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理学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朱熹在崇安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4期  作者:犂田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朱熹 崇安 理学

    朱熹原籍安徽,但他的一生,大半是在福建渡過的;主要是在閩北崇安縣講學。「琴書四十年,幾作山中客。」這兩句詩,就是朱熹在崇安經歷的寫照。

  • 文章朱熹與福建的勝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6  作者:李册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朱熹 理学 传统文化 福建 名胜古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 文章朱熹(朱文公)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9期  作者:九九老人 陳仲修 出版时间:2010-03-01
    关键字: 朱熹 格物致知 鹅湖之会 理学 白鹿洞书院

    的救荒粮发出六百石白米,才使建宁府度过危机。朱熹四十五岁时,和闻名的「心理学家」陆九渊在江西鹤湖讨论学问,(即著名的鹅湖之会),朱熹主张「性即理」、九渊主张「心即理」两人意见相左,形成对立,因此,陆九渊便成为朱熹生平的政论对手。两人虽是思想不同,但却主张尊重,成为后世佳话。朱熹四十八岁任江西省星子县知府时,即重修白鹿洞书院,并制定学规,成为后世书院的典范,同时邀请陆九渊前往演讲,题目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演讲会中,有人被感动的流泪,朱熹也被感动不已

  • 文章豪山共仰名宦靈

    来源期刊:《同安》 第75期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2001-04-01
    关键字: 林希元 明代理学名宦 生平介绍 为官清正 终生清贫 墓园重修落成典礼

    新千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同安豪山经过入冬以来初场细雨的洗涤,显得格外清新明亮,明代「理学名宦」林希元墓园重修落成典礼正在山麓隆重举行,来自台湾彰化、金门烈屿、文莱、新加坡、同安项下山头等地林氏宗亲以及同安各界人士八百多人冒雨参加庆典活动,希元九泉有知,想必莞尔欣慰。林希元(一四八一—一五六五)字茂贞,少名峦,号次崖,又号艮斋,明成化十七年九月三十日诞生于同安县翔风里麝圃山头村(今属同安区新店鎭),他的母亲郑氏瑞娘是大嶝田墘人。林希元自幼克承父志,折节读书

  • 文章厦门市地理学会名誉会长郑敏雄教授拜访福建同鄕会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9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厦门市地理学会 台北市福建省同乡会 郑敏雄 人物简介

    本刊讯)本刊作者,厦门市地理学会名誉会长,集美大学退休地理系主任郑敏雄教授于十月间来台探亲,下榻台北市厦门街其胞妹住所。十月二十遄至福建同鄕会拜访,因吴雪山理事长出国,由张开龙副秘书长代表接待,向郑氏介绍鄕会槪况,并引领参观福建文化中心及其藏书情形。郑教授带来安溪茗茶及厦门经济特区地理一册致送福建同鄕会,张副秘书长代表吴理事长以福建先贤列传及各期福建杂志回赠以为纪念。郑教授福建长乐人,地理学家,于一九九二年教职退休以后,以旅行写作,介绍风土名胜为乐,亦

  • 文章羅從彥先生傳

    来源期刊:《連聲》 第2期  作者:羅佩光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豫章罗姓 豫章先生 龟山之门 程朱理学 博罗县主簿 治道士行 观书自警

    按故乡文亨、莒溪以及永安、沙县、莆田、仙游等县罗姓宗(家)祠门上,每于春节期间,都贴上「汉相国司农世第,宋名儒理学家风」或「理学家声大,豫章世泽长」的红对联。所谓「汉相国」,指罗姓远祖汉朝大司农罗珠,「宋名儒」指宋朝理学宗师罗从彦先生(朱熹朱夫子之太老师)。豫章城在江西南昌,为汉初灌婴侯所筑。惠帝三年(西元前一九一年),表大司农罗珠来守斯土,有章安故土之思,手植豫章于庭,并偕妹壻石固完缮城郭。太尉周亚夫灭吴王濞始以遗迹请命,称其郡为豫章郡。自后罗珠子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