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思想文化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解答孟子三不孝中,未言明之二不孝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0期  作者:郭振武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孟子 思想文化 学者论述

    」程伊川曰:「勤能致富,俭可却贫。」[2]凡以此勤俭方法,或正当职业,得来之钱财,而又能以恭敬之心,奉养父母,以现代人之共识,就是极孝之人。反转来说,不以「勤俭」方法,或正当职业赚钱,而以贪污、诈欺、窃盗、抢劫等非法行为,得来之钱财,即使以恭敬之心,奉养父母,也是大不孝。此外鄙对赵岐所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再补充两点如左:第一、曾子曰:「子从父之令,①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②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③虽无道,不失其天下;④诸侯有争臣五

  • 文章中國家族制度與倫理思想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楊亮功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家族制度 伦理道德 思想文化 传统观念

    中國社會,向以家族爲本位。故謂「國之本在家。」(孟子)幾千年來,中國政治制度雖有變遷,而家族制度則始終保持存在。因此中國倫理是由家族制度所演成。故謂:「夫孝者,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經)又謂:「家齊而後國治。」(大學)西方國家或以國家爲本位,或以個人爲本位,其所演成的倫理思想,顯然與中國不同。一、家族制度之建立古代國家,多起原於氏族,我國亦非例外。蓋上古之民,從事游牧,用旗幟以區牧地,而部落以分。特古代之所謂部落者,不稱國而稱氏,古孝經緯有...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