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文化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朱熹與福建的勝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6  作者:李册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朱熹 理学 传统文化 福建 名胜古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 文章「中國」的別稱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9期  作者:芸汀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中国 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 历史考究

    我國雄居東亞五千年,歷史悠久,文化精深。歷代祖先在經史子集詩詞歌賦中用以明指或暗喩「中國」的稱謂,不知有多少?玆僅就常用習見者歸爲三類,綜合說明,以探前人鑄詞命意之眞諦,以證中國文化之源遠流長。①基於地理因素的別稱:我國文化發源於黃河流域,自秦以後,歷代王朝均建國於今之華北平原,且有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四面環繞。因此古人自認其建國之地適居天下之中,不但自名其國曰「中國」,且更賦予「中土」、「中原」、「中夏」、「中朝」與「中華」等別稱。其次,古代分天下爲九州,...

  • 文章福州城門林氏宗祠重修落成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2期  出版时间:1991-04-20
    关键字: 福州 李氏宗祠 祀典 传统文化

    (本刊特寫)我國政治哲學,是擴大家族爲國族,將族譜世系與宗廟祭祀視爲治事理民大法。祠堂爲敬天法祖慎終追遠的「根源」,供奉歷代祖先祀典之廟堂。重修宗祠林森縣城門鄕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嘉靖乙未毀於倭寇之亂,萬曆癸未重建,其結構佈局係明朝建築,爲城門林氏裔孫留下明代古蹟的瑰寶。歷經滄海桑田宗祠日漸破壞,面臨倒塌之虞,旅居台港城門林氏宗親聯誼會代表林伯季、林知源、林知梅、林有鑫(依火)等十餘人返鄕探親時,目睹宗祠年久失修岌岌可危,又被充作工廠,祠堂埕及...

  • 文章讀禮探原

    来源期刊:《同安》 第76期  作者:吳品華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传统文化 周礼 仪礼 礼记 青年守则

    礼是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渊源久远,含义精博,使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礼者义也。即言行合理,举措适宜。古礼原为事神致福。唐虞之世,即有五礼之名。至周统一天下,封诸侯,建宗室,置官职,庶政百务,亟待制礼以协尊卑,节进退。周公姬旦,以五礼为纲,缘情因性,沿旧革新,创立了一套体系完毕规模宏大程序井然的礼制典章,世称周礼(周官)、仪礼(礼经),和礼记三礼。这套礼制宝典,周公创于前,孔子及其七十门人述于后,已臻大备。惜毁于秦火,幸先有叔孙通救残补缺

  • 文章八閩文化之宣揚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9期  作者:張宏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传统文化 五胡乱华 八闽文化 历史发展

    所记之文献,均本于华夏精粹,并其所有宫殿、民房、寺庙、桥梁、水圳等,具本于中国文物之赓续。自五代之后,宋朝一代,闽城实行传统文化之遗风益甚,各地所留之遗迹,可征者益多,北宋南渡,以杭州立基,文化随因此南移,比于残唐尤甚。濂洛之学,由杨龟山再传门人朱熹而广,形成闽省学系,兴中原流传之各学派并绍于世,且此学规以穷理求义,内治而外修,传遍八闽,海上达于金门,远及南洋矣!其影响之大,传布之广,国内海外均表崇其文化,可证其成。洎后南宗虽亡于元,而八闽文化潜存,始

  • 文章新加坡福州會館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42期  出版时间:2003-04-30
    关键字: 福州会馆 乡源习俗 华文教育 理事会 传统文化

    化传承内涵,或具备时代潮流色彩,在娱乐中、老年会员生活的同时,应力求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参与会馆活动,乃至动员、选拔一批年富力强的年青精英加入理事行列、促使会馆面貌更加年轻化、更具活力,并能让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日益全球化的新经济形势下,继续保持其原有的风采,乃至焕发出蓬勃的新鲜活力与生机。监誓主宾曾士生部长在典礼致词中指出宗乡会馆的特色在于中华文化,会馆如果要繁荣发展,就一定要从跟中华文化有关的层面着手,对于推广华族文化教育事业、发扬中华文化精粹方面应抱有强烈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