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孔子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气煞孔子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期  作者:吳緜衞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孔子 麻将 颜回

    麻将一门,据闻为一位德国海员所创,流入中国已有二三百载,在满淸中叶乃普遍广传,目前在台湾更见风行。其实,远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已有麻将面世,不信听我道来。颜子渊(颜囘),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某日,集群贤大打麻将,因有一局「三喜」满胡,其中东南方开降,西方碰出,北方坆三,单吊红中,赌至半局,因久吊不见红中而改吊见一九筒,红中打出后,对门及上面各跟打红中,此时轮到颜囘摸牌,竟亦摸来红中,最后,终被散局。颜囘在痛惜之余,趋见孔子,将经过道出,孔子一闻之下,拍案

  • 文章淺説論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1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7-05-15
    关键字: 孔子 《书经》 祭典 修身

    为政篇—第十六章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这一章书,涉及政治人物之进退出处的问题。孔子讲为政之道,他的施政理念,可能获得许多人的赞同。所以问他说你为什么不出仕来为国家服务呢?以当时鲁国的政治环境而言,实在是不宜作正面的答复。因为他老人家有难言之隐。在本篇上一章里提到,孔子于周敬王十九年初仕为中都宰,是地方的行政官,后来改任『司空』是中央政府主管工务的部长级官员,再改任『大司寇』为周

  • 文章懷念勵羣

    来源期刊:《連聲》 第12期  作者:江舉謙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座位 好友 清晨 孔子 李陵

    熟能生巧。一经老师讲解,就比班上同学深入会心。一次,读论语宪问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一段的涵义比较曲折。「为己」「为人」别有深意。老师是广州人,标准「广东国语」本就不易听懂。可能只参考一点「朱注」,自然语焉不详。励群就问我应如何去了解,我就根据论语其他篇章试加补充。我说「为己」者,求己之进德修业也。「为人」者求人之赏识拔用也。因为论语曾说「君子学以致其道」。「致道」就是「为已」而「致」,孔子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病无能焉

  • 文章隱不隱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3期  作者:鼎新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孔子 伦理 朝野人士

    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顷而苏,(差点出人命),故孔子嘱其门人曰:曾参如果来,不让他入内。曾子自以为无罪,辗转请见孔子孔子责曰: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今汝委身以待暴怒,甚至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有比这更大乎?以曾子之材,又居于孔子之门,有过且不自知,故曰「处义难」。后汉书崔实传:实从兄烈位居三公而天下失望,私问其子钧何故?钧曰:论者嫌其铜臭。烈怒,举击之。钧走,烈骂曰:死卒,父檛而走,孝

  • 文章閩都故事選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7期  作者:卜夕秀 出版时间:1996-11-30
    关键字: 孔子 秦始皇 文献 石竺山

    了,不知用到何时?何不请长者也遗下新谶留与后人添手之,林仁翰道:老拙并非圣贤那有此本事。据传包劼一家曁何太守全家白画升天,至于包劼所派遣的使唤的家丁,早已先度去了。不过仁翰说:犽钟及包劼皆因有天仙为助方能推算,总不及孔门大圣大贤之道,盖立墓谶以子贡为最也。太守急问子贡立何谶,仁翰曰:孔子墓如无子贡遗谶早被秦始皇毁了。始皇东巡至曲阜,将毁孔子墓,开圹入,棺之外,有几有床,有衣架,衣挂架上,有鞋排列床前。始皇先坐床沿,先将架上衣,由下衾倒持搭在自己肩上曰:人说孔子

  • 文章淺説論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4期  作者:張榮春 出版时间:1998-09-30
    关键字: 论语 八佾 子夏 孔子 平淡

    八佾篇—第八章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姓卜名商,是孔子晚年的学生。他读诗经卫风硕人篇,对于歌诵卫庄公妃庄姜之美的这三句诗,不解其真意,乃向老师请教。按『巧笑倩兮』是形容美女嫣然一笑时,双颊留窝;『美目盼兮』是形容双目顾盼时,秋波流辉。『素以为绚兮』是说绘画时要先在绢帛上以白粉打底,然后才可以落笔上彩色。孔子的答复,只是简单地说明绘画的程序。而

  • 文章福州柯遠揚考證曾子故里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7期  作者:藍雪花 榮麗茵 出版时间:2000-09-30
    关键字: 福州 柯远扬 曾子 孔子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柯扬教授孜孜不倦躬耕于孔学田园,硕果累累。已有将近50篇学术论文了表于《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光明日报》等海内外各大刊物。九八年出版三十二万的字《孔学新说》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年四月廿日,曾子故乡山东省嘉祥县召开曾子学术研讨会,柯教授应邀前往出席会议。曾子(公元前五百零五至前四百三六),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战国初鲁国南武城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继往圣,开来学』,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成为孔孟思想

  • 文章孝經心得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9期  作者:黃和平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孔子 天子 《孝经》 心得 立身

    第一章 开宗明义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敎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浅说:孔子在书房里静坐,学生曾子在傍侍候。于是;就对曾子说:「古时候的帝王,他们是以德为要道来敎化人民,所以;老百姓能够和睦相处

  • 文章今日新閩學之代表人物:鄧芝園老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闽聲》 第54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2-12-16
    关键字: 武昌起义 人格教育 孔子 学术文化

    深蒙 总理嘉许,乃知先生埋首敎育事业,坚贞不移,数十年如一日者其来实有自矣。先生一生主张人格敎育,深以西儒之人格敎育学说,与孔门大学之道吻合而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人格自觉自新,与理想敎育之效率在于情意陶冶,排斥偏知主义求理论与实际并重,并以为我国科擧之幽灵仍在作祟。一般社会及学校至今犹昧于敎育任务在求知之谬见,且其所谓知亦属皮相,仅以为应试之用而己。原孔子之敎育法,行重于知,身敎重于言敎,六艺之礼、乐、射、御先于书数,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之余,始以学文

  • 文章弘揚儒家文化爲己任福州柯遠揚教授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7期  作者:陳涌曄 柯涌暉 出版时间:2005-10-31
    关键字: 儒家文化 福州 柯远扬 孔子 儒家思想

    中华孔子学会理事柯远扬教授2002年8月12日至14日在广西北海参加了《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做了《试析孔子与朱子的德治理念的内涵》(《朱子论坛》2002\1\2)的专题发言,颇有影响。会后往越南河内等地考察交流三天,并游览了龙湾海上桂林。2004年8月9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首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上做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智慧》专题发言,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翌日,吉隆坡『星洲日报』大都会MEA03版以《柯远扬赞儒学说充满智慧》为题,给予择要报导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