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朱熹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吟餘感作

    来源期刊:《同安》 第83期  作者:林頎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春晖》 朱熹 对联

    旅思「春暉」一集,多半是刻畫著故鄉的情景和人事,有紀念 先人的訓誨,有描述庭園的瑣事。寫完各篇,偶讀詩仙李白的迎春:「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及曲端的除夕:「破碎河山不足論,何時重到渭南村;一聲爆竹東風裡,多少未歸人斷魂」。鄉心澎湃。回溯數年前與家姐遊日月潭,觸景伊唔得句云:重臨湖汛憶前遊,山外青山旅夢稠;碧水滄溟仍似昔,鄉心又是一年秋。其二贏得勞生兩日閒,樽前醉共百花妍;白雲親舍烽煙裡,人間鄉音我問天。垂老退休...

  • 文章詩遊同安

    来源期刊:《同安》 第61期  作者:彭一萬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朱熹 梵天寺 《民安道中》 孔庙 郭沫若

    三、芳型万古垂—朱熹在同安的遗迹宋代彰文化,芳型万古垂。黄花当晚节,志士正游时。善政淳风俗,名言薄俗移。遗将仙苑在,奚只见山碑。这是当代同安诗人杨永建咏梵天寺朱子祠诗,写于一九五七年四月。诗人指出,朱熹作为南宋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在同安主簿任上,政绩显著,他还到处参观、考察,在同安留下许多题刻,成为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蹟。同安是朱熹初次从政之地,时间前后达四、五年之久,治政、兴教,创办县学,建苏公祠,写了大量诗文,笔者就读了他的有关同安的诗文集,在各种艰难

  • 文章早於南普陀寺三〇〇年的梵天寺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3期  作者:爱麗斯 出版时间:2011-03-01
    关键字: 梵天寺 同安 南普陀寺 朱熹

    同安人家喻户晓的梵天禅寺位于同安城区东北二里处大轮山麓,创建于随代开皇元年(五八一年),比厦门南普陀寺早三〇〇多年,比泉州开元寺早一〇〇多年,乃八闽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其原名兴教寺,有庵七十二所。宋熙宁二年(一〇六九年)合为一区,赐名「梵天禅寺」。宋朱熹为同安主簿时,常到梵天寺游玩,留下多处摩崖石刻,明代王京建筑的仰止亭、刘裳建的石瞻亭、林希元倡导的紫阳书院等,都是纪念名儒朱熹的重要历史建筑。寺院里还有一座建于宋代(元佑年间即一〇八六—一〇九四年)的婆罗门

  • 文章追憶故鄕往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0期  作者:香港丁育堃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安海 鳌山境 宋儒朱熹 干戈浩劫 慈善会

    殿,古庙,皆名胜也。至于龙山寺古刹,水心亭,白塔,东西桥等,今昔人尽知之,不复详述。安海为宋儒朱熹过化之鄕,故文风鼎盛不衰,人才辈出。如明末之黄汝良,史继偕,皆当代名宦,司文武主试,显于朝。袁中郞集之杂识一段,且为表扬之颇详。而黄尤为明之帝王师,宠天恩之存问者■。颜凤磐亦鄕之名儒也;继在淸初,又有颜仪凤氏,与李光地为姻家,擅丹靑,以善写芭蕉呜于时。大抵明淸两代,鄕人之擢高科登显仕者,纪不胜纪,庸或一时忽略之。淸社既屋,废科举,兴学堂,后改学校。然安海亦开

  • 文章朱熹与永春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陳香  出版时间:1971-03-29
    关键字: 朱熹 永春县 陈知柔 史料记载

    宋时的朱熹(晦庵),由于一度官同安主簿,一度官漳州知府,所以,其留在闽南的游迹,也就非常深入而普遍。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然而,在闽南一带,朱熹的游迹最勤、最密的,却应推永春一县。关于此点,则恐怕有许多人——甚至连永春人,及今都还不甚了了。因为,永春一县,地处山中,交通梗阻,既不是通都大邑,又不是朱熹当时旅程所必须经过的区域,何以会游迹最勤、最密,而不畏险巇,不辞一再的跋涉?永春,乃过去泉州府所辖县之一。在晋江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处;东至仙游县一百一十

  • 文章朱熹建「同民安」坊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5期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朱熹 《小盈道上偶成》 同民安坊

    同民安坊位于现在的翔安区内厝鎭与南安市交界的小盈岭漳(州)泉(州)古驿道上。小盈岭上接三魁山,下连鸿渐山,山脉延绵,是古同安东北自然屛障。小盈岭自古设有驿站,清代设小盈铺,上接南安县东岭,下接马家巷,有五名司兵传递公文。绍兴二十三年秋,朱熹也是沿着这条驿道到同安县担任主簿;离任时,也是沿着这条官道离开同安,士民送至小盈岭,扳辕不忍离,朱熹便在石坊南面路旁石上题鑴「扳辕石」,以志邑人留慕之意。朱熹当时还赋有《小盈道上偶成》一诗:今朝行役是登临,极目郊原快

  • 文章細說「同安頌」

    来源期刊:《同安》 第36期  作者:老圃  出版时间:1991-07-01
    关键字: 同安颂 环山临溪 晋设同安 朱熹 不入元仕 元淸有别

    说,晋赋唐诗,代放异彩,后五代之后,入于宋。朱文公名熹,字元晦,父松字乔年,安徽婺源人,任官福建政和县尉,嗣弃官流寓福建,居尤溪毓秀峰下,郑氏草堂,宋高宗建炎四年,生朱熹,年十九登进士,二十四岁授同安县主簿,六十一岁跃任漳州府尹。在其任同安县主簿时,兼务学业,立燕南书院于金门,为同安树立读书基础,以圣经宗旨为正义,涵泳孔孟之道,朱子殁后,人民仰瞻其风范,读书风气既立,家弦户诵,奕世相传,文风洋溢,民性淳朴,风骨卓立,气魄刚毅,高瞻远瞩。从农者寒来暑往,勤业

  • 文章頌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8期  出版时间:1994-09-30
    关键字: 朱熹 长乐建市 长乐旅台同乡祝贺团

    雅号吴航夙称天福陈省赋章曾经笺载朱熹题碣赞美留传南聚涧水三溪电源充沛北映筹峯雪影贤哲堪怀东临御国山前商船飞渡西望七巖石上星月争辉银翼撗空五洲通运长渠润稻万顷涵濡文化交流益见乡情表露名嘉建市蔚成开发规模长乐建市旅台同乡祝贺团团长林 利锬

  • 文章閩學的光芒—國際朱學會議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6期  出版时间:1992-06-30
    关键字: 宋代经学 朱熹 闽学 创造转化 朱学会议

    在中国文化史、传统思想史、敎育史和礼敎史上、影响最大的,前推孔子,后推朱熹。因此,有些学者称朱熹为「三代下的孔子」。在中国经学史上,最突出的是汉、宋两派:郑玄集汉代经学之大成,朱熹集宋代经学之大成。在中国经学史上,朱熹集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及邵雍之大成。古来称「宋五子」,其实不够全面,应是「宋六子」。朱熹吸收道、佛二敎的部分理论补充儒家的不足,而不失其儒家的根本体系。他是古代新儒家的最大代表,而为近现代新儒家所仿效和歌颂。在中国学术史上,朱熹的博学

  • 文章南安蔡名人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84期  作者:楊薇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居易 蔡名人 朱熹 八卦形 风水

    南安黄山的地方有个蔡名人,这个名字是民间最流行的,因此民间就很少知道他的眞名字。其实,他的名叫居易,擅理学。在当时是个很有名的文人,所以能够得着民间那样的称呼。蔡名人有一座铎居楼是他读书养闲的处所,至今尙有遗址可令人凭吊。有一次,蔡名人为他去世的父母超度,和尙鼓乐和其他等都照例做去,只有多贴着他作的这么一副对联:「报亲恩无可无不可,作功果其然岂其然。」朱熹要去任同安县的时候,路从蔡名人的鄕里经过,当要入鄕之际,一望所有田园中种的东西,排列都成八卦形。因对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