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辛亥革命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藍布長衣永伴靈魂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布料 郊游 辛亥革命 法治

    先生自幼受儒家思想的薰陶,富有民族意识,胸怀匡复大志,一生崇向法治。忠贞廉洁,待人以宽,律己以严,晚年虽尊为国家元首,衣食住行,与平民无与,公余治农林园艺,一草一木,必亲培植,郊游每摒除随从,遇农夫老幼,辄訽近况,其宁静淡泊,平易亲民之风范,见之者均能畅言。先生喜着布料长衫,曾语人曰:「辛亥革命前,靑天白日旗为国父所定之革命军旗,自国父病北平逝,余即不穿西装,改穿蓝布长衣,乃示靑天白日永不离余灵魂和躯壳。」

  • 文章辛亥光復:閩省首任都督孫道仁(上)

    来源期刊:《闽聲》 第47期  出版时间:1971-09-3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孙中山 昭忠祠 塑像

    福州城里一条通到水部门的马路,旧名大墙根以后改称大根路地方,有一座建筑得很讲究的祠堂,一般称为孙公祠,附近居民则叫做「孙道祠堂」,孙道者,指辛亥革命第一任福建都督孙道仁也。这所祠堂是他父亲孙开华的专祠,建于淸光緖十九年庚午(一九三〇),予谥「壮武」,所以正名应作「孙壮武祠」。辛亥武昌起义,各省相继光复,农历的十一月初十,各省代表选擧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十三日,大总统莅临南京,行就职礼,改用阳历,是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元旦,典章开国,咸与维新

  • 文章先烈遺蹟光邑乘——同安鐘樓漫筆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9  作者:顏立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同安钟楼 庄尊贤 潘节文 辛亥革命

    注:同安钟楼照片)同安旧县城中,矗立著一座方形砖混结构建筑物,这就是钟楼,是纪念辛亥革命后在护国战争(即维护中华民国的共和体)中牺牲的庄尊贤和潘节文两位烈士修造的纪念建筑物,原是同安县城最高的地物标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作过防空警报处,一九八四年原同安县人民政府把它作为辛亥革命活动史迹,而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庄尊贤、潘节文何许人也?庄尊贤(一八七五~一九一六),字育才,同安县安仁里山兜徐厝后人(今属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鎭)。他自幼读书,十五岁经营粮食和布匹生意

  • 文章鄭宗林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期  作者:劉澄清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郑宗林 人物生平 辛亥革命

    风雨同舟,合作无间,初以风气未开,而又不谙当地语言,情形隔阂,困难可想见矣。惟先生意志坚强,不屈不挠,奋鬪数载,乃奠丕基。此后顺序进展,深入鄕间,勤勤恳恳未敢或懈。计在永安十八年,先任牧师十三年,续任敎区长五年,开设敎堂十四所,新建敎堂,医院、学校,牧师宅十一栋,成就辉煌,非偶然也。先生以基督敎乃入世主义而非出世主义,故于地方亟欲有所贡献:方辛亥革命,永安驻有淸军五百余名,先生奔走慰解,遂使帖然归顺,安然光复。闽都督孙道仁为请临时大总统孙公,颁赐二等勋章以酬其功

  • 文章黄花時節—記:聲洞方烈士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0期  作者:李鄉瀏 出版时间:1997-03-30
    关键字: 方声洞 辛亥革命 中国同盟会 《吴玉章回忆录》

    福州北后街九彩园方家,辛亥革命出了六位志士,其中方声洞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方声洞(一八八六—一九一一)祖居闽侯南通方庄村,祖父方振隆曾在福建布政使衙门当幕僚,家居福州。伯父方家澍,清光绪八年举人,十八年会元,出任浙江桐乡、秀水县令,他目睹清朝政治腐败,倾向维新。在他的影响下,方家湜(方声洞之父)放弃在秀水县协助政务的差使,脱离政界。方声洞有兄弟四人,姐妹七人。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惨败。为了拯救中华,谋求富国强民,方家澍鼓励和资助弟侄辈,先后赴日本留学

  • 文章秋瑾出生於福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1期  作者:林家鐘 出版时间:1997-05-15
    关键字: 秋瑾 辛亥革命 周恩来 《秋瑾年谱》

    女侠秋瑾(一八七五—一九〇七)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反帝反封建的女革命家。她一生奔走革命,谋推翻清室,曾在浙江成立光复会,组织光复军,任统领,准备于一九〇七年农历六月初十在绍兴武装起义,不幸事泄,她被绍兴知府贵福逮捕,当夜即被害。民国后,改葬杭州西湖。她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周恩来同志于一九七三年在纪念她时,曾写下『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励人。嘉禾字露轩,同治举人,候选同知。嘉禾当秋瑾生时,在闽任何官,志书无考,据我所知,嘉禾可能在任督抚幕僚

  • 文章(林故主席子超先生特刊張羣敬題)辛亥海軍起義與林子超先生的關係史實

    来源期刊:《闽聲》 第36期  出版时间:1969-11-1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民族革命 武昌起义 林森

    效前驱,之死矢靡他。」语未竟,在座诸海军将士多悲愤,泣不可仰,李烈钧席散失欢,乃倡为长夜之饮,笙歌四起,达旦方止,李亦解人矣哉。辛亥革命,武昌首倡,发动系出于湖北的陆军,其后长江下游赣、皖、苏、沪、相继独立,海军响应,遂擧义于湖北黄州之阳逻鎭。其事由各舰下级干部密谋策动,外间都不详知;民国以来,亦鲜有详明记载。鎭江张怿伯同志,当时充海琛兵舰下级士官兼司电务,为此次联合筹划的中坚份子,近手写有「辛亥海军擧义记」稿本一册,专记其事,承以副本见示,适三十三年国庆

  • 文章(同鄉人物介紹)本會名譽理事:梁敬錞敎援

    来源期刊:《闽聲》 第25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1968-09-15
    关键字: 梁敬錞 陈立夫 辛亥革命 九一八事变

    本会名誉理事梁和钧(敬錞)先生,新近自美返国,曾参加中华学术院所主办之第一届国际华学会议,并与孙科、张知本、陈立夫、顾翊羣李瑄根(韩国庆熙大学校院长)、亚立普(菲律宾历史学会会长)等荣获中华学术院授予名誉哲士,足为我同鄕争光。梁同鄕执敎于国内外各著名大学,桃李遍天下,为我国现代史权威作家之一,其所著中英文之「辛亥革命」与「九一八事变史述」均经美国国会图书馆采入著作目录,编有卡片号码,甚受国际史学界之推重并经常为国内各报刋撰写专栏,其议论之精辟,与文笔之爽

  • 文章許卓然先生之一生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3、4期  作者:李漢青  出版时间:1971-12-25
    关键字: 许卓然 人物生平 辛亥革命 革命烈士

    先生姓許氏,諱卓然,別號寄生,福建晋江人也。軀幹魁梧,相貌奇特。父培材公,爲名諸生,操持公正,好奬掖後進,扶弱濟困,雅負淸望。先生秉之,任俠尙義,宅心仁慈,嘗至龍山寺,見一嫗方自經,急爲解救,詢知家貧負債,代償而慰之。平日克己待人,友朋有急需者,必擧所有以助,不足則再向他友共籌應付,必解其困難而後己。又好爲人抱不平,少年輩有相傾軋者,輙爲勸解,不直則領弱者至强者家理論,必直乃去,誠風塵中不可多得之士也。惟讀書不求甚解,行爲亦不拘小節,人多以頑梗目之。獨邑...

  • 文章(林故主席子超先生特刊張羣敬題)林故主席子超先生之風範

    来源期刊:《闽聲》 第36期  作者:張其盷 出版时间:1969-11-15
    关键字: 黄梨洲 林森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占第二位(十九人)。实非偶然。林主席生活俭朴,往往自缝衣裳,其所收入,罄囊以供同志宣传革命之用。性至沈毅,不露厓岸,见之者但仰其光风霁月,慈祥恺悌,初不知为吾党一最坚强之鬪士,在沪服务九年,调往九江海关。辛亥革命前夕,林主席服务九江海关,秘密给纳同志,与吴铁城等训练商团,以策动长江流域之革命。及武昌起义,林主席力说九江协统马毓寳(后林公就任国府主席,延马氏为参军)反正,又运动江阴统带林述庆起义,而海军方面海筹、海容、海琛、江贞、湖鹰、湖鹗等六舰,亦经林主席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