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医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各行業的始祖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7期  作者:吳緜衛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始祖 乞丐 娼妓 中医 教师

    沦为乞,此时适乃父郑儋升任剑南道采访使,途经长安入川上任,知元和沦落,忿极!饬人找来,擧鞭毒打,元和负伤昏蹶,乃父恨之不肖,不顾而去。幸亚仙及时赶到,时适大雪,遂将所披之绣襦解下,救之活命,并倾尽首饰与私蓄,向鸨母赎身,另厝居之,并勉元和上进,和深受感动,无如元和迷恋于色,亚仙乃扯破花容,迫元和进京赴试,终于高榜得中,乃偕亚仙上任。十 中医始祖—扁鹊扁鹊(非其本名),战国时郑人,姓秦名缓字越人,授禁方于长桑君,传其飮上池水(竹叶上之露),三十天当见物也,及飮

  • 文章蔡文祥中医师获颁「德术超群」匾额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3期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中医师 中医药 医学研究 陈立夫

    民国四十四年取得中医特考及格,悬壶业医三十余年的蔡文祥,继去年年底当选第一届十大杰出中医师「华佗金像奖」后,今春又荣获总统府资政、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陈立夫颁赠「德术超群」匾额,表彰其对中医界的贡献。基隆市各界人士,包括市党部主委吴梦雄、市府主秘黄文荣、国大代表李伯元、省议员林水木、市议员武少虔等,均前往南荣路蔡文祥诊所道贺。蔡文祥中医师,原籍福建省东山铜山港。当地曾因出现一位儒医黄道周而闻名遐迩。蔡文祥的祖父廉卿公,父亲筱耕公都是精于岐黄之术,因此,他

  • 文章致力于中医研究的吴松梯鄕长

    来源期刊:《同安》 第18期  作者:毓曦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中医研究 对症下药 旧友回忆

    至亲好友,或知其对中医有此造诣者,屡恳其指导治疗服药,虽未臻皆能勿药之境界,第凡经指导者,均能立即见效而减轻病苦。尤其不接受任何餽赠者,更属难能可贵。世界中国医药学术大会及国际针炙研讨会,鉴于目前台湾钻研中国医学国粹「三焦气」理论者,有如凤毛麟趾,特于第二届联合大会会期,邀请吴鄕长出席假圆山大饭店会场,即席作专题讲演,(已志十七期会讯同安动态),是项讲演,吴鄕长以「论鼓胀症治法」为题,引「三焦气」之理论,详述鼓胀症之成因、种类症候以及治疗处方,作有系统精擘之阐述

  • 文章致力中医药硏究的陈介甫所长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9期  作者:李津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陈介甫 家学 中医 捐款 革新

    本刊特稿)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位于台北县新店市北宜路,成立迄今已历三十四年,在艰苦经营下,负责中国医药整理、研究、实验、与改良工作,默默在耕耘,知名度虽不高,但对中国医药探索改进已开启科学化,现代化的新里程。现任所长陈介甫先生,毕业于国防医学院五十四年班,一直从事教学与研究,尤其自六十四年至阳明医学院执教后,十余年来与中医药结下不解之缘。在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所长出缺时,接受教育部之邀请,出任此职,在他专心投注主持下,卓然有成。家学渊源·立志习医接受

  • 文章三伯您活在我們的心中

    来源期刊:《闽聲》 第17期  作者:錦還 出版时间:1968-01-15
    关键字: 刘祖庆 对日抗战 中医 游览

    所以,凡认识他的人,无不油然心生敬仰。三伯于我国对日抗战八年期间,随福建省政府西迁永安,公余则研读医书,精通脉理,经常为同事友好眷属诊病,莫不著手囘春,其医术与医德,的是口碑载道,誉满省会。民国三十七年夏间,三伯为向慕寳岛美丽风光,特来台游览。当时,其令弟沅庆任嘉义市政府建设局长兼水厂厂长,于是邀请其供职嘉义自来水厂,十六年如一日,奉公守法,待人又极和善,甚获长官与同事的爱戴。公余之暇,他仍以宏扬中医为乐,广结善缘为人诊病,从来不取分文,不论识与不识,一经

  • 文章泉州民間掌故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1期  作者:吳緜衛 出版时间:1978-04-01
    关键字: 泉州 萧文清 中医 葫芦单 乞丐

    远在民国十年左右,农历元月十六日,衙口鎭辖的「坡头村萧厝」一位颇为著名的中医师萧文淸,由于他是名医,患者登门者有如过江之鲫,他自建一座新屋,并在厅边开一药室,厅中悬挂一对联,文曰: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是日(元月十六日上午)一个乞丐拿一松枝,松枝上穿上几文铜钱,名之曰:「摇钱树」,这是每逢农历正月才有的,丐一登门,手摇松枝,铜钱铿铿作响,口随钱声唸道:「一摇兴旺,二摇满堂,三摇三贵子,四摇四代两公孙,五摇五男二女,六摇六国都丞相,七摇七子八壻

  • 文章陈介甫乡亲出任中医硏究所所长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85期  出版时间:1989-04-01
    关键字: 陈介甫 中医 药理研究 所长

    □晉江雜誌社駐東區特派員黃忠報導□前年發生著作抄襲風波的敎育部所屬國立中國醫藥硏究所,已於去年更換所長,行政院經核定的國立陽明醫學院藥理硏究所所長陳介甫接任。査陳介甫,五十二歲,晉江縣人,國防醫學院藥學系及生理硏究所藥學組畢業,美國猶他州大學硏究,美國國立衞生實驗醫院硏究,曾任助敎、講師、副敎授、敎授、系主任,前爲陽明醫學院藥理所所長。

  • 文章送林君石梧兄之台灣

    来源期刊:《同安》 第46期  作者:李博愛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林石梧 中医师 阔别 茶话 诗赋

    其一送君惆怅情依依,自少同窗成故知。阔别瀛洲四十载,重逢银邑二旬期。深宵灯下悦情话,白昼堂中畅赋诗。今日茶烟相对语,茫然后会在何时。其二若梦浮生何所依,知心自古贵相知。独怜影只无吟侣,唯望君归更早期。风月花前欢笑语,竹松林下唱和诗。东皋舒啸清流赋,健老独如年少时。注:作者系同安县大同街生院中医师。

  • 文章(悼念親人)追思

    来源期刊:《永定會刋》 第27期  作者:胡林娣 出版时间:2004-02-08
    关键字: 悼念亲人 中医世家 行医 永安堂 公祭

    先父胡福崇公,生于民国廿七年十一月十一日,世居永定下洋科平里;系安定公十八代裔孙,为中医世家望族,曾祖父通星象地理,祖父为前淸秀才;先父自幼勤学有志,完成大埔中学学业后,曾在鄕执敎,擅绘油画,其作品山水、虎豹等别墅悬挂满室。念四龄与印尼归侨游凤娘成婚,旋随祖父赴缅甸行医,开设「永安堂」药舖,兼营百货,以专治头痛及祖传秘方行医,救人无数,向为鄕邻亲友仰慕感激。民六十二年缅甸政府实施社会主义政策,店舖、财产被没入充公,不得已逃迁澳门,嗣辗转迁台,在台北中和市

  • 文章月是故鄕明·人是故鄕親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1期  作者:陳志達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吴荣国 中医 新加坡 金门 闽籍乡贤

    旅居新加坡五十三年的金门籍中医师吴荣国鄕贤,由于子女均已成长,并有所长,各有所司,再加上多年思鄕情怀,顿萌落叶归根之感,毅然放弃在星的高薪,准备返鄕—金门,悬壶开业,以服务鄕亲、造福鄕梓,颇获鄕亲们的欢迎与敬佩。鄕贤吴荣国,福建金门人,民国十六年,出生于金门金宁鄕盘山村顶堡西社,民国廿六,因日寇侵华,金门沦为日寇魔爪,吴医师乃逃至新加坡讨生活,并在新加坡接受中英文教育,并于民国四十年,投考新加坡教育局立案的中医专门学校,硏习中医医术,四年后由该校高级班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