雨後春筍,其中多爲忠貞節孝之類。相傳有一貞節少婦,芳年二十,嫁給一位七十歲的老翁,婚後僅六個月,翁卽去世,但少婦已有三個月的懷孕。嬰兒出...

  • 文章本會重視康樂活動決定擧辦同樂晚會

    来源期刊:《闽聲》 第2期  出版时间:1966-08-01
    关键字: 郑拯人 《闽都别记》 民间故事 古书

    本会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于七月廿六日在本会会议室擧行。由常务理事郑拯人主席、报吿事项中、关于本会七月份工作、有两件大事:第一是本会会刊「闽声」创刊号、于七月一日正式诞生。现在是免费寄赠本会会员、据一般反应、至为良好。一部份会员、对「闽都别记」这一部书的转载、尤其深感兴趣。因为许多家鄕的民间故事、都记载于这一部书内、而这一部古书,在市面上买不到、已成绝本。好多福州人渴望再有一读之机会而不可得、现在「闽声」竟能觅得这一部书的手抄本、予以连续转载、自然喜出望外

  • 文章从「泉州民间故事」谈到「月是故乡明」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16-17  作者:林騮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泉州 民间故事 《月是故乡明》 吴藻汀

    的由来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历代的文物遗迹,可以采寻民族活动的经历,和发掘许多前尘往事。因此,在我国除有正史外,各地民间便也流传着许多稗史、故事、传说、风俗、歌谣、俚谚,连篇巨帙,实厚不胜藏,美不胜收,为一大笔宝藏遗产。民间故事与传记等书籍,实为民俗文学之一种,其价値不亚于其他文学作品,其故事情节,自出身至经历、奋斗、显达,甚至言行细节,都是以敎忠敎孝,鼓励上进,褒扬志节。或寓惩贪顽,贬抑奸妄,激扬谆厚风纪,优良道德等为最重要目的。其间且富诙谐妙趣

  • 文章海上仙都太姥山富春溪畔賞風光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7  作者:翁效彬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福鼎太姥山 旅行纪实 游玩有感 民间故事

    (作者:福州人,從事雕刻藝術工作)

  • 文章愛講故事的林祥彩先生逝世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60期  出版时间:2006-04-30
    关键字: 林祥彩 福州晚报 民间故事家” 逝世 民俗研究

    福州晚报3月15日讯:提起福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左海乡音》,不少老福州都对主持人讲述的那些老故事记忆犹新。今后,这一切只能成为永远的回忆了。昨天上午,这位91岁的『讲古老人』彩伯走了。白马南路老旧的汀洲馆新村里摆满了花圈,老人生前的100多名好友前来为他送行。彩伯被誉为记录福州乡音的『活化石』和『民间故事家』。他生前不仅做过主持人,还收集了大量民俗文稿资料。照理说,他有不少『发财致富』的机会。然而,他生前的住房却只有30多平方米。屋内除了上百册书稿,只有

  • 文章最早『光餅』民間傳説出自翁春雪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0期  作者:李鄉瀏 出版时间:2004-08-31
    关键字: “光饼” 翁春雪 《福建民间故事选》 “征东饼” 干粮

    整理的《福建民间故事》列为『中国民俗学会丛书』之一,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主编丛书的是《中国俗文学史》作者郑振铎先生。此书面世后,先后再版6次,售出万册,在其时列为书市的盛事。在厦门大学执教的顾颉刚教授,以『历史学与民俗学的一大贡献』褒扬了此书的价值。今从1960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福建民间故事选》上集,抄录翁先生的原文,以向读者。『戚家军为什么行军这么迅速?说来,这是有原因的。』戚将军每一次行军,都是不随带炊具,一路上,不设灶煮饭,也不停留下吃饭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