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沿革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懷念理學之鄉——蓬壺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9期  作者:林保泰 出版时间:1973-06-30
    关键字: 蓬壶镇 乡镇沿革 理学 名胜古迹

    笔者先代数世农耕,生于草野小户之家,狂妄无知,蹉跎岁月,落拓天涯,西望隔海家山,废宅寒烟,亲旧凋零,祖宗庐墓,湮没草莱,无人拜祭,言念及此,肝肠寸断,略抒故鄕梗槪,以慰旅怀,就敎诸鄕长之前。一、乡名沿革蓬壶位于县城西方三十余华里,昔称「肥湖」一名「毗湖」,也有写为「毘湖」的。当宋朝时候,大家感觉上面的名称俗气不雅,鄕里有一座蓬山和一座壶山,所以就改称为蓬壶。现在不论政府机关,人民团体,或者民间有任何文字的记录,都称本鄕为蓬壶,绝无使用「肥湖」,「毗湖

  • 文章興化文獻叢譚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8期  作者:士希  出版时间:1969-12-30
    关键字: 建置沿革 地理沿革 交通水利 特产 语言文化

    自有船只驶入。其时九华、壶公二山,海水环抱,成一大湾,外连涵江、江口、笏石各地,皆海滨人交通所及。于时北者名曰洋,南者名曰壶山洋,九华山麓,有旧时泊船之地,种为澳柄,附澳之地亦各曰澳柄岭。至于仙游,山居之民,每掘地得蛎房壳及船板舵橹等物者,于在仙游县南十五里之鸣凤山尤数见。山巓之残樯断碇,不知何年停櫂(以上见仙游志)。近仙游东鄕各保,因掘井或凿池,屡有古代航海物之发见。是皆足为莆仙古代为海之佐证。建置沿革兴化莆仙两县,由于地理上之关系,置县较诸他郡为晚。考诸

  • 文章馬卷古道史話

    来源期刊:《同安》 第87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马巷古道 历史沿革 交通运输

    經濟要騰飛,交通是先行官。馬巷三面襟海,一面羅山,水陸交通歷來比較發達,古路、橋縱橫四達,內河外海航行兼具。故明理學名宦林次崖先生推崇馬巷說:「七泉之巨郡,南北之要衝」。朱熹簿同時曾親臨舫壽山(馬巷原山名)勘察,并發出:「五百年前利不通,五百年后通達利」的讖言。這裡古陸道有形成于唐時的小盈嶺經沙溪、店頭、七里,沈井至西界鳳南南山嶺幹線,有形成于宋代的沈井經馬巷五星、朱坑、洪厝至瀏五店幹線。其時馬巷還是一片荒蕪之山野,這兩條幹線的形成,對以後馬巷街市的崛出...

  • 文章台北霞海城隍廟溯源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5期  作者:張自福 出版时间:2014-03-01
    关键字: 台北 霞海 城隍庙 历史沿革 现况

    泉州府同安县下店乡海边厝五乡庄居民守护神,因下店乡别名「霞城」,而庙设于霞城的临海门旁,来台以后乃称「霞海城隍」。曾于清朝康熙元年,御赐临海门匾额。台北霞海城隍庙位于台北市迪化街一段六十一号,是内政部核定的三级古蹟,与慈圣宫、法主公庙合称大稻埕三大庙宇。沿革清道光元年(一八二一年),同安人一百余人,奉载霞海城隍金身同行。起初安置于艋舺(现万华)八甲庄,由陈金绒奉祀,即今广州街老松国小附近,逐渐成为同安人的共同信仰。清咸丰三年(一八五三年),由于误会,肇生

  • 文章厦门沿革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2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68-06-10
    关键字: 厦门市 地理沿革 史料记载

    厦門爲有名商港,考誌乘,在宋爲嘉禾嶼,屬泉州府同安縣。宋名嘉禾里,以產喜禾得名(鷺江志):『宋太平興國時,產嘉禾,一莖數穗。故名』統綏德鄕二十一都、二十二都、二十三都、二十四都,離同安縣城六十里,水程七十里。在縣東南海中,廣袤五十里。(同安縣志)。元因之,立千戶所。明爲中左所。洪武元年,定自京師至郡、縣,皆立衞所。是年湯和克福州,閩地悉平。泉州置衞指揮使,領左、右、中、前後五所,隸福建都指揮使司。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抽三丁之一爲沿海戍兵防倭、置...

  • 文章福建沿革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1期  作者:拙園輯  出版时间:1968-03-10
    关键字: 地理沿革 地理风貌 史料记载 概况

    禹平水土,劃野分州,曰冀、兗、靑、徐、揚、荆、豫、梁、雍。禹貢:淮海惟揚州,海在古揚州東境,揚州北據淮,東南距海,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皆是,故說者謂福建古屬揚州地,本此。商湯奄有九有,仍因襲夏制,無所變更。周代殷命,亦曰九州,屬職方氏,東南曰揚州:山會稽,藪具區,川三江,浸五湖,若就山藪川浸而言,俱在今江浙境內,故福建直至周時,當尙未正式列入版圖,至少亦未有貢賦;惟周禮七閩荒服掌於職方注,蠻種有七,故曰七閩,賈疏祝融之裔,分據閩地而爲七,故後人...

  • 文章安平古堡尋幽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2期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安平古堡建筑始末 安平古堡结构介绍 安平古堡古今沿革

    台灣的歷史自台南起,台南的發蹟自安平起。位於市郊的安平古堡是台灣地區最古的城堡,目前城堡只存城牆一堵,古井一口,半圓形稜堡基座及其外堡烏特勒支堡(Utrecht)也就是現在的安平公墓所在地。十七世紀中葉荷蘭人爲了與中國貿易,在明萬曆卅二年開始進佔澎湖,偶然間發現昔日的安平港口形勢非常優良,就想在這裡發展,明天啓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年)開始全力建築台灣的城堡,完成於明崇禎七年(西元一六三四年),城堡位於一鯤鯓沙洲上,初名奧倫治城(Orange),天啓七年改爲熱蘭遮城(Zee...

  • 文章「翔安」自古好所在

    来源期刊:《同安》 第85期  作者:顔立水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翔安 地理条件 文物古迹 旅游产业 历史沿革

    桥,西林明代柳智的「太监碑」,东界明代雷公、雷母石柱浮雕,郑成功部将林壮犹(周边人)的「大树子墓」,清道光年间四川总督苏廷玉在澳头海滨的摩崖石刻等。这些都是今天翔安区历史沿革的物证,也是新区整合观光旅游产业重要的文化资源。由于翔安区与一水之隔的金门岛鸡犬之声相闻,历史上又都是同安县的辖地,因而两地的「五缘」关系尤为密切。大嶝北门、新店蔡厝马巷坪边与金门琼林蔡氏;新店彭厝、沙美与金门的沙美彭氏;新店浦园与金门古宁头的李氏,新店大宅与金门大宅的陈氏,新墟金柄与

  • 文章《福州月刊》長樂特訪之⑤南山三峰塔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8期  作者:李鄉瀏 出版时间:1993-08-31
    关键字: 福州月刊 长乐特访 南山三峰塔 古代建筑艺术 历史沿革

    正月陽春,我們陪伴《福州月刊》發行人程法望先生伉儷一行,遊覽長樂縣城南山三峰塔,頓時默誦明十才子之一高檳的詩詠:「三峰蘭茗最高峰,千尺雲標掛九重。絕頂客遊臨海甸,半空僧語落風松。塵機白日勞飛渡,古道蒼苔寄舊蹤。離索自乖陪勝賞,非關佳興向春墉。」詩思和名塔相連,尤增登高攬勝的興致。如果探尋古塔的歷史,《閩都記》有載:「南山塔在縣西登高山初有庵後,更爲三峰寺,國朝永樂間重修,萬曆間知縣鍾萬祿葺之」。比較簡略,那麼《長樂縣志》(劉志)就有較爲詳細的記述:「南山...

  • 文章湖陽鄉槪况

    来源期刊:《永春文献》 第4期  作者:黃昇禪 出版时间:1972-03-15
    关键字: 湖阳乡概况 地理沿革 人口概况 风景名胜 历代人才

    本文作者黃昇輝先生亦係黃埔軍校出身,曾在遠征軍任職,後在李良榮部任營長,參加福州抗日戰役,及金門古寧頭戰役,退役後在台灣省建設廳任科長及專員至今,亦忠貞之士也。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