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华侨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閒話麻六甲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1期  作者:梅峰  出版时间:1968-03-10
    关键字: 马六甲海峡 华侨 概况

    席款待,并请以女嫁,即时成亲,参拜祖先此风传至槟榔屿,苏门答腊,土生华侨多有赘婿。民国初年,尝在麻六甲、槟榔屿,参观结婚典礼,新郞着明代衣冠新娘著马来装。婚后,女婿例须住女家,至少一月,女家殷勤相待,一日五餐,珍羞罗列,如款上宾。亦有长居女家,仅些时归省父母。人谓生男不如生女。五十年前,麻六甲土生华侨,多不通闽粤语言,交谈咸操马来语、英语、如无辫子,亦鲜知为华人者。麻六甲街巷房屋,多为荷兰式、华人住宅,门口皆悬一香炉:室内正厅,又供观音大士像,旁祀祖

  • 文章台灣省光復運動同志聯誼會 台東重修中華會舘舊址 保存抗日史蹟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80期  作者:黃志平 出版时间:1987-05-01
    关键字: 马关条约 中华会馆 华侨 抗日救国 郑月澄

    淸光緖甲午中日之役,订立马关条约,台澎割让与日本后,随将住民改为台湾籍民,凡莅台经商者均称为「华侨」,受尽不平等辱待,不堪言宣。从日本据台后,大陆同胞相继来台居留者,来自福建的闽南一带和福州的特别多。闽西也有一部份,约共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次广东的广州、潮州、客家三处来台居留,约共占百分之七、八。再次为浙江省以温州一带为最多,约占百分之五、六。其江西省赣州一带者约占百分之一二外,其他各省也有迁居台湾的。民国二十年我领事舘国籍登为六万多人,另一万多登记再

  • 文章福州先施商場新闢 蘇州古街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2期  作者:孫大瑩 出版时间:1992-02-29
    关键字: 先施商场 苏州古街 特色珍品 华侨优惠

    销的是:苏州特艺珍品,丝绸、服装等驰名特优产品,还有闻名国内外的采芝斋保健食品,古街内有商店和茶馆十余家,排在街坊里有苏州姑娘在刺绣和织锦。如林的宫灯和栩栩如生的金龙在盘柱起舞。苏州古街的商品对台、港、澳同胞和华侨实行九五折优惠酬宾,深得受惠者的赞许。先施大商场各层数百家商店都实行不二价,明码实价为群众竭诚服务。福州先施企业有限公司开业一年多来,得到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福建省、福州市的各级首长的关怀。中国国务院国务委员吴学谦先生、商业部长胡平先生和中央对台工作办公室

  • 文章則之詩選(近作四十八首)四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0期  作者:劉詠堯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今古风貌 辛亥首义 华侨 阿里山纪念园 正气歌朗诵

    隶淸军标营,暗中结合同志策反,以事机不密,为淸廷所发觉,不得不先期发动,竟不料以此而竟全功,此役孙黄二先生均未在场。大凡建立殊功,亦多出无名英烈之手,历史难为罄书。今逢七十二年双十国庆大典,余在总统府阅兵台上,见巍巍行列,昂昂虎士,伫看中兴有日,追抚前尘,益增感喟。孰是鸣枪第一人。武昌功竟未逾旬。从知侠义皆亡命。不计身家与所亲。乱冢万千无姓字。精诚双十有飞燐。雄风既往怀来日。喜看昂昂仗队新。刘咏尧 初稿 十月十日中华民国七十二年华侨节刘咏尧一佳节年年莅上宾

  • 文章客家楷模姚美良先生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1期  作者:張自銘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华侨企业家姚美良 客家公祠 客家母亲园 寻根长汀 中国客家研究中心 纪念黄遵宪书画艺术展 孙中山与华侨 家世事业 南源永芳集团有限公司 爱国爱乡 尊敬怀念

    姚美良先生是一位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华侨子弟,原籍广东大埔,是道地的客家人。由于他的事业有成,故不惜花费钜资,致力于宏扬中华文化,研究客家源流;更号召客家人不能忘本。于是曾多次亲率大批海外客家华侨亲临宁化、长汀客家祖地,寻根谒祖。在宁化倡建「客家公祠」,发动全球客家后代子孙,返乡祭祀。在汀江发源地的长汀,客家母亲河的汀江河畔,捐建「客家母亲园」,树立客家母亲背负儿女的慈祥雕像。让千千万万旅外的客家游子,不致忘了汀江母亲河的孕育,和亲切的召唤。每年的母亲河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