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厦门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厦门的郑成功读书处

    来源期刊:《同安》 第78期  作者:彭一萬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厦门 郑成功 遗址

    解放前,厦门诗人苏寿乔「游太平岩口占」诗曰:石倘能言自能笑,当年高读有出声。横流沧海骑鲸去,世不太平心太平。大凡奇人硕彦,总是发愤读出的。郑成功是一位儒将,他曾在太平岩住过,在戎马倥偬之际,常率子郑经在这里攻读,故有读书处遗址。郑成功纪念馆前馆长、诗人张宗洽撰联曰:石不能言,何开笑口?王虽尙武,亦喜读书。前厦门市图书馆馆长、诗人李禧的「读书处(即太平岩)」诗曰:青衫焚毁更陈词,孺子宁惭王者师。受绶漫来黄石笑,文章曾服绛云奇。木棉照字红熔蜡,书带摊经绿入帏。输与

  • 文章古渡口——澳頭

    来源期刊:《同安》 第64期  作者:蔣才培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澳头 同安 帆船 厦门

    澳头村位于同安区东南隅,东南临海,西北傍山。村前海域称「鳌头」,环流海段,称鳌江,村落正好在鳌江之东,故又有「鳌东」之名。碧海潮涌,风光旖旎,地灵人杰,可谓「鳌翻细浪润华邑,江抱清流拱南疆」。澳头渡口,水深达十多米,与大、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以及厦门的五通隔海相望。早年,水上有停泊客、商船的码头,陆上有通新店的公路,抗日战争以前,曾为福泉厦公路线交通要枢。其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向为战时兵家必争之地。由于耕地少,先辈多以航海和捕鱼为生。在近百年前,村人便

  • 文章同安人和廈門人的區別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6期  作者:吳天球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同安 厦门 房子 交通

    和农民工人差不多。七、竞选厦门市的市长,花费不知道多少。但是竞选一个同安的村官的村官,少的要三、五万,多的上十万。八、厦门人喜欢咖啡、墨机、皮包、手表。同安人喜欢青菜、豆腐……九、厦门人周末多往同安跑,同安人周末多往厦门跑。十、厦门人晚上多在休闲喝咖啡,同安人晚上多至银厦摆两桌。

  • 文章古同安 今厦门

    来源期刊:《同安》 第96期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同安 厦门 陈化成 《泉州府志》 厦门志》

    欲了解厦门的历史,必先树立一个「古同安今厦门」的概念,不然,很多历史上人和事都很难谈清楚。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才有「古同安今厦门」之说。历史上的厦门,准确地说在南明郑成功政权之前,厦门都是隶属同安的。同安划归厦门市行政区域内,则是中共政权成立后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后的事情。同安开发比较早,西汉许滢将军持「铜符虎节,首开草昧,永鎭斯土」。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首次设县,距今已一千七百多年。自五代至明末,同安县隶属泉州

  • 文章小吃在厦门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期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饮食 风土习俗 厦门

    向来大家都说「吃在广州」,因其制作之精,味道之美,花样之多,构思之巧,确已发挥尽致,自是无可否认。但,我们对于厦门的小吃,实亦极尽怀念,家鄕沦落,时隔多年,仍感犹有余味,念念不忘。因为小吃在厦门,实极考究,尤以富有人家,精益求精,乃得独步之功。而经营食品者,为博取顾客欢迎,亦复,竭尽心思,有所创新,故厦门之一般小吃,乃能胜于他处,如之当时鹭江道一带的食摊,除了蠔肉煎、虾、蟳之外,尙有白斩的大乌贼、海蟹、蚶等。这些东西,尽量存其原味,蘸些陪衬的佐料,蒜丝

  • 文章还乡梦圆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9期  作者:丁流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厦门 龙岩 汀江 叔父 返乡

    半车子才迟迟开来。车子从厦门出发,经漳州、南靖、金山、适中一路上都在下雨,雨时大时小,柏油的路面又欠佳,从金山开始爬山路,一边是陡山,一边是深谷,阴象环生,车开得很慢,抵达「挺秀旅社」是八时左右了。当时,正大雨滂沱。在大雨滂沱中,我与妻进入了二弟家中。二弟还在他家门口放了一串鞭炮,表示欢迎我们。五弟和文飇侄从福州搭乘「鹰厦铁路」火车抵达龙岩,来到了二弟家中。分别四十年,同胞兄弟三人,聚在一起夜谈,恍如梦中,然而这却不是梦。龙岩是二弟的第二故鄕,那年秋天

  • 文章記喉科神醫吳寶森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3期  作者:百齡老人陳仲修 出版时间:2011-03-01
    关键字: 吴宝森 喉科 医生 厦门

    吴宝森,喉科专家,精通脉理,他于前清晚期在厦门禾山文灶村自宅开设诊所,以其祖传祕方为人诊治喉疾,凡有咽喉病痛患者,经他诊治,之后无不药到病除,人称「华佗再世」,「喉科神医」,笔者当时年少,只知叫他「丈公」,却不知他与我家究系什么渊源,如今父挚长辈,多已先后弃世,无从查考为憾,谨将其医术精湛之事、略举片段如下。民国初年,国父中山先生在广州寓所突患咽喉疼痛,虽经中西名医诊治,不但无效,而且更加严重,经过一周,已至不能进食,病情万分危急,群医朿手,时有来自

  • 文章再·世·姻·緣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3期  作者:郭健斌郷親  出版时间:1976-02-01
    关键字: 厦门 中秋 尼姑 船主

    在漳州厦门一带,近数百年来都流传了这样一个极动人悱恻的故事,故老茶余饭后,时常将这一则充满了传奇性的神话,说给后辈欣赏。据说这是一个眞有其事的故事主人公的姓名,发生的朝代,都可以考证得出来。人生的遭遇,最动人的莫过的悲欢离合,冥冥中好似有某种注定的缘份,而并非可以强求的。而尤其是在早一代一切电讯,并未发达故时间的阻隔,地域的辽远,更是令人有一种难以抵御的阻力,因此悲喜剧的发生,乃更加离奇而充满传奇色彩了,而令人感到怪异。·中秋佳日上任!话说从前有一位姓林

  • 文章抗戰後期活躍在灌口區的台灣義勇隊

    来源期刊:《同安》 第61期  作者:李海燕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义勇队 厦门 福建龙岩 李友邦

    印象深刻。在前线,义勇队队员向日军喊话,用台湾话呼吁台湾籍日本官兵投靠祖国,应声而来者,也有立即参加义勇队。在灌口区集美、英村、后溪一带,当地居民并不觉察有义勇队之存在,因为他们在这里展开另一种工作:秘密过水潜入厦门沦陷区搜集情报,包括厦门及台湾之军事调动,社会动态,转报上面,作为战略上运用之参考。不挂招牌,不穿军装,所以外界无从获悉。此项工作在灌口区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杨定国,他是台湾省彰化县人,祖籍同安县莲花,小学毕业后由其父送回同安,在集美高商唸书

  • 文章廈門市近貌

    来源期刊:《同安》 第23期  出版时间:1988-05-01
    关键字: 厦门简介 特区建设 风光优美

    厦门市在宋朝时称为嘉禾屿,又称嘉禾里亦名为鹭岛。原属泉州府同安县。嘉禾之名,因产有一茎数穗嘉禾得名。民国元年设县治为思明县,二十一年福建省政府通过设立厦门市,二十二年将市区及鼓浪屿合设厦门市,禾山划为思明县,旋又废县归市,合倂为厦门市。厦门在福建省同安县东南,四面环海,与台湾省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十六世纪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对外通商口岸,华南贸易要港,海内外侨胞进出国门与侨居地的跳板。据回鄕采亲的同鄕吿称:厦门市现总面积为一五一平方公里,人口九十六万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