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泉州共返回3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萬提督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1期  作者:呉綿衛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万提督 泉州 蜘蛛 辅佐

    万提督(恕忘其名)是泉州城东门外人,兄弟两人,家中尙有一位年迈老母,由于家庭环境不佳,故兄弟俩自幼失学,乃母的娘家尙有一位小弟,但远居莆田经商。某日,其母因病仙逝,因家境贫寒,无法办理其母后事。兄弟相议,相偕前往莆田求援母舅,苦诉经过,舅闻乃姊西归,悲痛不已,乃取白银十两,令其返家办理母丧,兄弟接银后立刻赶程囘泉,沿途想道:此十两银无从应付丧费,左思右想,抵泉后未及囘家即先到赌场,冀望能赢来添作丧费,岂知天不作美,十两银竟被输光。(泉州一句土方言:抢棺材

  • 文章妙信共賞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1期  作者:鯉東人 出版时间:1978-04-01
    关键字: 泉州 益仔 科试

    泉州一带古时曾流传有一读死书人名唤「益仔」,文学基础差的很,又欢喜乱用文句,有一次前去福州参加科试,到达后,写囘家信给他父亲,他自认是很得意,但却是笑话百出的「半通不」,其内容这样写着:「父亲老鄕台;小儿益仔顿首拜,自七月十五拜公食鸭起身,来到洛阳桥头,草四点六(买草鞋用四钱,点心用六钱),两舆夫称我相公金科必中无疑,见信后请备灰三担,中则竖旗应用(竖旗竿就是代表已中科试湏用白灰粘着),不中者刮学(学字土音是「厕所」,刮学就是修理的意思)可也」。

  • 文章明太祖颁旨禁锢下之贰臣烹宰吾闽人八十九年之蒲寿庚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7期  作者:蔡一鴻 出版时间:1991-07-01
    关键字: 蒲寿庚 泉州 明太祖 禁锢

    之弟寿宬倡议共助地方军队抵抗海盗,将来侵者击退。宋帝是[2]以其平寇有功,加封为福建安抚沿海都制置使(仍任提举市舶司)。以外一人获此荣宠顿成显贵,益肆嚣张,计占泉州市舶厚利近三十年之久,为蒲家带来威风八面,名利双收,异族人无能与匹者。—正当元将伯颜统领军队攻陷临安南下时,宋朝已在危亡关键时刻,东南江山,祗泉州提举市舶拥有较多海军与船只。虽然帝是在福州即位,却被元兵伯颜所部继续攻击,蒲寿庚所属均为帝是唯一支柱,何况伯颜兵种仅有骑兵及陆军步兵,幷无海军,自然

  • 文章处则真儒•出则名世的真文忠公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6期  作者:酉盦 出版时间:1991-05-01
    关键字: 真德秀 忠勤 泉州 理学

    汚吏,并与太宗魏岘同以便宜发廪,使教授杜庠账给,还从鎭江,建康府拨米五十业石账济饥民,事毕而还,百姓数再人送到郊外,指道旁丛冢注曰:「此皆往岁饿死者,微公,我辈已相随入此矣。」江东灾情经真氏悉心措置,所活甚众,于是政誉日闻。三、出任艰钜,两知泉州真氏两度出知泉州,一在嘉定十年(西元一二一一年),一在绍定五年(西元一二三二年)前后相距十五年,第一次真氏以右文殿修撰知泉州,当时宋室偏安,与外国交往多由海路,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辖及今之澎湖,或称平湖,据

  • 文章泉州太守姜公志礼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泉州 太守 姜太公 进士

    大理寺评事,旋本钦简云南鄕试主官,差毕囘京,以其时京师讼事滞缓,累民特甚,公上疏请整饬,以减民间讼累,帝从之。人民直接或间接减免讼累者不知凡几。嗣改刑部员外郞,外放泉州知府,泉州府以晋江为府城,为冲繁要缺。公抵任后,以探求民瘼为亟务。泉属惠安之万安桥,俗称洛阳桥,系宋蔡襄所建造,绵亘二、三里,公下车未久,桥忽因地震,圮倒过半,交通不便,行人苦之。公鸠之更理,造桥墩三十二座。经始之际,波涛弥漫,公祷之于神,潮不至者数日,匠工因获措手。其上某石梁时,舟重水浅,无法

  • 文章后洋相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期  作者:吳緜衞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后洋村 泉州 杨相国

    泉州南门外的离城约廿五里,正好在泉园公路的左侧,有一个村落叫后洋村,村里大多杨姓,该村有一位杨相国,(佚名)说到「杨相国」几乎全晋江人都家喩户晓,他在未出身时,曾对村人说:「老鼠吃笼甑」,没有人相信。一旦身为相国返鄕省亲时,他存意试探村人说:「大宗祠门外的石岑被太阳晒跷了」,于是村人便集会图谋补救,但其中有一不服气的村民在杨相国背后私语:「他做相国尙没有芳荫村人什么,如今反而劳民动众……」自然的,这些话马上传进杨相国的耳中。有一天,晋江县尹南下巡视,道经

  • 文章宋史上的曾公亮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1期  作者:拙園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曾公亮 《宋史》 泉州 进士

    泉州九九斋珍藏于民国五十八年公开展览,复于五十九年设立博物馆后,国人及国际人士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关于九九斋主人曾公亮事蹟,除珍藏人曾家泰著有泉州九九斋迁台叙略,及周厚钧著有九九斋故实曁私立博物馆之创设略有介绍外,本刋第五期民国五十八年三月陈允洛撰「宋明史上的泉州人」亦尝提到,惟多数人仍感所知不多,深引为憾玆特将宋史卷三百十二曾公亮列传录后,以供参考:宋史卷 三百十二列传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擧进士甲科,知会县。民田镜做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

  • 文章「悲欣交集」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3期  作者:林騮  出版时间:1976-02-01
    关键字: 《送别》 泉州 铜佛寺 弘一

    瞻仰法师,但觉其眉目微细,面形稍削,容貌淸癯潇洒,状至慈祥。既无烟火气,但也有点弱不禁风之槪。他的声音低而嘹,弱而实,略带浙东腔音;初次听来不大淸晰,但有一位和尙繙译,使我略知讲题大意;「一梦漫言」是讲述明代宝华山见月法师启述艰难行脚,及其苦修经历等事迹。不过我的目的既是要瞻仰高僧而来,懂不懂实无关宏旨,我想这应如法师在「律学要略」里所说的「他人旁听,虽不能解,亦是种植善根之事」了。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二月间我复得友人通知,说弘一法师又在泉州承天讲经

  • 文章天下第一桥——泉州洛阳桥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4期  作者:張呈仁 出版时间:1976-03-01
    关键字: 泉州 洛阳桥 蔡襄 落羊江

    福建省闽南地区之泉州乃唐置之泉州,元为政路,明为府,淸因之,民国废,今晋江县其旧治也,原属下计五县为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简称泉府辖晋、南、惠、同、溪。其惠安县之西南三十里西与晋江县分界处为一江河,即洛阳江乃唐宜宗微时游此,谓山川胜槪有洛阳江因以名、江上有桥即所谓洛阳桥也——相传为天下第一桥。洛阳桥本名万安桥,宋蔡忠惠守泉州始加大修,照水为四十七道,长三百六十五丈七尺,广一丈五尺,桥上为南、北、中、三亭。公为记手书勒石桥南志念。相传洛阳江本来又名

  • 文章泉州民间掌故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1期  作者:吳緜衛 出版时间:1978-04-01
    关键字: 泉州 萧文清 中医 葫芦单 乞丐

    遠在民國十年左右,農曆元月十六日,衙口鎭轄的「坡頭村蕭厝」一位頗爲著名的中醫師蕭文淸,由於他是名醫,患者登門者有如過江之鯽,他自建一座新屋,並在廳邊開一藥室,廳中懸掛一對聯,文曰: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是日(元月十六日上午)一個乞丐拿一松枝,松枝上穿上幾文銅錢,名之曰:「搖錢樹」,這是每逢農曆正月才有的,丐一登門,手搖松枝,銅錢鏗鏗作響,口隨錢聲唸道:「一搖興旺,二搖滿堂,三搖三貴子,四搖四代兩公孫,五搖五男二女,六搖六國都丞相,七搖七子八壻,...

共38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