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胜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平之名胜古蹟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謝鳴珂 鍾國珍  出版时间:1971-03-29
    关键字: 武平县 名胜古迹 游记

    顷接吾闽武平国民大会代表钟国珍先生由屛东内埔鄕来函附寄其童年业师退庐居士谢殿翔(鸣珂)先生所作:「武平杂咏调寄定风波」词,并及代征武平八景或其他风景名胜古蹟传说之资料,于每首之后,代为添附说明。读之如徜徉其间心旷神怡,特为刋登,以快先覩。 编者

  • 文章鄞山寺古蹟漸凋敝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鄞山寺 名胜古迹 历史

    淡水鄞山寺位於淡水鎭榮府路口,造於淸道光三年,爲福建汀州移民所信仰之佛寺,因該寺兼具有會舘功能,因此又稱汀州會舘,該寺除了彩畫曾重漆一次外,仍保持著淸朝原貌,是今日台灣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淸時會舘。但是平時香火寥落,少有遊客參觀。鄞山寺所供奉之定光古佛,據云是眞人化身,兩眼明亮生動。如果傳聞屬實,則此佛應爲本省最早由人化身的佛像。另據傳,該寺地理曾爲某地理師所破壞,許多管理員時常發生意外,後來延請道士祈祭,某管理員方得保存一眼,而寺後之二口古井遂形成一淸一濁...

  • 文章姑嫂塔與關鎖塔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55期  作者:鄭明 出版时间:1982-08-01
    关键字: 姑嫂塔 关锁塔 名胜古迹

    律诗咏这「姑嫂塔」,云:「峥嵘石塔对晴昏,姑嫂何年洒泪痕,情海难塡精卫恨,荒山长化杜鹃魂;于今渡口归茫数,终古峯头有怨魂,石级浮屠云里现,依稀两美望夫君。」「姑嫂塔」的哀艳传说使这座历史性的古塔笼罩一层虹彩的泪痕,虽然抹煞了这古塔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英雄份量,但却使它更成为老百姓所喜闻乐道的一个古蹟名胜!(七三年十月于新加坡)

  • 文章無限英輝照故人 阿里山添新景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阿里山 人物传记 吴凤 名胜古迹

    吴凤殉难处」,以资悼念!这一成仁的地点—古称「蒲羗林」或「打猫东」于淸嘉庆二十五年(一八二〇年)兴建「吴凤庙」,宣统三年改筑于社口靑山绿水间,榜曰「阿里山忠王祠」,其后复经多次修建。民国四十年,嘉义县长林金生予以扩建,四十二年冬完工,殿宇巍峨,蒙先总统亲题「舍身取义」横匾,以嘉其行。庙有燕尾拱门,在斑烂的红墙衬托下,显得庄严夺目。正殿中央奉祀吴凤公之神位,左侧为其史蹟陈列室,后花园椰树高耸,花木扶疏,景色宜人。现在嘉义县政府为了结合古蹟、名胜发展观光事业,因

  • 文章延壽古刹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期  作者:清河亦佛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延寿古刹 风景名胜 史料记载 趣闻

    古往今來寺廟的興衰,脫不了時代背景,環境和交通等關係;所以,有的成爲善男信女膜拜中心,香火鼎盛;有的闢爲觀光勝地,車水馬龍;也有變成歷史陳蹟,無人問津;這種情景,各地皆然,我們永春是個偏僻山城,交通不便,自也不能例外。延壽古刹,是永春寺廟中建寺較早規模較大的一個,大約創建在唐朝時代;地點是在西區達埔院後村,北距蓬壺八華里,東南距達埔五華里,西面距離錦斗,玉斗十五華里,西北負着道場山脈,南面屛對大呂秀峯;廟宇高達三十餘尺,分前、中、後各殿,左右畔均有釋舍,...

  • 文章神潮觀魚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期  作者:張學曾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永春神潮 风景名胜 乡野趣谈

    永春遠海無潮,惟八都屬之達埔西北面竟有神潮,天然奇蹟也。潮爲巨大岩石形成,巍峩峭礕,橫互溪中,凹處出水,垂流丈餘,成小小瀑布,下有長形窟窿深二三尺,儼如水槽,水經窟窿後,曲折流出,入於深潭.每年淸明前後,乃春期魚汛,泉屬東西溪,盛產鰮魚,一屆時令,成羣結隊,由晋江內河溯水而上,雖經急流衝激,百折不回.及初夏,卽陸續到達達埔,入於神潮窟窿中仍力爭上游,突飛猛躍,高幾及尺,鱗光日影,蔚爲奇觀.終以飛瀑湍急,阻其上進,成爲漁家樂園。潮有產權,乃溪西村顏氏所有,漁...

  • 文章大溪賓舘記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5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风景名胜 大溪镇 历史考究 诗词

    (注:大溪賓舘蔣公紀念堂)㈠ 大溪史話崁津歸航曉霧輕含淡水灣,茫茫蘆葦渚汀間。問渠簫鼓尖山客,幾輩揚帆得意還?這是本省詩人賴柏舟(秋航)題詠大溪舟楫往來的一首卽景詩。遠在淸代初葉,淡水河是臺灣北部的主要交通路線,從淡水港口溯水而上,新莊、艋舺和大溪等處,都是商業興盛、車馬輻輳的重要河港。淡水河是由基隆河、新店溪和大嵙崁溪三條河流滙流後才名爲淡水河的。而大嵙崁溪,則是淡水河上游的主要河川。前面這一首詩,描寫船隻在大嵙崁溪上,揚帆歸帆,曉霧瀰漫中,河畔蘆葦處...

  • 文章東西塔與洛陽橋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舍人  出版时间:1973-09-30
    关键字: 泉州市 东西塔 洛阳桥 风景名胜

    闽南的名胜古蹟,首屈一指的,是泉州的东西塔与惠安的洛阳桥。东西塔以石佛浮雕著名;洛阳桥则以古蹟特多称胜。而建筑的庄严伟大,也是极罕与匹的。所以,闽谚有:「站若东西塔,倒如洛阳桥」,以喩男子汉大丈夫,站的时候要像东西塔,顶天立地,伟岸巍峨;倒的时候要像洛阳桥,枕岸卧波,挺正宏壮。东西塔东西塔矗立于泉州(即今晋江)城西开元寺两旁,宛如一对巨人,竚看环城万家,塔身都是选石砌造的,深雕浅琢,坚实伟丽。不过,两塔并非同时建筑,亦并非一开始便是石塔,而且各有一番类似

  • 文章神州勝景冠豸山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1  作者:謝桂犀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冠豸山 风景名胜 史料记载

    連城縣冠豸山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有其天然、獨特、豐富之内涵和神韻,特將彩照作爲本期封面,並選載此文,以饗讀者。 —編者—

  • 文章渡浮橋至南臺:陸放翁与鏡湖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37期  作者:鼎新 出版时间:2002-06-30
    关键字: 陆游 镜湖 名胜古迹 三山

    跨江浙两省,周约三四百公里,相传面积有三万六千顷的太湖,即是陆放翁剑南诗稿笔下的镜湖,亦称鉴湖。放翁有『一镜三百里,环以碧玉峰』美之,又有句,盖水清如镜群山环合也。镜湖,大部分在江苏省境,仅西南约全面积四分之一在浙省绍兴境内。沿湖岛屿十数,名胜古迹甚多。不仅山川灵气所钟有奇峰、峭壁、飞瀑、清流之胜,更因地以人传,如:会稽山之香炉峰为王阳明读处;蕺山有王羲之旧宅,后舍为戒珠寺,越王勾践在此卧薪尝胆,曾采蕺而食;卧龙山为文种大夫葬地;快阁乃陆放翁吟诗醉酒处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